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学案章节名称: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单元图像处理 第六课图像效果的处理 【学习目标】:1、认识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2、掌握调整图像基本参数的方法。【学习重、难点】:1、自动调整图像颜色,调整图像的基本参数。2、探索图像效果处理的各科实例,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和艺术创作创新思维。学习环节导学内容师生笔记学法指导1、采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进行学习,小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同学。2、同学们可以直接根据教材内容、图片或其他资源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3、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老师提供的微视频,然后完成活动任务。4、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要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课堂导学自主探究任务一:自己任选一张素材图片进行“自动颜色”命令制作。[学习提示](1)使用photoshop软件,首先任选一张素材图片,执行“图像—调整—自动颜色”,这样就完成“自动颜色”命令制作。 (2)完成本活动任务的微视频(微视频链接)任务二:探究“可选颜色”的调整效果。[学习提示](1)使用photoshop软件,首先选择一张图片,然后执行“图像—调整—可选颜色”,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各项参数,这样就完成“可选颜色”命令制作。 (2)完成本活动任务的微视频(微视频链接)任务三:探究“色阶”的调整效果。[学习提示](1)使用photoshop软件,首先选择一张图片,然后执行“图像—调整—色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各项参数,这样就完成“色阶”命令制作。 (2)完成本活动任务的微视频(微视频链接)拓展提升根据课本P37页内容,打开“国画”图片素材,运用“可选颜色”和“色阶”命令对图片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预期效果。[学习提示](1)、小组同学之间相互检查。(2)、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创作意图。2、网上查找关于PS制作艺术特效的案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案例进行模仿操作。(推荐网址https://www./)[学习提示]选择难度适中易操作的案例,不宜太复杂。、评价小结填写本节课学习评价。(在线学习评价调查链接)表6-1学习评价表序号学习内容能否掌握1利用“色阶”“曲线”命令调整图像亮度。能?不能?2调整图像对比度、饱和度。能?不能?其他收获:总结自己完成本节课活动任务时遇到的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学习提示]单击在线学习评价向老师汇报学习成果,总结分享写入其它收获项中课后导学课后登录网站https://www./,自由学习关于图片的艺术特效的制作。(共7张PPT)第6课图像效果的处理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图像处理/1教学过程激情引入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02创设情境、激情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拓展练习、巩固提高自我评价、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看一下这两幅国画,哪一幅漂亮一些,为什么呢?03目录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激情引入想不想让画面变得好看一些呢?04目录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激情引入1、执行“图像”——调整——曲线2、执行“图像”——调整——色彩平衡 通过完成这个活动任务,同学们学会使用图像调整命令了吗?学生活动任务:使用图像调整命令,让旧图片变得和上面图片一样漂亮。小提示:通过调整图像的基本参数,使该图片达到预期效果。07目录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激情引入课堂练习题08目录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激情引入自我评价(请点击学习评价调查问卷链接)课堂小结1、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学习收获?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有一些拍摄效果不是很理想的照片,比如曝光过度,色彩不够鲜明等,你现在能能它们进行处理了吗?thankyou!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教材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年级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章节名称第六课图像效果的处理学科信息技术授课班级八年级(1)班授课时数1课时设计者所属学校教学目标:1、认识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2、掌握调整图像基本参数的方法。知识和技能:1、掌握使用自动调整图像颜色功能2、学会使用调整图像的基本参数过程和方法:1、首先教师讲解和演示图像调整的使用功能,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像调整的功能。2、通过分析和比较,学会使用图像调整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图像处理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处理课本中挂历图像的颜色,使图像“起死回生”,让学生对调整图像产生兴趣。2、学生使用调整图像的基本参数,认识各种参数的不同之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图像处理问题。2、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使用图像调整功能,去处理和改变图像基本参数,同时激发学生对图像调整的兴趣。通过演示一些调整图像的基本参数,让学生感受调整图像的强大功能,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3、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自动调整图像颜色,调整图像的基本参数。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观看,从而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探索图像效果处理的各科实例,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和艺术创作创新思维。教师演示,学生大胆尝试。4、教学对象分析:1、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看,他们想象力丰富,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信息技术知识,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己观察,亲自动手操作,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归纳,体验学习;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交流,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多采用鼓励性的话语,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课堂学习环境。5、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6、教学策略: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我的教学设计是以“强化实践”为本,为此我把课本知识分解成四个活动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由体验,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完成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情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拓展练习、巩固提高──自我评价、课堂小结。7、教学媒体: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软件准备:PPT课件微视频 8、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4分)展示两幅国画图片,让学生对比,哪幅更漂亮一点。学生讨论、对比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新旧两张图片,激发学生对图像效果处理的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25分)课件展示P34图6-1教师演示使用图像调整功能,处理国画图像。任务一:执行“图像——调整——曲线”命令,完成P35图6-2和图6-3图片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演示,再自己动手体会图像处理过程。任务二:执行“图像——调整——色阶”命令。图片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三:对比“曲线”和“色阶”命令的不同,尝试使用“曝光度”命令图片通过老师提示,让学生自己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尝试操作,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命令的功能和作用。教师演示调整图像的基本参数任务四:执行“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命令,调节参数值。演示通过观看教师调整参数值,再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加深理解。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8分) 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内容,设计好课堂练习题,用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打开国画牡丹素材图片,运用“可选颜色”和“色阶”命令对图片进行处理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对图像调整命令的认识和理解。四、自我评价、课堂小结(8分)1、完成学习评价表P38表6-12、让学生小结学生本节课内容,有不全面的,老师进行补充小结。学生完成学习评价表2、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五、板书设计略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演示讲解及示范操作,让学生尝试和掌握图像调整的各种方法。评估学生的学习目标完成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策略的有效性,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及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6课 图像效果的处理 教案.doc 第6课 图像效果的处理 课件.pptx 第6课 图像效果的处理导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