资源简介 《刷子喷枪绘美景》 ? 【教学对象分析】 ?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课堂还没有学习汉字输入,虽然多数学生都会输入汉字,但在文字输入上以简单文字的输入和复制为主,在学习上,需要加强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和生活化,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把文字加到图画中,增强图画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提升学生对电脑画画的兴趣。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1.学会使用文字工具。 ? 2.掌握文字的变化技巧,创作出图文并茂的图画。 ? (二)过程与方法 ? 通过欣赏优秀作品,以任务为驱动,小组协作学用文字工具。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培养学生在创作图画中的审美情趣。 ?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 【教学重点及难点】 ? 教学重点: ? 1.输入文字,为字母选择字体、字号颜色和不同的效果; ? 2.透明选项的使用; ? 3.虚线框的使用; ? 教学难点: ? 1.文字工具栏的显现; ? 2.文字的变化。 ? 【教学策略】 ? 通过创设情境、范例学习和任务驱动,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并在展示评价中获得发展。 ? ? 【教学媒体选择】 ? 多媒体网络教室、课件、优秀作品等素材。 ?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 [师]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教学大楼上的题字呢?能够为学校题字,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 学生回想学校教学大楼的题字。 ? 教师出示图片,展示学校全貌。 ? ? ? 学生观察校园全貌图片的题字地方。 ? …… ? [师]同学们,我们新的校园正在建设之中,大家想不想为母校题词? ? [师]好,今天,我们就在画图上,先进行一个设计。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准备为学校题什么词? ? 学生讨论为学校题词,并进行汇报。 ? (设计目的:以为学校题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情感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 二、学习新知 ? 1.初识文字工具 ? [师]在图画中加上文字,能使我们的图画有什么样的变化? ? 教师出示学校新貌的图片素材。 ? ? ? 学生打开学校新貌图画,讨论加入文字能使图画发生什么变化。 (设计目的:在交流中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文字工具的作用。) ? ? 提出任务 ? ◆任务一:选择文字工具 ? 请同学们在工具箱中找出文字工具。? ? ? ? 学生自主学习,寻找文字工具。 ? 汇报:知道文字工具的方法,交流与汇报: ? ◆鼠标的指针提示,鼠标指针停留在工具图标上1~2秒钟,就会出现相应的工具名称; ? ◆书本了解; ? ◆同伴告知; ? ◆画图帮助等。 ? (设计目的:对学习方法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善于通过相应的帮忙,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 ? ? 2.使用文字工具 ? 学生自主尝试使用文字工具,并上台演示。 ? 教师小结使用步骤:单击工具箱上的“文字”工具图标,在画纸上单击鼠标左键或者按住左键不放拖动鼠标,画出文字框,框内闪烁的是光标,等待输入文字,当输入文字后,点击虚线框外侧,完成输入文字。 ? ? ? ◆任务二:练习使用文字工具输入文字 ? 学生在画图区中练习输入字母和汉字。 ? 字母:Lvse keji banwo cheng zhang ? 汉字:绿色科技,伴我成长! ? (可以自由输入字母或文字。) ? [师]设问1:在输入文字时,发现虚线框不够大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应该怎么解决? ? [师]设问2:在输入文字时,不小心点击虚线框的外侧,将出现什么后果? ? 学生在练习中了解虚线框的作用。 ? 师生小结:虚线框上有八个控制点,可以调节框的大小。点击虚线框外侧后,输入的文字不能再编辑! ? 3.设置文字工具栏 ? ◆任务三:在使用文字工具时,会出现“文字工具栏”,工具栏上的选项都是一些什么命令,如果工具栏不小心关闭了,怎么找回来? ? 学生尝试使用文字工具栏。 ? (1)认识各个按钮的格式:字体、字号、粗体、斜体、下画线、竖排等。 ? (2)显示或隐藏文字工具栏。 ? ? 4.文字透明的设置 ? 任务四:打开“学校新貌”图片,输入文字 ? 学生打开“学校新貌”图片,在原有的作品上加入题词。 ? [师]设疑:文字输入后,发现文字遮挡了后面的图画,这该怎么办呢?有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 师生小结:利用文字工具的“透明”和“不透明”两种样式,设置输入的文字是否带背景色。 ? ? ? ? 三、巩固提高 ? 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对所添加的文字进行修饰,让他们进行特色效果字的练习,比如“阴影字”、“斜影字”等,制作有阴影效果的立体字。 ? (设计目的:分层学习,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拓展空间。) ? 四、展示评价 ? 展示学生作品,欣赏并相互评价。 ? (设计目的:欣赏、交流,在评价中共同提高。) ? 五、总结 ?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使用文字工具,为学校题词。很多同学还通过颜色、形状和叠加等变化,美化了文字。相信同学们只要经常练习,多动脑筋,作品将会更有创意。 ? (设计目的:通过总结,激发学生在画图中不断提升创新的思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