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估算)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8、79页,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懂得判断和的十位上的数是几,体会估算的价值,形成估算的方法。2.通过比较、概括、推理等能力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发展数感。3.获得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感受估算的价值,形成估算的方法,并进一步发展数感。教学难点熟练地根据加数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和的十位上的数是多少,进一步发展数感。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口算53+29=40+38=37+48=23+57=71+28=52+11=67+23=28+44=54+28=45+28=45+27=68+13=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一)师: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这样的情况谁能举出几个例子来?生1:妈妈买一袋价格为26元的大米和一桶价格为61元的菜油,她带100元钱够买吗?生2:我们班有53人,要去生态公园玩,一同前去的还有3位老师,租来了两辆载客量分别是35人的客车,算一算,座位够我们和老师坐吗?(大致算一下学生加老师的总人数,比两辆客车的座位数70小就可以了。)生3:妈妈想买一束价格为35元的玫瑰花,付了50元,卖花的阿姨找回妈妈25元,阿姨找对了吗?(说明:50元用了30多元,应该还剩下10多元钱,阿姨多找给妈妈。)(二)揭示课题大家举的这些例子都很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时候并不需要知道精确的计算结果,只要知道一个大致的结果就解决问题了。不用具体到加法算式中,只需要算出几个数相加的十位上的数是几就可以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估算))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同学们,你们家有不能用的旧电池吗?你们是怎样处理?生1:随手扔掉……生2:和其他生活垃圾一起放到垃圾桶内……生3:送到专门的回收站……等等,各抒已见……(二)课件出示,兔博士网站中文字,介绍电池的危害:据统计,现在我国每人每年平均用电池3---4节,随手扔在农田上的一节1号电池,可以使大约两个课桌面大小的土地种不了任何粮食。(三)课件出示,例题的图片,文字,表格。一年级二年级合计2548(四)请学生列出算式、计算。一、二年级一共回收多少节旧电池?生:25+48(节)(五)课件出示兔博士的话:先判断和的十位是几,再计算。学生独立思考,约30秒后举手回答。生1:是6生2:是7……(六)出示蓝灵鼠的要求: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呢?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1.十位上的数是几?生1:是72.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生1:因为个位上5加8超过10,所以要进位……生2:有70多节(七)请大家用竖式计算一下准确的结果。生:73师问:十位上的数是几?生:7(八)归纳概括估算的方法。1.师:刚才判断和(十位上的数)是“7”的同学,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生:把个位上的数相加结果大于“10”,要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是“6”,进了“1”后就是“7”。2.师:判断和(十位上的数)是“6”的同学可能出了什么错误呢?生:没有向前一位(十位)上进“1”。3.师:我们知道了和的十位上的数是7后,就可以知道这个数是70多;如果有人问两个年级一共回收了多少节旧电池?你就可以马上告诉他回收了70多节。师:判断和的十位上的数是几,这是估算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师:谁来说说怎样估计两个数相加大约是多少?生:先把两个数的个位相加,再把十位相加,个位相加如果满十,则十位上的和要加“1”,如果不满,则十位上的和就是它本身。三、巩固应用练一练P78-791.先判断和的十位是几,再计算。37+56=56+24=63+25=(1)让学生在书中先观察3条式子的和大约是多少,然后用之前学过加法运算的方法进行运算,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3)师:先演示第1小题,然后抽2名学生上黑板上演示第2、3小题,最后,集体总结判断对错,指出存在问题。2.小蝌蚪找妈妈(连线)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班上交流自己的答案及思考过程。(教师强调一定要先计算出结果,再连线)3.看图计算。①先让学生自己看图,了解图意,列出算式,然后在小组上交流自己的想法。②全班交流,相互再次复习估算方法。4.拓展应用:课本79页问题讨论(1)让学生思考并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举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2)抽生汇报,最后将学生发言汇总(3)思考:①三十几加五十几结果可能是多少?(八十几或九十几)②二十几加四十几结果可能是多少?(六十几或七十几)5.课堂作业(1)估算一下,下面那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69+1875+1246+3233+4366+5045+4447+3072+2626+4460+29(2)聪聪计划两天一共要写90个大字,昨天写了49个,今天写了50个。聪聪完成这两天的练习计划了吗?4、全课总结(一)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怎样进行估算?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补充,点拔。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例回收旧电池一年级二年级合计2548?算式:25+48=73(节)25+4873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进行简单加法估计的过程。情感和态度目标:培养估计的意识,初步体验估计在生活和计算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会估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大致结果,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进行简单加法估计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谈话导入1.教师介绍知识窗“电池的危害”引出组织回收旧电池的活动,进行环保教育。教师谈话:(出示一节电池)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电池)你们知道电池有什么用吗?学生可能说出:手电筒里放上电池能够照亮。收音机里放上电池能够收音……教师:的确,电池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用途很多。但是,你们知道用完后的电池都有哪些危害吗?学生可能回答:如污染环境等。教师具体介绍1节电池的危害程度。(知识窗的内容)教师:废旧电池能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这样大的危害,所以我们不能随便乱仍旧电池,要把它收集起来集中处理来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我们学校就开展了这样的回收旧电池的活动。下面就是一二年级同学们回收旧电池的统计情况。2.出示本校一二年级学生回收旧电池的情况统计。教师:通过看这个统计情况你都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一年级回收了25节,二年级回收了48节,合计就是求两个年级共回收多少节电池?列出算式是25+48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1.教师:两个年级大约回收了多少节电池?请大家先估计一下。引导学生估计后汇报交流(说出自己估计的方法)。可能得出:大约60多节;大约70多节或不足80节等……2.更准确的估计25+48的结果。教师:大家估计后得出了这些结果,哪一个结果更准确一些?说一说理由。引导学生说出:20加40等于60,5加8超过10(不足20),所以有70多节(不足80节)。三.展示交流。究竟有多少节,我们大家来算一算。先独立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说出各自算法。可能出现这些算法:48+20=6868+5=7340+20=608+5=1360+13=7325+40=6565+8=7325+48————73引导归纳,教师小结。教师:经过我们刚才的估计和计算,我们知道了一二年级共回收了73节电池。估计70多节更准确。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准确的估计,能够帮助我们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四综合练习,巩固深化1.完成练一练第1题。下面我们就利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练习,看谁估计的更准确,然后再计算出来。(以小组为单位估计、交流、计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2.完成练一练第2题。教师出示第2题几幅图片:同学们这几个小动物都生病了,你能够来当小医生,看看它们都得了什么病,帮它们治好病吗?(可以逐个出示判断,也可以一起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判断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集中汇报。)3.完成练一练第3题。教师出示第3题图,找几名同学当青蛙(小蝌蚪的妈妈),其他同学当小蝌蚪(每个妈妈身上有一个数字,小蝌蚪身上有一些对应数字的算式)来扮演小蝌蚪找妈妈。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了吗?会用估算检验计算的错误了吗?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7.3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综合运用计算方法判断和的十位上是几的过程。2.能力目标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会估算和的大致结果。3.德育目标获成功的体验,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能对简单加法的大致结果进行估计。教学难点:如何估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大致结果。教学流程:第1课时一、复习旧知,探索新课1、出示图片:强强和苗苗收集槐树籽,强强收集了18粒,苗苗收集的比他多得多,(约33粒)如图:2、你知道苗苗收集了大概多少粒吗?你能估计出来吗?3、能估计一下强强和苗苗一共收集了多少粒槐树籽吗?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旧知识的回忆复习,引出新知,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PPT出示课本P78兔博士网站信息2、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他们大约回收了多少节旧电池。然后交流估计的结果。3、汇报预设:大约60多节,20多加40多是60多。大约70多节,5加8超过了10,20加40是60是70多。我计算了,是73,所以估70多的同学估计的更准确一些。4、那大家总结一下,怎样才能估计得准确一些呢?先讨论,再汇报。先看个位上的数相加是不是超过了10,再看十位上的数相加是几。三、巩固练习课本P78练一练第1-3四、巩固深化,提高能力1、问题讨论(课本P79)2、三十几加四十几的结果可能是多少?(1)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然后讨论交流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举例说明。(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并说明计算方法。五、课终总结课题、两位数加法的估算课时1教学目标1、能比较熟练的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能发现加法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能估计简单加法结果。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经历自主进行估计简单加法结果的过程,感知估计的方法。3、培养估算的意识,初步体验估算在生活中和计算中的应用。重点难点重点:能对简单加法的大致结果进行估计。难点:如何估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大致结果。教学过程:预设教学路径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一、谈话导入1、介绍知识窗“电池的危害”引出组织回收旧电池的活动,进行环保教育。2、我们学校就开展了这样的回收旧电池的活动。下面就是一二年级同学们回收旧电池的统计情况。投影出示统计表,提问:通过看这个统计情况你都知道了什么?3、“合计”是什么意思?并让学生列出算式。二.?自主探究反馈交流1、尝试估计25+48的结果。请大家估计一下,25+48大约是几十多节2、更准确的估计25+48的结果大家估计后得出了这些结果,哪一个结果更准确一些?说一说理由。3、准确的计算出25+48的结果?究竟有多少节,我们大家来算一算。先独立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说出各自算法4、引导归纳教师小结。经过我们刚才的估计和计算,我们知道了一二年级共回收了73节电池。估计70多节更准确。估计时要先看看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或超过了10,再看十位上的数相加是几。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准确的估计,能够帮助我们判断计算是否正确。投影出示:5.二十几加三十几结果可能是多少?三.实践与应用。1、完成78页练一练第1题。?2、完成79页练一练第2题。?3、完成79页练一练第3题。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回答电池的用途,知道一节电池的危害。学生回答::一年级回收了25节,二年级回收了48节。合计就是求两个年级共回收多少节电池?列出算式是25+48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交流结果:大约60多节;大约70多节或不足80节等……2.引导学生说出:20加40等于60,5加8超过10(不足20),所以有70多节(不足80节)更准确。3.可能出现这些算法:48+20=68?68+5=7340+20=608+5=1360+13=7325+40=65??65+8=73??2?5?+??41??8???????7???3让学生说一说,再写出几个算式。也可以边讨论边举例说明。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汇报收获。可以播放电池危害的短片,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师可询问学生对估计的理解,如不理解再解释。让学生充分的讨论,说理由。学生也可能说出:25+50=7575–2=73可以先共同做几道题再独立做。了解估算是怎么想的,计算是否正确。也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板书设计两位数加法的估算估计和的十位是几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冀教版(1).doc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冀教版(1).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冀教版(2).doc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冀教版(3).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