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时间的表示方式。 2.会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某一时刻经过多少时间会到哪一个时刻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 3.按要求计算时间,培养合理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计算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会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某一时刻经过多少时间会到哪一个时刻的计算问题。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师:每天早晨你们几时几分出门来学校? 到达学校时走了多长时间? 你知道到达学校的时间吗?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计算时间(板书:时间的计算) [通过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小丁丁和同学们约好上午9时15分在动物园门口集合。 小丁丁早晨7时48分出门,路上用了1小时23分,小丁丁几时几分到达动物园门口? 2.读题,说说题意: 7时48分:出发的时刻 1小时23分:经过的时间段 几时几分:到达的时刻 7时48分+1小时23分=几时几分 3.独立思考,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同时呈现在黑板上) 可能出现: ①从7时48分,经过12分钟到8时,再经过1小时到9时,最后经过11分钟到9时11分。(将时间段分开计算) 7:48 8:00 9:00 12分 1小时 11分 1小时23分 ②从7时48分,经过1小时到8时48分,再加上12分钟到9时,最后加上11分钟是9时11分。 7:48 8:48 9:00 1小时 12分 11分 1小时23分 ③ 7 48 + 1 23 8 71 ④ 7 48 + 1 23 8 71 9 11 (竖式计算) 5.交流: ① 这些计算方法你能看懂吗? ② 有没有错误的结果? 为什么? 如:第③种是错误的,没有这种记录时刻的形式。 ③ 进行归类,有哪几种计算的方法? 如:将时间段分段计算、竖式计算等。 ④ 看书,了解小胖的算法:通过画图来计算 问:小胖的算法与哪一种算法一致?(与第①种算法一致) 小巧的算法呢?(与第④种算法一致) 6.比较: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比较简洁、清晰? 7.小结:使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进行有关时间加法计算比较直观、简洁。 [让学生充分发挥对计算时间的理解,从而对于正确的时间计算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巩固练习 1. 电影《海底世界》片长58分钟,如果上午10时25分开始放映,几时几分放映结束? ①独立思考,尝试解题 ②交流: 可能出现与例题不同的算法: 从上午10时25分开始,经过1小时是11时25分,然后减去2分钟,就是10时23分。 2.同学们从上午9时17分开始爬山,1小时38分后到达山顶,到达山顶的时刻是几时几分? 独立计算后在组内交流。 [通过练习巩固时间的计算,并能够运用小组的力量加强对学困生的帮助] 四、总结 运用今天学习的本领计算一下你到达学校的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