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高一心理健康 8.合作与竞争并存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南师大版高一心理健康 8.合作与竞争并存 教案

资源简介

《竞争与合作并存》第一课时《我的团队我的队》教学设计
课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西南师大版
高中一年级
第八课 竞争与合作并存
第一课时
我的团队我的队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
认识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掌握培养团体凝聚力的技巧;能够设计素质拓展活动课并组织开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小组合作、组间竞争、成员分享,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感受,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合作与竞争中提升团队凝聚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游戏、活动创设课堂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意识;组间成员分享游戏感受,让学生初步形成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竞争与合作,历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两大基础,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具有竞争意识是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高一学生刚刚步入高中生活,学习压力不小,学会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可以让学生获得人际资源、支持系统。
2.
教学对象分析
21世纪是充满竞争与合作的世纪,青少年学生如果不懂得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将难以适应社会,个人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很多学生也渴望与他人友好合作,拥有理性和谐的竞争氛围。
本次课程教学对象是高一、高二心理委员,通过对心理委员的培训,旨在心理委员掌握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三、教学重点
理解合作共享与公平竞争的内涵;初步掌握心理素质拓展活动课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四、教学难点
树立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初步形成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活动
(一)团体暖身阶段:“一只青蛙跳下水”
【游戏规则】
1.
全体成员围成一个圈,从指定的某个人开始,按逆时针的顺序,每个人依次说一个字;
2.
所说的字分别是“一”“只”“青”“蛙”“跳”“下”“水”,然后是“咚”;接下去是“两”“只”“青”“蛙”“跳”“下”“水”,然后是“咚”“咚”;继续下去,数字不断增加,“咚”的次数也相应增加;
3.
一直到“八只青蛙”,说完八个“咚”时游戏结束;
4.
活动过程中如果有人说错或者超过一秒钟没有做出正确的反应,则要面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表演,如模仿一种动物的动作或声音;
5.
哪儿出错,从哪儿继续进行,不需要从头再来。
【注意事项】
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做为本次课程的热身游戏。当学生出错,要做出简单的表演时,引导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营造安全、和谐的氛围。
【讨论要点】
游戏过程中,你的心情如何?怎样才不容易出错?
(二)团体转换阶段:默契分组、我型我秀
1.
默契分组
【游戏规则】
(1)按班级学生男、女人数事先分好扑克牌,将男、女生平均分在四个花色中,并将男生、女生扑克牌各整成一叠;
(2)请两名助手,一各男生,一名女生,男生负责将扑克牌分到男生手中,女生负责将扑克牌分到女生手中;
(3)全体成员双手背在身后,助手将扑克牌放在其他成员手上;
(4)成员拿到扑克牌自行看清扑克牌的花色的数字,不给其他人看,记清楚后,将扑克牌放在口袋里;
(5)所有成员在不说话的基础上,用肢体语言传达信息,按四个花色分成四组,并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站成列。
【注意事项】
成员在这一环节游戏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说话,在游戏前说明规则外,游戏过程中还应注意及时提醒违反规则的成员。
【讨论要点】
游戏过程中,如何用肢体语言传达信息?游戏过程中,你有如何的感受。
2.
我型我秀
【游戏规则】
(1)每组成员在1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以下任务:A.队长,要求有一定的组织能力;B.队名,要求独特而有内涵,8字以内,朗朗上口;C.口号,要求激励人心,雄壮响亮;D.造型,由独特的队形加动作组成,配合口号一起展示。
(2)每组轮流展示,摆出造型,全员喊出队名、口号。
【注意事项】
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越多越独特越好;不得批评任何人的意见,可以不同意,但必须尊重每一个人的观点;引导各组注意合理的分工与时间的把控。
【讨论要点】
你们小组是如何进行分工的?为什么这样分工?你们觉得其他小组最让你们欣赏的地方有哪些?你觉得自己小组在合作过程中哪些方面做得不错,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三)团体工作阶段:顺序抛接球
【游戏规则】
1.
每组成员按顺序报数;
2.
偶数的成员向右迈一步;
3.
偶数形成的一列成员站到奇数形成的一列成员后面,组成新的一列,每位成员记清楚自己的编号;
4.
每列成员围成圈,每组一个垒球;
5.
垒球由编号为1的成员抛给编号为2的成员,编号为2的成员抛给编号为3的成员,依此类推,直至垒球回到编号为1的成员手上,传递结束;
6.
抛球应超过最矮的成员的头顶;
7.
游戏尝试1个球,2个球,3个球,4个球。
【注意事项】
对于游戏过程中出现抛球太低等情况,以提醒为主;要求成员在传球时应该用抛的动作,禁止用砸的动作。
【讨论要点】
传递1个球、2个球,到4个球,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你的团队在游戏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游戏过程中,你有怎样的感受?
(四)团体分享阶段:
每组成员分享在整个课程中的感受。
1.
几个游戏过程中,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2.
在游戏过程中,速度与质量,你的团队是如何处理的?
3.
在团队中,你觉得存在什么问题?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4.
在合作与竞争中,你有怎样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
(一)亮点:
1.教材第八课《竞争与合作并存》将被设计成三个课时,第一课时《我的团队我的队》,让学生认识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组建基本的团队,体验团队合作,组间竞争;第二课时《学会合作》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与人合作,形成合作的意识,提升合作的能力;第三课时《竞争与合作》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看待竞争与合作,并学会在竞争中合作。三个课时,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能够完成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
2.教学设计上,符合心理健康课程的结构化设计“团体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整个设计和教学均能够体现从活动中体验,从体验中感悟的教学理念。
3.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暖身游戏提高学生积极性;通过分组、我型我秀活动,组建团队,让成员有归属感;通过顺序抛接球,让学生感受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初步形成对合作与竞争的认识;分享阶段,营造和谐、安全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团队合作与竞争。
(二)努力方向:
1.本次授课针对高一、二年级心理委员,旨在他们将活动带到班级中去。心理委员基本上对合作与竞争有初步认识,他们再将活动带到班级中去,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2.
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的语速可以稍放慢些,在适当的地方可以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3.
游戏过程中,有个别同学没有遵守规则,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
4.
默契分组环节,是否可以将扑克牌拿出来,这一规则教师未表述清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