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五年级上册)》45~46页。[教学目标]1.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2.获得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索出特殊物品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难点]探究测量的方法。[教学准备]黄豆、秤、计算器、字典、铜丝、钉子、蚊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师:请同学们每人从学具中拿一粒黄豆放在手上掂一掂,针对这粒黄豆你有数学问题想问吗?预设:这粒黄豆的重量是多少克 师:看来同学们都想知道一粒黄豆有多重。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呀?预设:用秤测一测。师:很不错的方法,咱们一起去试一试吧。现在请同学们在组内任选一粒黄豆放在秤上测量一下,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预设1:我发现秤的指针一点没动。预设2:一粒黄豆太轻了,测不出来。师:哦,一粒黄豆太轻了,用秤去直接测量根本无法测出。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知道这一粒黄豆的质量呢?跟小伙伴在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小组内交流。【设计意图】黄豆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学生倍感亲切并产生疑问,通过“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知道一粒黄豆的质量”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二、分析主题,制定探究方案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办法了。谁愿意把你们组的方法介绍给大家?预设1:我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可以通过转化的方法来解决。先测出一些黄豆的质量,然后用这些黄豆的质量除以这些黄豆的粒数。预设2:先测出100粒黄豆的质量,再用这100粒的重量除以100。师: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巧妙地方法,那么我们就借鉴他们的方法一起来试一试。【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测量方案,有利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实践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三、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活动要求,跟你的小伙伴在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并把表格填写完整。活动要求:(1)确定好测量一粒黄豆质量的测量方案,再动手操作。(2)把测量方法及结果填在表格中。探究记录表测量的物体一粒黄豆的质量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估的结果测量结果【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操作,能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与小组的凝集力。四、展示成果,进行总结评价(一)汇报测量方法师:现在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到展台前介绍介绍你们的测量方法?预设1:先数出100粒黄豆,放在秤上量出它的质量,再除以100,就是一粒黄豆的质量。(板书算式)预设2:先测30粒的质量,再除以30。(板书算式)预设3:抓一把测出总质量,再数出粒数,最后用总质量除以粒数。(板书算式)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看这3个算式的商,你知道它们都表示的是什么吗?预设:一粒黄豆的质量。(二)深入探究测量方法师:刚才一粒黄豆的质量无法测出,现在这几个小组的同学都想到了办法测出来,说一说:大家都想到了什么办法?预设1:都是用一共的去除以多少粒。预设2:都是先测出多粒黄豆的质量,再除以粒数。师:对,当一个物体很轻,直接测量无法测量时,就可以选择测量多个再求一个,这也是数学上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方法测多算少法。师:接着观察测量结果,同学们测量的都是一粒黄豆的质量,结果为什么会不一样呢?预设1:黄豆有大有小预设2:都是测量多个,再求一个。师:因为我们不是直接测量一粒黄豆的质量,都是测量多个以后,再求出一粒黄豆的质量,计算或测量过程都可能有误差。【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经历操作、测量、计( http: / / www.21cnjy.com )算、总结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掌握测量方法。(三)拓展提高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也需要用到这种测量方(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其实生活中求字典一张纸的厚度,一根铜丝的直径,蚊帐上一个网眼面积也需要用到刚才所用到的测多算少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这些物品,从中任选一样,跟你的小伙伴按照老师提供的活动要求去动手测一测、试一试。1.活动要求。每组任选以上三种物体中的一种运用测多算少法讨论测量方案,并实际操作,把测量的结果填在表格中。探究记录表测量的物体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估的结果测量结果学生小组活动。2.学生展示测量方法。师:哪一组能上来说一说,你们组是如何去测量字典一张纸的厚度的?预设:测字典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字典50张的厚度,再除以50。(教师板书算式)师:你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列式吗?师:关于测量字典一张纸厚度问题,其他组还有别的测量方法吗?生汇报。师:哪个组能上来说说测量一根铜丝直径的方法?预设:一根铜丝的直径无法测出,我先在钉子上缠30个铜丝的直径,去测30个铜丝的直径的长度再除以30。(教师板书算式)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列式吗?学生回答。师:哪一组是测量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的?也上来说一说测量方法吧。预设:先横着测6个网眼的长,再竖着测6个网眼的长,求出面积,用面积除以36个网眼,就求出一个的网眼的面积。(教师板书算式)师:你能谈谈为什么这么列式吗?学生回答。师:今天这节课所测量的这些特殊物体中,它们在测量方法上都有什么共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想一想:哪种情况下可以用测多算少法去解决?学生回答。师:当一个物体过于轻、小、薄、细时,就可以用到测多算少法去测量。通过本节综合实践课,老师发现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测量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在合作交流、操作、测量、计算、(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结等实践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测多算少法对测量较小特殊物体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中,而且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进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四)活动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或体会?预设1:当测量轻、小、薄、细的物体时,可以用测多算少法去解决。预设2:我发现许多物体的测量可以借助“曹冲称象”的方法。师:如果你想继续探索,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预设1:测一粒大米的质量。预设2:测一根头发的直径。【设计意图】在这里让学生自( http: / / www.21cnjy.com )己评价自己,讲一讲收获、谈一谈感受,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五、课后留疑,开拓视野师:同学们,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很远,你知道它们之间的距离是怎样测量的吗?你想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呢?【设计意图】对孩子来说,太空是个很神秘(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空间,学生对这个问题感觉很好奇,课后通过各个途径(比如上网、看书)查阅资料,不仅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开拓了视野,而且也有了更好的学习方法,一举两得。[板书设计]( http: / / www.21cnjy.com )练习题一.仔细填一填长方体有()个面,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正方体有()条棱,长度都()。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长方体的()、()、()。二.认真选一选1.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个面。A.2B.3C.42.用铁丝做一个棱长是5cm的正方体框架,需要铁丝的长度是()cm。A.30B.50C.603.用一根长()铁丝正好可以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A.28厘米 B.126平方厘米 C.56厘米 三.精心判一判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2.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四.准确算一算:计算下列图形的棱长总和(1)正方体的棱长是3cm(2)长方体五.解决问题1.一个棱长之和为9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一条棱长度是多少?2.商店要做一个长2米,宽0.5米,高0.9米的玻璃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提高性作业一.仔细填一填1.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cm,那么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2.至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3.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7分米,宽是6分米,高是5分米,不小心把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二.认真选一选1.长方体的长10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它底面积是()平方厘米。A.50 B.20 C.402、正方体的一条棱长度扩大3倍,棱长总和扩大()倍。A.3 B.6 C.36 3、做一个长方体抽屉,需要()块长方形木板。A.4 B.5 C.6三.精心判一判1.决定长方体大小的是它的长、宽、高。()2.长方体的相邻两个面不可能都是正方形。()3.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都相同。()四.解决问题1.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cm,长是10cm,宽8cm,高多少厘米?2.有一个长6分米、宽和高都是4分米的长方体箱子,如果用绳子将箱子横着捆两道,长着捆一道,打结处共用2分米。一共要用绳子多长?实践性作业:测量家中长方体鱼缸(或电视、冰箱等)的长、宽、高,运用所需知识,计算如果给这个物体镶边的话需要多长材料?6cm3cm4cm3c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数学五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3.7.1聪明的测量员教学设计.doc 练习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