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的认识》。 教材说明: 倍的认识是数与代数领域的一节概念课。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几个几”的知识储备,这节课是学生对乘除法意义的进一步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几个几”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以及对比的方法,建立倍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几个几”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SMART白板课件、学具。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乘除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倍的概念却是完全陌生的,所以这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通过“联系生活,激趣导入”、“动手实践,探究新知”、“游戏互动,巩固新知”、“课堂总结,说说感受”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在学法指导上,主要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动手实践、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播放视频《疯狂的动物城》。 师:这个动画片你看过吗?你喜欢里面的哪些动物?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这节课老师也邀请了一些小动物来到我们的课堂。 出示尼克卖爪爪冰棍图。 生看图并回答看到了什么。 师:这些仓鼠可爱吗?想不想再请几只来到我们的课堂?满足你们的愿望。 师屏幕捕捉3只仓鼠:老师请了几只仓鼠? [预设] 生:3只仓鼠。 师克隆2次并提问。 [预设]生回答:2个3只,3个3只。 [设计思路]由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动画片场景,邀请尼克来到课堂,唤醒学生“几个几”知识的记忆,为教学新知做准备。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出示探究园地图,导游朱迪带领学生们参观动物城。 探究一、时光馆拍照 1、师:时光馆里有哪些小动物?你能一下子数出它们的只数吗? [预设]学生回答:时光馆有小羊和小兔。它们太多了太乱了不能一下子数出它们的只数。 师出示表格,利用拖动功能,将小羊进行整理并让学生数出它们的只数。(6只) 师请学生照样子拖一拖,并数出小兔的只数。(12只) 2、拍照: 师:照相馆里的2只豹子已经摆好姿势了,同学们一起拿起相机,给它们拍照吧! 出示相框并配拍照声,2只豹子为一组拍照,有1个2只。 生利用黄色圆片摆出2只豹子为一组。 师:小羊有6只,它们能拍几张这样的照片?请同学们摆一摆。 生利用蓝色圆片动手操作,师邀请2名学生上来板演。 操作完成,展示学生的操作结果。 [预设]生汇报结果:小羊能摆这样的3组,有3个2只。 师引出倍:豹子有2只,小羊有3个2只,我们说小羊的只数是豹子的3倍。同学们,我们不仅帮小羊拍了照,还在不知不觉间学到一个新的知识呢?是什么呀? (板书:倍的认识) 3、师:你想了解关于倍的哪些知识呢? [预设]生1:倍是什么? 生2:倍的作用是什么? …… 师:我们现在就来解决它! 邀请学生说一说豹子与小羊的倍数关系并板书: 豹子 2只 小羊 3个2只 小羊的只数是豹子的3倍。 同桌相互说一说,并请一组汇报。 师小结:这就是倍数关系。 [设计思路]学生对倍的概念完全陌生,此时要求学生利用几个几的知识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2只小羊放在一起,学生摆好后,再说一说倍的语言表征,图文结合,感知倍的概念。 探究二:趣味馆或智慧馆 摆一摆: 师:豹子有2只,小兔有12只,怎样摆能一眼看出它们的倍数关系? 生利用红色圆片动手摆一摆。1名学生上台板演。 师:小兔有( )个2只,小兔的只数是豹子的( )倍。 [预设]生:小兔有(6)个2只,小兔的只数是豹子的(6)倍。 师邀请学生完整说出小兔与豹子的倍数关系。 对比: 2、师:你能发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预设]生汇报结果:相同点:都是有2只豹子;不同点:小羊与豹子比较是3个2只,所以是3倍,小兔与豹子比较是6个2只,所以是6倍。 师小结:倍数关系会随着比较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设计思路]在学生对倍已经有一定感知的基础上,设计探究二,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怎样摆能一眼看出他们的倍数关系。对学生的要求提高,由几个2变为几倍,要求用倍的知识解决此题。 探究三:智慧馆或趣味馆 1、完成作业纸: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题目:( )有( )只, ( )有( )个( )只, ( )的只数是( )的( )倍。 生动手圈一圈,1名学生上台板演。 师:为什么6只6只的圈? [预设]生:因为小兔是与小羊作比较,小羊6只为一组。 师:谁能将小兔和小羊之间的倍数关系说一说。 [预设]生汇报结果:小羊有6只,小兔有2个6只,小兔的只数是小羊的2倍。 [设计思路]标准量由3变为6,并让学生自己找出标准量和比较量,弄清楚谁是谁的几倍,设计得很开放。 师:同样是12只小兔,为什么一会儿是6倍,一会儿是2倍呢?请同桌讨论一下。 [预设]一个是小兔与豹子相比较,是6个2只,所以是6倍关系,另一个是小兔与小羊相比较,是2个6只,所以是2倍关系。 师小结:左图12只小兔与2只豹子相比,有6个2只,所以是6倍。右图12只兔子和6只小羊相比,有2个6只,所以是2倍。倍数关系会随着标准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设计思路]利用双页显示,让学生对比,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理解,让学生感知,倍实际上是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标准量不同,倍也就发生变化。 小结:我们在探究园里认识了倍,知道了两个数量间有“几个几”的关系,就是几倍。 三、游戏互动,巩固新知 出示实践园地图,导游朱迪带领学生们参观实践园。 实践一:雨林区(翻板游戏) 师出示翻板,任意点击,展示不同颜色的圆片数量,并请同学说出它们的倍数关系。 师邀请学生上来任意选中板块,并说出它们的倍数关系。 [设计思路]通过翻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书上的题目用活了,非常的开放。同样的圆片,由于翻出的板块数不同,它们倍的关系也就不同。即使学生翻出的圆片不成倍数关系,也能通过增加或减少翻板的个数,使之成倍数关系。学生不仅能找出倍的关系,还能创造出倍的关系,想象力和思维得到发展。 学生自主选择路线。 [预设]实践二:撒哈拉沙漠(拖一拖) 师:以4只仓鼠为一组,只有数量是4只仓鼠的1倍、2倍、3倍的图片才能被拖进来。 学生上台操作,拖一拖。 师:这6个硬币也想进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生:增加或者减少硬币的数量。 [设计思路]标准量由2变为4,检测学生对倍概念中的标准量是否理解。这一环节星星和松树都链接正确评价声音,增加学生自信心和兴趣。 [预设]实践三:草原中心(估一估) 师出示2段一样的线段,并提问:第二行线段的长度是第一行的几倍? [预设]生:第二行是第一行的1倍。 师慢慢拉开遮幕,并再次提问: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估一估。 [预设]生1:6倍。 生2:5倍 …… 师展示场外投票结果,并进行验证。 [设计思路]先利用遮幕显示1倍关系,为学生比较线段图的倍数关系奠定知识储备,再利用场外手机扫描二维码的视频,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实践四:微视频《尼克谈工钱》 播放视频《尼克谈工钱》。 四、课堂总结,说说感受 师: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 对学生的感受激励评价。 [设计思路]让学生对一节课的知识进行小结,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有助于学生的信心的培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