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不确定现象(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页例1、例2,第97页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随机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具准备】 分为8个小组(活动时,全组集中到组长那里开展活动)。硬币、登记表(交给组长保管), 装有彩球的盒子。(一个盒子中全放黄球,一个盒子中全放白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本堂数学课,吕老师想把它上成演讲课,准备抽1.2.3.4组的组长上台演讲。他们演讲的顺序我准备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谁能猜一猜这4位同学谁是第1个演讲的?(学生猜测) (2)猜测:一定是XX同学吗(不一定)那一定是XX同学吗? (也不一定)我们能确定第1个演讲的一定是谁吗?(不能)谁来说说为什么?(因为抽签的结果,可能是……也可能是……) (3)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结果是无法确定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探不确定现象。 板书课题:不确定现象。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2 1.大家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一个抛硬币游戏怎么样?抛硬币之前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 2.小组合作,进行抛硬币活动。 小组同学每人抛4次硬币(估计一下时间够不够),将每次硬币落地的情况记录在表格里。(一个同学抛,两个同学验证,一个同学记录) 295275351155(2) 分别统计出硬币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总次数。 3.各小组汇报统计的结果(5分钟) 4.汇报:观察统计情况,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引导学生用“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来准确描述这一现象) 5.老师慨括总结——导 谁抽到第1个演讲不能事先确定”,硬币落地后是哪一面向上也不能事先确定”,像这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结果就是不确定现象。(2分钟) 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板书: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述这种不确定现象。(板书:不确定现象) 小组交流: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不确定现象,请你用“可能……,也可能……”来描述。例如:明天可能下雨,这次考试我可能得一百分…… 全班分享交流情况 三、自主探索,学习例3 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些乒乓球,我想请表现好的两个孩子来进行摸球比赛? 1.规则。两名选手在盒子中摸球5次,谁摸出来的黄球多,哪个选手就获胜。 2.摸球比赛。请两位同学到讲台上分别选择一个盒子进行摸球,一个同学做记录,其余同学监督、验证。 要求:摸出1个黄球就在黑板上的统计表中打“√”,如果未摸到黄球就打“○”。 选手1 选手2 第一次 √ ○ 第二次 √ ○ 第三次 √ ○ 第四次 √ ○ 第五次 √ ○ 教师宣布获胜选手。 自主学习: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全班分享学习心得: 预设:生:他连续5次都摸到黄球,我想他的盒子中全是黄球。 师:我也觉得有点可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你们想看看吗? 教师把盒子打开,里面装的全是黄球。 盒子中全是黄球,那如果再去任意摸一个,摸出的还是?(生: 黄球。) 一定吗?(生:一定。)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描述这种现象? (多请同学说) 生:摸出的球一定是黄球。 师:在这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白球吗?(生:不可能。)我们又可以用一句什么话来描述这种现象呢?(生:摸出的球不可能是白球。) (2)用“一定”“不可能”说说输的这个同学摸球情况。 师:那**同学怎么一次黄球也没摸到呢?你们又有什么想法? 生:我猜里面一个黄球都没有。 教师把打开盒子,里面全是白球,没有黄球。那如果我们再去任意摸一个,摸出的是什么呢?(学生:摸出的一定是白球。)可能摸出是黄球吗?(学生:不可能摸出黄球。) 教师小结——导 我们在第1个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黄球,在第2个盒子里摸出的不可能是黄球,这些现象叫作“确定现象”。我们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这种确定现象。 小组交流,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现象是确定现象。(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太阳不可能从西方升起……3分钟) 全班分享小组交流情况 五、巩固升华、拓展练习 ——练 (1)连线,区别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false (2)运用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判断 false (3)课堂活动P 页第 题(3分钟) 六、课堂小结,在本堂课收获了哪些数学知识?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2分钟) 板书设计 不确定现象 / \ 不确定现象 确定现象 “可能”“也可能” “一定”“不可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