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4 * 延安,我把你追寻 厘清事件 自由朗读全诗,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诗中写了诗人在追寻什么?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延安,我把你追寻 1 xī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2 jué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3 sǔn máo lín lánɡ kànɡ 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4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5 dàn huánɡ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6 mèi 诗歌读起来有节奏感还在于诗歌讲究韵律,你能发现这首诗押什么韵吗? ɑnɡ 交流:诗人在追寻什么? 延河叮咚的流水 枣园梨花的清香 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河叮咚的水流” “枣园梨花的清香”“南泥湾开荒的镢 头”“杨家岭讲话的会场”?请结合查 找到的资料说说自己的理解。 从“南泥湾开荒”明白了什么? 短短三年,三五九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遍地牛羊、处处庄稼的“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开荒的镢头”代表什么? “镢头”象征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 “延河叮咚的流水”其实是在追寻人们在延河边度过的美好革命岁月。 “枣园梨花的清香”是在追寻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枣园展开革命工作。 “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是在追寻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诗人追寻延安,其实是在追寻延安精神,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2 排比句 语气越来越强烈,心情越来越激动,语调越来越高昂。 追溯本源 读第3、4小节,说一说:如今的延安和当时战争时期的延安有什么不同?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破旧的茅屋 窑洞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物质生活十分匮乏,人们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 宇宙飞船、电子计算机 科技发展迅速,给人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大量涌现 数量、种类多 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因为延安人民继承了——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传承了—— 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我们继承了延安精神,我们丢弃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理解这些短语。 过去贫穷的生活 破旧的茅屋 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 老牛破车 革命战争年代亲热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 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表面指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顶天立地,实际上指延安精神。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我们丢弃的是__________,继承的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的精神。 贫穷落后 延安精神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 读诗歌第5节,思考:为什么一旦失去延安精神,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想象说话:如果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现在的延安可能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可能是一座座低矮的住房、一件件破旧的家具、一条条泥泞的小路…… 朗读诗歌第3~5节,再说说你的感受。 延安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难怪诗人要追寻延安。 升华主旨 诗人创作背景资料: 1974年,诗人到延安采访,看到人民依然比较贫困,心里难过极了。归来后,写了一首诗《延安,我为你哭泣》。 1991年,诗人再次到延安采访,参观了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宝塔山等地,延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人便创作了《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 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诗人目睹了延安由弱到强、由贫到富的变化,心情无比激动。 诗人知道使延安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 延安精神 自由读、齐读诗歌第1节,体悟诗人如何追寻及追寻时的心情。 急切的 迫切的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今日,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同学们仿照诗歌第3、4节写一写。 所有这些变化是因为什么? 我们继承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了——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要勇敢面对,不退缩,不低头;学习上要勤奋,肯吃苦;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节约粮食、纸张,不浪费一粒米、一张纸…… 全班朗读整首诗,最后一节师生合作重复朗读。 24 * 延安,我把你追寻 (厘清主要事件) 结构梳理 追寻什么 (追溯事物本源) 为什么追寻 (升华终极主旨) 怎么追寻 艰苦奋斗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