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节 巩固新生政权1.抗美援朝战争(1)时间、目的、军队:__________年10月到__________年7月。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军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2)战役及结果:________________战役。结果是__________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__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3)影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巩固了____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2.土地改革(1)概况: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新解放区分批分期陆续进行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约3亿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农具、牲畜、房屋等。(2)影响: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消灭了________________;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________________。这使得____________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的____________。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备了条件。第2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一五”计划(1)时间:中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__年开始执行,到__________年底,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3)成就意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喜报频传。同时,以________________的工业项目为中心,我国________________得到改善。从此,我国开始改变________________的面貌,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迈进。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内容:1954年,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3.三大改造(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完成后,国家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路。(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国家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逐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_____。这种政策,实现了__________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__________。(3)意义:到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1.中共八大召开(1)时间、内容: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艰辛探索(1)失误一:1958年,全国掀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__________________。(2)调整: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并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八字方针。1962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到__________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3)失误二:1966年到__________年,全面发动“________________”。期间,________________受到践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陷于混乱。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3.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钢铁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大港油田,都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全部自给。(2)科技成就:1967年6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________________;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第三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第1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或:思想基础):1978年5月,一篇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章发表。文章重申了________________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________________”。围绕________________问题,全社会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这场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__________。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思想上:1978年召开的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会以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为指导。(2)政治上:决定停止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决策。(3)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________,开启了我国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征程。第2节 改革开放的推进1.改革做法(1)农村改革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浪潮首先从__________掀起。农村改革的主要做法,是实行以__________________等为主要形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做法最初为__________省凤阳县__________村等地的农民采用,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________________,带来________________的大解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有很大提高。②这一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迅速发展起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辟了一条新路。(2)城市改革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会通过了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定。决定突破把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________________基础上的________________的商品经济”,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全会后,我国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键性一步,以__________为重点的经济改革全面展开。2.开放历程(1)地区:对外开放首先从__________地区推行。(2)历程①设立经济特区:__________年,我国在广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福建的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________,以多种形式吸收________________,学习国外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了________________的窗口。②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了__________个沿海________________。后来,又开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沿海________________。1988年,增设________________经济特区。1990年,设立______________开发区。(3)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已从__________地区向__________发展,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依据:我国是一个__________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2)地位: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__________。(3)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__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____________,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__________,迈进了________________。(2)六十多年来,国家实行各民族____________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______________。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各少数民族人民的____________和文化水平都有很大提高。(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少数民族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1.“一国两制”(1)含义:“一国两制”是指在_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2)提出:这一伟大构想是由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提出的。2.“一国两制”的实践(1)实践: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我国先后恢复了对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行使主权。(2)意义:它们相继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__________,在完成祖国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方针: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__________________”“港人治港”“澳人治澳”、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走上了同内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4.台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并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1992年,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为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之后“____________”开启后,两岸人民的联系更密切、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第六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1949年上半年,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毛泽东形象地提出了三条外交方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的提出(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__________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准则。(2)求同存异:__________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美关系演变(1)建国初: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______态度,实行________________,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2)结束敌对:20世纪__________年代,美国调整了外交政策,开始寻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1年4月10日,美国________________应邀访华。__________年2月,美国总统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结束了长期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____。(3)建交:__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____________。美国承认只有__________中国,_____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4.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________________的一切合法权利。5.中日建交: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了__________关系的缓和。__________年,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邦交正常化。此后,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__________。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与__________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他同时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搞好改革和开放,在国内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国际上需要一个和平环境,根据这个情况提出了我们的对外政策。那就是反对____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_________,增进__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__。(2)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坚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我国不同任何大国__________,也不支持它们一方反对另一方。对于所有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______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______________,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7.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关系,注重加强同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________________正常化,积极发展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2)中国积极发展________________关系,秉持__________________的全球治理观,顺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________,加强与__________的合作,为解决____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_________与建立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而努力。综合探究六 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1.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________________的成立为实现这一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从1949年8月到1955年11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分子纷纷回国,投身________________的建设。3.信仰的力量:在新中国的成长历程中,每个时期都涌现出有代表性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都矢志不渝地坚守共同的理想信念,展示了以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始终是新中国的脊梁和骄傲,陪伴着新中国成长。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__________,民族才有__________。在不同的时期都涌现出不同的精神内涵:如“雷锋精神”的内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人精神”的内涵是________________;“‘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是________________。4.“两弹一星”: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制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70年代初发射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弹一星”的研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__________发展的标志性事件。5.新时期的时代精神:邓小平提出试办沿海________________的构想。__________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基地,不仅创造了发展的奇迹,更弘扬了以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参考答案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节 巩固新生政权1.(1)1950 1953 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 最可爱的人 (2)上甘岭 美国 反侵略战争 (3)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新生政权 国际地位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 1952(2)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 土地的主人 人民政权 生产力 工业化建设第2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1)1953 1957 (2)重工业 国家工业化 国防现代化交通运输业 轻工业 (3)工业 交通运输业 苏联援建 工业布局 工业落后 社会主义工业化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社会主义类型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 根本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建设3.(1)农业生产合作社 集体化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 (2)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和平 创举 (3)1956 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1.(1)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先进的工业国 (2)社会主义建设2.(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自然灾害严重 严重困难 (2)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七千人大会 1965 工农业生产 (3)1976 文化大革命 民主与法制 社会和生产秩序3.(1)工业体系 国民经济体系 物质基础 武汉 包头大庆油田 胜利油田 原油和石油产品 (2)第一颗氢弹 人造地球卫星第三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第1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社会实践 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 思想2.(1)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2)以阶级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3)邓小平3.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第2节 改革开放的推进1.(1)①农村 包干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 小岗 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劳动热情 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②农村乡镇企业 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 (2)中共十二届三中 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 商品经济 公有制 有计划 自我完善和发展 由农村转向城市 城市2.(1)沿海 (2)①1980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经济特区 外国资本 先进技术 经营管理方法 对外经济交流 对外开放 ②14 港口城市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区 经济开放区 海南岛 上海浦东 (3)沿海 内地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1.(1)统一 相互依存 不可分离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基本政治制度 宪法 (3)尊重和保障民族团结 巩固祖国统一2.(1)因地制宜 民主改革 社会主义改造 主人 社会主义社会 (2)共同发展 跨越式发展 生活水平(3)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1.(1)祖国统一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2)邓小平 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2.(1)香港 澳门 (2)国耻 统一大业3.一国两制 高度自治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4.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海峡交流基金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九二共识 三通第六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1.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2.(1)195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 (2)1955 求同存异 团结与合作3.(1)敌视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和禁运 (2)70 兵乓球队 1972 尼克松 中美联合公报 正常化 (3)1979外交关系 一个 台湾 唯一合法政府4.联合国5.中日 1972 热潮6.(1)和平 发展 霸权主义 世界和平 国际合作 共同繁荣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 结盟 根本利益 是非曲直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7.(1)睦邻友好 发展中国家 中美 中日 中苏关系 欧盟国家 (2)全球伙伴 共商共建共享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边外交 联合国 区域性争端 世界和平 公正合理 世界新秩序综合探究六 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中国2.李四光 钱学森 华罗庚 新中国3.爱国主义 力量 希望 甘当螺丝钉 艰苦创业 自力更生4.原子弹 导弹 氢弹 人造地球卫星 科技实力5.经济特区 深圳 改革创新第七单元 聚焦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第一课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中共十二大: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共十三大: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3.南方谈话:1992年,__________________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他在谈话中明确指出:能不能搞市场经济,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__________________。4.中共十四大: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装全党,明确提出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中共十五大: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把__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6.中共十六大: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提出奋斗目标: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本世纪中叶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我国建设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7.中共十七大:2007年,中共十七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__________,推动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8.中共十八大: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标。9.中共十九大(1)2017年中共十九大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战略安排。从现在到2020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胜期。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大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第2节 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1.生活:纵观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进程,人们感受最深的就是生活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从家庭财产的稳定增长到_______________条件的明显改善,从______________方式的极大丰富到_______________状况的快速改善,老百姓的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都有了质的飞跃。2.国际:纵观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进程,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推动了中国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显著提升,中国在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第二课 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加快的时间:进入20世纪,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以后,资本、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方面的国际流动日益频繁,经济领域的____________大大加快。2.经济全球化的地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3.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原因: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进程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日新月异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型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不断出现,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______________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进程消除了障碍。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__________________体制。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迅速发展。贸易全球化极大地改善了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可以方便地购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2)消极影响: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也发生百年未遇的变局。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更加突出,“__________________”思潮涌动,__________________倾向上升,等等。5.跨国公司:它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将世界经济编织成一个整体,有力地促进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全球化。6.WTO的性质、职能(1)性质:1995年,在贸易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____________”)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国际组织。(2)职能: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多边______________,解决各成员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中国入世:中国于__________年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促进贸易和投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旗帜鲜明反对______________,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第三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第1节 世界多极化1.世界格局的演变:二战以后,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阵营的全面冷战对峙,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课本P4)冷战结束后,美国__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的格局。进入新世纪,__________________趋势加快。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美国成为唯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__________________发展。3.欧盟的建立与发展:冷战结束后,在“__________________”的格局中,____________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12个欧共体国家签署的《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条约生效,_________________成立,它标志着这个组织从单一的经济实体向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此后,欧盟扩充和完善了__________________,发行____________,签署欧洲____________,规模不断扩大。4.欧盟性质:欧盟已经成为一个涵盖28个国家、总人口超过5亿,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最强、__________________最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团。第2节 联合国与走向世界中央的中国1.联合国的建立:联合国成立于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日,是世界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胜利的产物。2.联合国的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规定,联合国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宗旨是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__________________。3.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维护__________、缓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解决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联合国发挥了积极作用。它还在推动各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妇女权利、打击__________________、保护人权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4.联合国的性质: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国际组织,拥有193个会员国。5.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是联合国的__________________及安理会的五个__________________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挥了一个______________的发展中大国的作用。6.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以下原则:所有会员国__________________并履行它们依宪章规定所承担的义务,用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国际争端,对联合国依照宪章采取的行动应尽力给予协助,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等。7.联合国的机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担负着维护国际______________的主要责任。现在,安理会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联合国的组织机构之一,它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传播与信息,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文化之间的对话。第四课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第三次科技革命1.开始时间:20世纪____________年代。2.核心:__________________的发明和广泛应用。____________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____________诞生。此后,迅速扩展到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延伸,最终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3.条件(1)19世纪_____________的巨大成就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提拱了__________________。(2)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和平条件下的激烈国际竞争,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强有力的刺激因素和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化,各国政府有组织的大规模投入和有计划的开发,为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创造了条件。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1)信息技术的发展:①以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③今天,____________遍及全球,人类社会已步入__________________。④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_,还对人类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____________。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空间技术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使人类实现了飞向太空的梦想。人造地球卫星、载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这些探索不仅发展了空间科学技术,也带动了相关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3)新一代技术产业发展:当今世界,以大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产业不断发展。施瓦布提出,我们当前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将会改变一切,各项重大技术创新即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巨变。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和学习方式。(2)人们不仅更加注重改善、提高物质生活的品质,也越来越重视丰富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生活。这使学习等非物质消费的支出呈上升趋势,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3)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大大加快,促成了终身学习社会的形成。(4)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空前发展,引发了各个领域的____________。综合探究七 认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1.时代主题及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成为时代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世界人民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声空前高涨;世界各地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空前强烈。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大主题,更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2.多边国际贸易体制:发展中国家呼吁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体制,希望加强和发挥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反对“日益强化的__________________”和任何建立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新体制的企图。3.传统安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等,都是传统安全问题。4.非传统安全问题(1)冷战结束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涉及的领域日益广泛。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对和平与发展的危害可能会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要大。(2)原因:世界多极化使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减少了,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宗教极端主义、______________、民族分裂主义等威胁更加凸显出来;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但相伴而来的还有逐渐加剧的、世界性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引发一些国家内部的危机和动乱;全球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为犯罪活动的____________、恐怖主义的____________提供了便利条件。5.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发展问题:突出地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仍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7.中国的贡献和努力:中国高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__________________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__________________道路,并希望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和平、发展、繁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七单元 聚焦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第一课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中国的实际 具体实际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建设 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3.邓小平 生产力 综合国力 生活水平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邓小平理论6.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基本实现现代化 富强民主文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全面 协调 可持续8.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9.(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2)历史方位 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2节 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1.前所未有的变化 衣食住行用 休闲娱乐 教育卫生 物质生活 文化追求2.和平发展 国际地位 国际影响力 国际事务第二课 经济全球化1.90年代 全球化2.世界的基本特征3.科学技术 交通工具 通信工具 冷战 市场经济4.(1)国际贸易 人们的生活 (2)世界经济发展失衡 治理困境 逆全球化 保护主义5.投资 贸易网络 生产 流通 消费6.(1)WTO 处理世界贸易问题 (2)多边贸易规则 贸易谈判 贸易争端7.2001 自由化 便利化 保护主义第三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第1节 世界多极化1.两极格局 一超独霸 一超多强 世界多极化2.超级大国 欧盟 日本 中国 俄罗斯 多极化方向3.一超多强 欧洲 欧洲联盟 经济—政治实体 共同市场 欧元 宪法4.经济实力 一体化程度 经济和政治第2节 联合国与走向世界中央的中国1.1945 10 24 反法西斯战争2.联合国宪章 国际和平与安全 国际合作3.世界和平 国际紧张局势 地区冲突 发展 保护环境恐怖主义4.最有影响力 规模最大 最重要5.创始国 常任理事 宗旨和原则 负责任6.主权平等 和平的方法 武力威胁 使用武力7.和平与安全 中国 法国 俄罗斯 英国 美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建设和平 消除贫困 可持续发展第四课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1.四五十2.电子计算机 1946 美国3.(1)科学革命 理论基础 (2)巨大杠杆 (3)科学技术4.(1)①计算机网络 ②互联网 数字通信 ③互联网络信息时代 ④生活空间 经济活动 一体化 网络安全问题 (2)空间技术 科学技术 (3)人工智能 云计算技术 数字化5.(1)思维 生产 (2)精神文化 (3)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 (4)社会生产力 变革综合探究七 认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1.和平 发展 反对战争 期盼发展 经济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 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化 和平与发展2.公平 公正 开放 非歧视 多边国际贸易 联合国 单边主义3.军备竞赛 军事入侵 种族冲突 边界纠纷4.(1)恐怖主义 武器扩散 跨国犯罪 非传统安全 传统安全问题 (2)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恐怖主义 不平等 两极分化 国际化 全球化5.总体和平 局部战乱6.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贫富差距悬殊7.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促进共同发展 相互尊重 公平正义 合作共赢 和平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八单元 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第一课 不断变化的人口问题第1节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1.世界人口: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总趋势在__________________。2.特点:就目前来看,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则________________。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受到自然增长影响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很大关系。3.人口问题的影响(或: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关系)(1)人口增长过快,会不断引发人口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诸如____________供应不足、____________问题严重、人民______________等;而人口__________________甚至负增长,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的出现,也会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2)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____________和人口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第2节 我国的人口与发展1.我国人口政策及成就:我国是世界上人口____________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将其确立为__________________。40多年来,我国的人口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巨大变化,__________________大幅提高。2.人口发展的理论依据:人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加工,制造生产工具,创造更多的财富。人又是__________________,要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用的基本需要,必将消耗大量的资源。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与______________相协调。因此,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3.我国人口问题:我国人口____________大,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总量增长势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总数开始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加深,会给社会发展带来__________________。4.全面二孩(1)目的:为顺应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形势,促进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2)内容: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第二课 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第1节 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1.分类:自然资源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位:自然资源是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条件。3.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速度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____________的问题。4.解决资源问题的关键: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开源”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增加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扩展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_、研制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等。“节流”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例如,开发____________产品、降低生产与生活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视废弃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5.科技的作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扩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还能提高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节 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1.资源国情: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_,但由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特征:我国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均衡的。这种不均衡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布局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比如,矿产资源相对集中,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很多资源富集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而有些储量较少的地区对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很大。3.解决资源问题的对策(1)为了改变一些地区的资源短缺状况,我国实施了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工程。__________________工程,就是把西部地区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调往能源相对短缺的东部地区。工程的实施,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还满足了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促进了东西部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提高等。(2)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平衡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缓解区域自然资源短缺起着重大作用。我国也积极开发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清洁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发展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建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3)立足自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是一条可行的出路。区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本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资源状况统筹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促使各地积极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模式,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区域发展特色。第三课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第1节 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1.原因: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会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_________________。这种影响在自然环境的_______________以内,人类就能与自然环境保持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当这种影响超出了自然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出现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现:工业革命以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区域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有发生。还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臭氧层破坏、____________、物种灭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森林锐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危及全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策: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某个国家或地区很难解决,需要世界各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节 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1.我国环境问题既有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其中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是指工业生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2.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环境问题的危害:环境问题不仅危害__________________,制约了我国的_____________,还影响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威胁中华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大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需求,还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4.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1)制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把环境保护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大环境__________________的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3)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态文明理念,把__________________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5)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参与和努力,从____________做起,从____________做起。第四课 发展的选择第1节 可持续发展与新发展理念1.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简称为“________________问题”。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__、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2.原因: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一系列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以前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人们认识到,只有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___________________。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容(1)含义: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__________________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______________的发展。(2)要求:它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有_______________的机会,人与自然_______________,能够认识到自己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应负的责任。(3)内容:可持续发展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和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三个方面缺一不可。(4)相互关系: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需要与__________________相协调,不能以_________________作为发展的代价;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兼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公平性,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4.新发展理念:根据中国的国情,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第2节 因地制宜谋发展1.四大地区的划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由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根据全国各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可把全国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地区。2.因地制宜的意义:我国区域发展的情况比较复杂。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地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实现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举例:我国的东北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生产基地。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湖众多,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____________最为集中、经济发展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也是我国结构完善、实力最为雄厚的________________基地。4.优势互利的做法及举例: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地优势,不同区域还可以开展_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贫困是很多地区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原因,而环境恶化又会严重____________这些地区的发展。因此,消除贫困既是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途径,也是重要目标。综合探究八 让历史告诉未来1.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中,是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什么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求有什么样的__________________与之相适应;社会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了,社会__________________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整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也随之改变。2.观察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根本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前进,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依次更替,这是我们观察和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观点。参考答案第八单元 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第一课 不断变化的人口问题第1节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1.不断增长2.普遍较低 普遍较高 人口迁移3.(1)资源 环境 发展 粮食 就业 生活贫困 增长过缓 老龄化 (2)数量 增长速度 经济和社会第2节 我国的人口与发展1.最多 基本国策 规模和结构 人口素质2.生产者 消费者 资源环境 社会发展 经济和社会3.数量 明显减弱 劳动适龄 老龄化程度 很大压力4.(1)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 均衡发展 (2)生育两个子女第二课 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第1节 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1.可再生资源 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煤炭、石油2.安身立命3.补给 再生 增殖 短缺4.开源 节流 科学技术 探明储量 开发范围 替代品节能 资源的消耗 回收利用5.开发的范围和种类 探明储量 利用效率第2节 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1.总量丰富 人均占有量2.空间分布 工农业生产 区域经济 大规模开采 资源消耗能力 需求量3.(1)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 天然气资源 资源开发 能源需求 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 (2)合理开发调配 太阳能 风能 核能 节水 节能 节材(3)自然特点 优势 资源条件 开发利用资源 各展所长 优势互补第三课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第1节 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1.生存的环境 承载能力 相对协调 承载能力 环境问题2.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温室效应 酸雨 土地荒漠化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存和发展3.通力合作第2节 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1.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 荒漠化 水土流失 废气 废水固体废弃物2.生存之本 发展之源3.人们的健康 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 生存与发展 美好生态环境4.(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基本国策 (2)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 (3)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生态文明 (4)重要参与者 贡献者 引领者 (5)我们每一个人 自身 小事第四课 发展的选择第1节 可持续发展与新发展理念1.PRED 快速增长 短缺 生态环境 2.经济行为 发展观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3.(1)当代人 构成危害 (2)平等发展 和谐共处 自然社会 子孙后代 (3)生态持续 经济持续 社会持续(4)自然基础 生态环境 牺牲环境 地区之间 代际之间 社会公平4.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第2节 因地制宜谋发展1.自然条件 历史基础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自然条件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2.因地制宜 发展策略和方式 持续健康发展3.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商品农业 地势平坦 气候温和城镇 最具活力 综合性工业4.区域合作 互利共赢5.环境恶化 阻碍 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探究八 让历史告诉未来1.社会生产力 不断进步 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社会的面貌 思想观念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1.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__________________》,建立了针对________________的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________________”。2.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通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条约,成立了与北约抗衡的“华沙条约组织”,简称“________________”。此后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________________形成。(1)含义: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________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状态。(2)冷战开始: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访问美国期间发表了“________________”,拉开了__________________。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在全球____________________。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破裂,__________开始。(3)影响:冷战开始后,出现了分别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首的两大阵营的斗争,世界长期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紧张局面。3.194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后成立,从此,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形成。第二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居世界__________并持续繁荣,美国延续了________________的做法,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美国经济繁荣的表现之一,__________的发展为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作出了贡献。经历了__________多年稳定发展之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发生了____________,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2.战后西欧各国,为更有效地避免战争、促进发展先后宣告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__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____”。3.冷战前后,为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放弃对__________的惩罚性措施,扶持日本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日本为经济发展,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策,高度重视____________。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推动下,主要________________调整了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但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1)英国:自1945年起,英国颁布一系列________________法令,把一批重要的企业收归__________,其中包括煤炭、电气、________________等基础工业和银行。(2)法国:在实行国有化之外,注重推行计划化,由国家制订指导性的________________,宏观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目标和措施。(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建立起比较完善的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福利的过度发展,也使这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患上“________________”。第三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1.社会主义的发展:二战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改变了世界____________的版图。2.苏联的改革(1)赫鲁晓夫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如: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但是,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______________的经济体制的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2)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________________”,使苏联经济一度发展较快,____________________顶峰。(3)1985年,__________________担任苏联领导人,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进行________________改革,取消____________的领导地位,放弃了________________制度,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3.社会主义的挫折(1)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各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曲折,虽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同时,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________________”战略,东欧政局激烈动荡。(2)1991年12月,苏联__________________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________________停止存在。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不复存在,这是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遭受的重大挫折。苏联的失败,只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________________”的失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第1节 殖民体系的瓦解1.背景概况(1)亚非拉国家长期处于________________的殖民统治之下,发展受到严重阻碍。20世纪40年代,____________首先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席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了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2)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______________展开。以________________为首的革命力量,推翻了______________的控制,赢得______________的真正独立。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1990年________________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殖民时代的终结。(3)1959年,古巴通过____________,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鼓舞了拉丁美洲的________________运动。2.亚非会议(1)1955年,独立后的__________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________________举行会议。(2)影响:亚非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地区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它表明亚非国家已作为一支新兴的________________登上了国际舞台,激励着正在蓬勃发展的民族独立运动。第2节 动荡的中东1.中东泛指从________________东岸到__________的广大区域以及__________北部的部分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中东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也使其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敏感地区。在半个多世纪里,中东经常处在战火之中,____________举步维艰。但通过________________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综合探究五 聚焦文化软实力1.20世纪60年代起,__________一跃成为继日本之后东亚第二个工业国家,被称为“______________”。韩国的__________过程,充分展现了__________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2.在当今世界,________________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________________的提升。参考答案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1.北大西洋公约 苏联 北约2.华沙条约 华约 两极格局 (1)美苏 非战争 非和平 长期对峙与竞争 (2)铁幕演说 冷战的序幕 遏制共产主义 杜鲁门主义 战时同盟关系 冷战(3)美 苏 两极对峙3.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冷战对峙的局面第二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首位 罗斯福新政 政府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干预 投资高涨 科技 20 经济危机2.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 欧共体3.日本 经济复兴 政治重建 经济大国 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教育4.生产力发展 人民群众斗争 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国有化 国有 交通运输(2)经济计划 国民经济发展 (3)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病第三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1.东欧 亚洲 拉丁美洲 政治2.(1)发动垦荒运动 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高度集中 (2)新政策 综合国力达到 (3)戈尔巴乔夫 政治体制苏共 社会主义3.(1)社会主义建设 和平演变 (2)最高苏维埃 苏联 第一个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运动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第1节 殖民体系的瓦解1.(1)西方列强 亚洲 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非洲和拉丁美洲 (2)北非 纳赛尔 英国 埃及 非洲年 纳米比亚 (3)武装斗争 民族民主2.(1)亚非 万隆 (2)亚非国家第一次 西方殖民国家政治力量第2节 动荡的中东1.地中海 伊朗 非洲2.石油资源 政治 经济 军事 和平进程 谈判政治综合探究五 聚焦文化软实力1.韩国 汉江奇迹 现代化 文化2.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七单元聚焦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docx 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docx 第八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docx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