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二心理健康 记忆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二心理健康 记忆 教案

资源简介

记 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人类记忆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活动,体验三种类型记忆的特点,并掌握其规律。
教学重难点:掌握记忆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生活。
二、教学方法:多媒体、体验活动。
三、教学过程:
导入:首先我们先来看几条新闻报道。(看过之后)它们都是关于什么的呢?对,关于记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我们的记忆能力。大家都知道,1、记忆是一件很重要、但又特别让人烦心的事情,特别是记住英文单词。2、但是,没有记忆也不行,没有记忆便没有思维,因为思维是对记忆内容的加工和升华。3、其实人的记忆潜能是巨大的,巴金说过,在他的脑子里存储着200篇文章。人脑保持记忆的时间也很长,可以保持七八十年或是更长一点,一个90岁的老人常常能回忆起4、5岁时经历的事情。那么记忆到底有什么规律呢?是不是我们只要掌握了记忆的规律,我们在面对任何记忆材料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了呢?
一、瞬时记忆。下面我们先看副图,快看10秒,然后回答我的问题。1、最下面的小男孩拿着什么工具?2、最上面中间的男士在干什么?3、右下角的妇女,她的雨伞的手柄钩是弯向左边还是右边?
刚才在图片上看到的内容,获取的信息,我们好像很快就忘掉了,这种记忆保持不了太长时间,这种记忆就是什么呢?有人知道吗?对,瞬时记忆。瞬时记忆的特点就是忘的快,即保持的时间短0.25-2s,但其实记忆的容量是很大的,只要映入你眼帘的信息其实都进入到你的瞬时记忆中了,只不过,没到你缓过神儿来,这些信息大部分就已经在你的头脑中消失了。这就是瞬时记忆的特点。
二、短时记忆。但,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有看第二眼的机会,让我们有时间将瞬时记忆中的内容进行更深一层的加工,从而让我们记住更多的内容,那么能让我们记住更多内容的记忆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我准备了1串数字,请你读完下列数字后按照顺序默写出来,给你半分钟的时间,找位同学到前面来。(活动完毕)
(一)短时记忆的特点。刚才我们体验的过程叫做短时记忆,它有什么特点呢?保持时间比瞬时记忆长,1分钟以内,如查到电话号码,拨完就忘了。
那么,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记住多少信息呢?
(二)(记忆广度)。一般人是7个数字或字母,至少有5个,最多不超过9个,就是7加减2个。这就是神秘的7效应。这个规律最早是在19世纪中叶,由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观察到的。他发现,如果将一把子弹撒在地板上,人们很难一下看到超过7个子弹。1887年,M?H?雅各布斯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无序的数字,被试能够回忆出数字的最大数量约为7个。而发现遗忘曲线的艾宾浩斯也发现,人在阅读一次后,可记住约7个数字。这个神奇的7引起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1956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米勒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学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加减2,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加减2效应。其实7这个数字真的很神奇,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是7种颜色;都来咪发嗦拉西——乐谱有7个音节;一个星期有7天;头上7孔称为七窍;益智玩具有七巧板。
(三)我们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进行着短时记忆。那么,我们就在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有限的记忆容量中,记住更多的内容呢?我们一直在寻找方法。
1、组块。我们再来做个游戏。我这回准备了一些汉字,给你1分钟的时间把它们背下来,这回不用按照顺序,把它们默写在黑板上就行了。两位同学一个人给一个材料,(两组材料不同,单字和词)。大家比较熟悉吧,这是种什么方法呢?组块。恩,对。我们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加减2,虽然它限制了我们的记忆,但同时它也给我们指出了提高记忆力的好办法。
有一位著名的长跑运动员s.f.,他可以一下子记住84个数字。这是因为s.f.经过锻炼,发现了一个对他非常有效的组合数字的方法。他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注意到了很多随机数字能被组织成不同距离的赛跑时间,于是产生了让人惊叹的神奇记录。例如,他将数字序列3、4、9、2、5、6、1、4、9、3、5重新编码为3:49.2,接近1英里赛跑记录;56:14,10英里时间;9:35,对2英里的距离而言时间有点长。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少量的组块。
伦敦学院大学的马格里教授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与同事对普通人和那些被伦敦世界记忆锦标赛列入记忆力最强的人进行了比较。除了具有更强的记忆能力,采用了符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记忆超群者在语言和非语言能力的综合测试中与普通人没有差异;磁共振成像技术测试也表明,他们的大脑结构与常人并没有明显差异。他们只是因为运用了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大家一定看过那些下棋高手的表演,他们对棋子的位置记忆力超强,甚至能下盲棋、下快棋(10秒走一步)或同时与50个人对弈(在这个棋盘上走完一步,马上就要迅速地考虑另一盘棋)。他们怎么能那么神呢?1965年丹麦心理学家和象棋大师迪古特利用真假棋局揭开了这个秘密。在实验中研究者要求象棋大师和新手都看棋局5秒,然后将棋子移开,并要求他们复盘。你可能会认为新手怎么都不会是大师的对手,可是结果却不全是这样。当象棋大师和新手都看一个真是的棋局时,象棋大师意料之中地在第一次复盘时,就可以达到90%的正确率,新手仅达到40%。可如果是任意放置棋子时,他们复盘的正确率就没有什么差异了。经过分析发现,在真实棋局中,象棋大师复盘时间明显快于新手,是因为象棋大师在每次实验中的平均组块数是7.7,而新手只有5.3。不仅如此,象棋大师平均每个记忆组块中包含的棋子数也多于新手。就是说,象棋大师是运用了他们丰富的棋局知识进行组块,获得神奇的效果。
不光如此,国籍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在1996年与IBM的国际象棋计算机“深蓝”对弈也说明了真假棋局的秘密。一开局,执黑的机器摆出了著名的“斯拉夫防御”阵式。通过前三盘的较量,卡斯帕罗夫已经深谙机器的招数,无非还是以查棋谱为主的老套套。于是灵机一动,下了一步棋谱上没有记载的怪招——把阻挡黑兵前进的红马挪走,试图诱使机器进攻,然后围而歼之。这一招,无论是在哪部棋谱里都查不到,正是因为频出怪招,才迎来了最终的胜利。
组块可以引申来学英文:如fiddle/fidl/小提琴,middle中部,riddle/ridl/谜语,这是3个容易混淆的词,用“小提琴中部有谜语”,就可以形象地记住这3个词了。把彼此不相干的事物,个人主观地组织起来,使其有意义,以便于记忆。
2、分类。
电脑、香蕉、打字机、菠萝、苹果、蓝天、桌子、大海、打印机、空气、橘子
电脑、打字机、桌子、打印机 ;
香蕉、菠萝、苹果、橘子;
蓝天、大海、空气
3、数字谐音
192764
642179
830436
立即把它们编成三句话:
1927年6月4日,
律(6)师(4)的儿(2)子(1)吃(7)酒(9),
爬(8)山(3)冻(0)死(4)在山(3)路(6)。
引申到学英文:cheese气死,pet对宠物我们“拍它”,pest害虫,拍死它。gangster/g??st?/歹徒,流氓。
4、轨迹法。利用时间、空间顺序关系来帮助记忆。先到哪里,后到哪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是轨迹法记忆的原则。法庭上审理案件时,对当事人的问询,常采用此法:当时是什么日子,曾到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人,做过些什么事……
5、首字组合法。要背10项条文,可以把每条的第一个字组合起来背。这在欧美国家常用到,如IBM,FBI,WWW等。
6、字勾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学外语。首先在脑海里准备一些词勾,比如,你近10年的生活需求是:面包、房子、妻子、车子、孩子,这些构成字勾,将要学的单词通过联想和词勾挂起来。假如要学的词是:奖金、绷带、厨师、圈套、家畜等,可以这样组合,“这面包是吊着绷带的厨师做的,妻子给我设了个圈套,房子里居然站着个家畜,孩子获得了奖金。”当然你还可以有另外的联想组合。
最常用的组合是:12345678910。从形状上可以看成:树、鸭、耳朵、旗子、镰刀、蜗牛、悬崖、不倒翁、气球、棒球。对应的英语单词是:tree duck ear flag sickle/sikl/ snail/sneil/ cliff/klif/ tumble/tΛmbl/ balloon baseball.你要把这10项事物记熟,变成字勾。你现在要记住:sun hand ship walnut rain elephant bill hair water girl .太阳、手、船、核桃、下雨、大象、纸币、头发、水、少女。试用词勾法,将新词与词勾联系起来,这样记起来是否容易又有趣?
三、长时记忆。我们在记忆材料时,可以用到很多适合自己的方法,我们需要思考、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将更多的信息转化为长时记忆的内容。什么是长时记忆呢?大家应该很清楚。信息的储存超过1分钟,直至数日、数月、数年,甚至保持终生的记忆,都是长时记忆。所以长时记忆有这样的特点,(展示课件)保持时间长、记忆容量大。
到这里,我们就大致知道了,人类记忆的整个过程: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我们知道了记忆的规律,那有些人会说,我们有了方法,就不需要勤奋地学习了;但有的人说勤奋远比记忆方法重要多了,花哨的方法比不上踏踏实实地勤奋。(课件)你同意哪种观点呢?学生讨论,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要知道即使是最有才能的人也需要10年时间才能达到一流的专业水平。除了从开始下棋到达大师水平只用了9年09个月的博比。费希尔,还没有任何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达到第一流的专业水平。除了莫扎特,从来没有一个作曲家认真研究和练习未满10年就写出第一流的作品的;即使莫扎特,他开始谱曲的头七年到10年之间作的曲子是作为少年曲而出名的,算不上是大师之作。不是有句话,“十年磨一剑”。接下来,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获得记忆锦标赛的冠军吧。(课件)记者在采访他们时,问这么强的记忆力,你们是怎么练成的?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他们的指导老师也这样告诉记者: “他们并不是天才,但只要有好的方法并且持之以恒,每个人都能成为记忆天才。”
四、其他有关大脑的记忆规律
(一)遗忘曲线。接下来,给大家讲个案例,在一个高中班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被同学们称为“小神童”的小雪走上讲台。
“大家都说我聪明,其实不然,我和大家一样,我的学习靠的是不断地复习和练习,没有学习秘诀,只有孰能生巧。只不过是我的学习方法和大家略不一样而已。”
她顿了顿,接着说:“就拿英语来说吧,大家每天早晨都会在早读课上背单词、课文,学哪一课,就背诵哪一课,但是一下课就把什么都忘了,考试时还要加班加点,复习以前的全部内容。”
“很多同学都很奇怪,我用来背诵单词、课文的时间可能比大家都要少,为什么我能记住所学的内容,并且不容易忘记,考试前也不用花费很多精力复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其实,我的方法很简单,只有四个字:及时复习。就拿英语来说吧,在一节课就要结束的时候,我会用几分钟的时间大致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做到基本上理解所讲的内容,能记住多少就记住多少。晚上睡觉前我会用大约5-10分钟的时间背诵当天学过的单词或课文,第二天早上我会再用5-10分钟的时间试图回忆并背诵这些内容。到此,两个10分钟并不很长,但我已经完全掌握了所学的新东西。到晨读的时候我会进一步复习,直到背得滚瓜烂熟。两三天之后、一个星期之后、三星期之后,我都会再一次复习这些内容。同学们可能会很吃惊,复习这么多次数,该要用多少时间啊!其实,每次复习只需用几分钟的时间,学习起来就很轻松。就这样,重复的次数多了,自然就不会忘记了。”
她的这种记忆方法,是符合我们大脑的遗忘规律的。大家知道遗忘曲线吗?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横坐标代表天数,纵坐标是记忆的保持量,即学习后记住了多少。一天过后,剩下不到40%,两天过后,30%,5天后20%。我们再看曲线的斜率,前半段陡,后半段平缓些,说明什么呢?我们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是我们学习的天敌,如何记住更多的内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复习,重复你所学的内容。如何重复才更有效,不浪费精力?这就要科学运用遗忘规律。根据先快后慢,第一天后进行第一次复习,三天后再复习一次,下一次的复习则可安排在一周后。
(二)u形记忆
“张杰!背诵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课文《匆匆》。”
张杰慢慢腾腾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唉!讲完了一课就要背诵,烦死了!背诵对他来说真是天大的难事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再开……的时候……”
才流利地说了几句,张杰的舌头就开始打结了,他紧锁着眉头,搔着后脑勺使劲回想着。唉!怎么又忘了?昨天还会背来着!每次都是这样,开头之后就忘记了。
老师皱着眉头看着他。
“老师!我会最后一句。”突然,张杰兴奋起来,接着,他的嘴就像上了膛的机关枪一样,嘟嘟嘟地喷出珍珠一串串。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老师,完了。”最后,他大声报告说。
看着他滑稽的样子,全部同学哄堂大笑。
我们平时是不也有一样的经历?我们总是把开头和结尾记得很清楚。心理学家就这种现象,经过了一系列的实验,绘制了这样的曲线。系列位置曲线,并将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横坐标是单词表中30个单词的位置,纵坐标是被试们对该单词的回忆率。横坐标上1-5之间的区域叫做首因区域;22-30之间的叫做近因区域。系列位置效应表明,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比如,识记一篇文章,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记忆效果就比之间部分要好。这可能是学习材料开始部分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对开始部分的记忆,这种后面内容对前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倒摄抑制;结尾部分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对结尾部分的记忆,这种前面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中间部分受到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两部分内容的干扰,也就是同时受到了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对中间部分的记忆,因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
我们过去的经历都会验证这种效应。1、大学毕业了,印在脑子中最深刻的就是入学时和毕业时的截然不同的感受和情景,4年时间发生了些什么,只有自习追忆才能回想起来。
2、读书这么多年,我们一定会发现,清晨起来和晚上临睡时学习,有时竟有过过目不忘的神效。
3、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和结尾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早已烂记于心,中间的部分却不是那么清晰。
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1、老师授课也要把重要的内容安排在开始和结尾。
2、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小课的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3、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背诵单词或文章,在正背之后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正背时由于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
4、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
5、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端时间中学习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三)(记忆错位。)先做个传话游戏,分两组,全班参与,同桌分成两组,第一名同学到前面看一下字条,两组同时进行,看哪组快,声音要小,不能让第三个人听到,最后一名同学将你听到的句子写在黑板上。句子如:天上七颗星,地上七块冰。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给我来一份紫菜蛋花汤。
不光是我们的听觉记忆会有错误的时候,我们的视觉记忆也会出错。
法庭判案,特别重视人证和物证。图中的两张照片是1977年发生在美国某法庭上误判的一个实例。
左边照片上的人,名叫爱德华?杰克逊,是真正的强奸罪犯;右边的人名叫威廉?杰克逊,是清白的。只因两人相貌极为相似,又属同姓,被当事人错误指认,结果,威廉?杰克逊被判徒刑,替爱德华?杰克逊服刑坐牢。直到1982年,真正的罪犯被逮捕后,威廉?杰克逊的5年冤狱才得以平反。
伯纳多?皮加诺是一位罗马天主教的神父,曾经被7个目击者宣誓指认是连续持枪抢劫的凶手。幸运的是,由于真凶克劳舍主动坦白伏法,才使伯纳多?皮加诺免遭冤枉。
板书
瞬时记忆:(特点)

短时记忆:(特点) 7加减2
方法:组块、分类、谐音、轨迹法、首字组合、词勾法

长时记忆:(特点)
遗忘曲线、u型记忆、记忆错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