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张PPT)第三课图层及其应用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图像处理教学过程激情引入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02创设情境、激情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拓展练习、巩固提高自我评价、课堂小结03目录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激情引入一直强调Photoshop是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它专业在哪儿?1、提问:事实上,不仅它的工具功能强大,而且它的图层、路径及通道功能都让其它软件鞭长莫及。03目录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激情引入2、观看趣味图片04目录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激情引入上图与普通相片不同之处?05目录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激情引入普通图层、文本图层、调整图层和背景图层。演示小视频06目录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激情引入1、用实物纸张演示图层的作用,并叠出上图的效果。++=2、图层新建、移动、删除操作演示07目录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激情引入任务驱动:(1)完成“鸡蛋里的时钟”提示:1、在D:/素材文件夹/里找到图片“半边鸡蛋”和“钟1”2、注意调整图层位置,可利用Photoshop里的“编辑”“自由变换”对“钟”进行微整型。(2)完成任务的同学再利用老师给的素材,发挥小组创作能力,自主创作一幅作品08目录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激情引入1、学生作品展示2、教师点评thankyou!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学案章节名称: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二单元数据处理 第十六课时越算越精彩 【学习目标】:1、认识和理解图层选项卡的功能。2、熟练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技巧。3、会制作多图层图像。【学习重、难点】:1、图层的概念及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2、根据主题建立图层并调整各图层的顺序,完成图像合成。学习环节导学内容师生笔记学法指导1、采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进行学习,小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同学。2、同学们可以直接根据教材内容、图片或其他资源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3、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老师提供的微视频,然后完成活动任务。4、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要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课堂导学自主探究任务一: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图片,并找出该图是由哪些图片合成的(从十几张图片里选)[学习提示](1)右边图片,让学生找出与普通相片不同之处。(2)思考“图层”的概念任务二:观看老师用小视频演示合成图片的过程,明白图层的概念及图层选项卡功能的作用。[学习提示](1)分别找出“图层混合模式”、“图层透明度”、“显示或隐藏图层”、“当前编辑图层”、“添加图层样式”“创建图层”“删除当前图层” (2)建立一个图层,输入自己的名字,观看输入前后图层名称的变化。任务三:用给出的几个素材,尝试完成新建图层、移动图层、删除图层等操作。[学习提示](1)打开文件操作步骤:文件→打开→目标文件→选择图片文件→打开(2)复制图层操作步骤:用PS打开需复制图片→选择(全选或部份选择)→“复制”→目标图片→“粘贴”(3)观看操作视频(微视频链接)拓展提升小组合作完成“鸡蛋里的时钟”的制作[学习提示](1)在D:/素材文件夹/里找到图片“半边鸡蛋”和“钟1”。(2)用PS打开“半边鸡蛋”→选择→全部→复制→文件→新建→粘贴。(3)用PS打开“钟1”→左边工具条→套索→复制→粘贴。(4)注意调整图层位置,可利用Photoshop里的“编辑”“自由变换”对“钟”的形状进行微整型。、评价小结填写本节课学习评价。(在线学习评价调查链接)表16-1学习评价表序号学习内容能否掌握1在网上找到WPS表格教程。能?不能?2了解WPS版本的变化。了解?不了解?3认识各种数据处理软件。认识?不认识?其他收获:总结自己完成本节课活动任务时遇到的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学习提示]单击在线学习评价向老师汇报学习成果,总结分享写入其它收获项中课后导学阳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教材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年级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章节名称第一单元第三课图层及其应用学科信息技术授课班级八年级()班授课时数1课时设计者所属学校1、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认识和理解图层选项卡的功能。2、熟练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技巧。3、会制作多图层图像。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图层概述”部分,初步理解图层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2、利用任务驱动,体验图层的应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通过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2、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图层及其应用,图层是Photoshop的灵魂,借助图层可以将多幅图像中不同的素材组合成一幅图像,掌握图层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是我们学习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本节首先让学生了解图层的概念,图层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让学生懂得如何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图层的特性来处理图像效果,有效增强图像的艺术感染力。3、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图层的概念及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采用主题教学的方式展开,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将内容的重点融入到创作情境中,让学生掌握图层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根据主题建立图层并调整各图层的顺序,完成图像合成。建立图层和调整顺序可以利用现实中纸张来助学生理解,组合键的运用只能是强化练习。4、教学对象分析:1、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他们好动,好奇心强,这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并且多数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完成自主学习。。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但因为图层本身操作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独立性,对任何一个初学者来说都是较陌生的工具,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加以强化。5、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6、教学策略: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我的教学设计是以“强化实践”为本,为此我把课本知识分解成四个活动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由体验,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完成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情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拓展练习、巩固提高──自我评价、课堂小结。7、教学媒体: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软件准备:PPT课件 素材库打印并裁剪好的实物图片8、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4分)1、提出问题:一直强调Photoshop是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它专业在哪儿?事实上,不当它的工具功能强大,而且它的图层、路径及通道功能都让其它软件鞭长莫及。2、展示一些合成趣味图片。学生观看图像图片通过展示有趣的合成效果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25分)(1)展示右边图片,让学生找出与普通相片不同之处。任务一: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图片,并找出该图是由哪些图片合成的(从十几张图片里选)图片通过趣味图片,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2)引出图层的概念,简单介绍图层的作用及类型,包括:普通图层、文本图层、调整图层和背景图层,介绍“图层”选项卡的内容。任务二:观看老师用小视频演示合成图片的过程,明白图层的概念及图层选项卡功能的作用。小视频通过小视频,让学生了解图层合并过程,不会产生困惑。(3)讲解图层作用及顺序的重要性。用实物纸张演示图层的作用,并叠出上图的效果。打印出并裁剪好的实物图片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让学生很形象地明白图层的作用及顺序的调整。(4)调出图层面板,并演示图层新建、移动、删除等操作。任务三:用给出的几个素材,尝试完成新建、移动、删除等操作。图片通过自己操作,掌握图层的基础操作。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8分)任务驱动,巩固练习:(1)完成“鸡蛋里的时钟”能力拓展:(2)完成任务的同学再利用老师给的素材,发挥小组创作能力,自主创作一幅作品实践1:先小组合作完成“鸡蛋里的时钟”的制作素材库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四、自我评价、课堂小结(8分)1、老师演示“鸡蛋里的时钟”制作过程。2、展示学生完成比较好的“鸡蛋里的时钟”和解决部分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通过优秀作品对比,明白操作的步骤。2、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自主评价学习效果五、板书设计略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PS图片合成.mp4 第3课图层及其应用 教案.doc 第3课图层及其应用 课件.pptx 第3课图层及其应用能导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