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数一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 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4. 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 1、初步感知。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1)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3)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通过画面“美丽的校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言语表达能力。] 2、 主题图数数。 (1)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如有学生说:“有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有2个小朋友在骑木马”等等。 [通过数身边实物的个数,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 3、 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4、按顺序抢答。 (1)根据图意找用1、2、3……10表示的东西有哪些?比一比谁说得好!(多媒体课件同步演示,从主题图中逐个抽取出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着10幅图说图意。 5、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1) 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2)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 (3)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练习 看一看,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还想数哪些物体呢? 数一数:有几张桌子?几个窗户?你还想数什么? 1、 看图画点。 两个蘑菇图 6根黄瓜图 红花9朵实物图 黄花4朵实物图 2、 在表示3的图下画“√”。 ( ) ( ) ( ) 3、 连线。 四、找数活动。 (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找到后与好朋友交流)?? (2) 找一找我们学校里藏着多少个数?(找到后与好朋友交流) 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 五、动动小脑筋:按规律画。 1、▲△△▲△△ 2、△△△△▲△△△▲△ 六、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