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100以内数、认识图形和认识人民币复习苏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100以内数、认识图形和认识人民币复习苏教版

资源简介

《认识100以内数、认识图形和认识人民币复习》
教学目标:
1.立足学生的数学现实,创设童话情境,借助闯关开展观察,对比、估算、分类交流等活动,拓展学生思维,通过数数、比较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能熟练地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加深感受两个不同数的相差程度。
2.通过对元角分的回顾,进一步了解人民币的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应用。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在复习中体验世界的联系,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再进一步体验知识结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挑战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复兴100以内的数、复习认识图形和认识人民币。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教学准备:学习案、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明确目标。
谈话回顾,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回顾及交流,整体梳理本册的知识点。】
提问:这些知识如果我们不及时复习,我们就会怎样(遗忘)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为本节课的导入作铺垫。】
二、复习100以内的数。
1.首先我们来个抢答小游戏。课件出示,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提高孩子复习兴趣,同时复习100以内数的组成。】
2.你能给数字排排队吗?知道是怎么排序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举手回答。完成学习单第1题,1生汇报结果,怎么比较?
【设计意图:复习比较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数的大小,获得初步的感受】
3.百数表的复习
(课件出示)根据百数表填写方框里的数。
总结:左边两个魔力框可以直接根据百数表规律写出答案,右边两个框不能直接写出答案,但可以根据百数表写出已知数的相邻数,然后再根据相邻数写出框里的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根据百数表的特点确定方框里的数,并能知道可以直接根据百数表也可以间接根据百数表的规律填写方框里的数】
数数。我们已经认识以内的数了,那你会数数吗?看我们班级书架上一共有多少本书,你会怎么数(5本5本的数5、10、15……50)50里面有几个5呢,一起数下(1个5、2个5……10个5)10个5是50,那50里面又有几个5(10个5),有没不同数法的?生:10本10本的数,(10、20……50)50里有几个10呢(1个10、2个10……5个10,5个10是50,50里又有几个十呢?那10个5和5个10之间用什么符号表示呢?(等于号)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5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书柜里图书的摆放的特点确定数数的策略。】
计数器的认识

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好,给自己一个掌声。数字可用实物表示,还可以在什么上表示呢,看这是什么吗?(计数器)你能找出它们的计数单位吗?生答从右往左:个、十、百。我们班一共多少人(54)拨一拨数54,并说一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的。反过来5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54
【设计题图:让学生再次回顾计数器上的单位,每个珠子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意义。】
数的比较。差不多、多得多、少一些。追问什么叫差不多(就是很接近)下面的哪个数与30本差不多,所以小明读了31本。
【设计意图:了解数的比较:差不多】
三、复习认识图形和认识人民币
我们学过的这些数可厉害了,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看在人民币也有,
复习认识币单位:元、角、分,以及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练习案第4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和应用,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还掌握了哪些本领,认识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分别说说四种图形是什么样子的,看老师这也有一个图形,(三角形)这有几个(1个)中间加了一条线,现在有几个,依次增加2条、3条,做练习案第5题数数我有多少个。
【设计意图:对图形的认识有进一步的理解,了解组合图形的方法并掌握数图形的规律,进一步提高数图形的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很多时候新的知识不仅仅要学习,更要及时复习,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掌握它。
板书设计:
期末复习: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认识人民币的复习
10个5=5个10
13、22、31、4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