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二心理健康 压力下的备考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二心理健康 压力下的备考 教案

资源简介

压力下的备考
【教学设计意图分析】
国内学者一致认为,考试焦虑是人在面临考试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紧张情绪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考试焦虑在学生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有调查发现,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影响复习和考试的正常水平还会产生各种心因性疾病,对身心具有很大的危害。而考试焦虑一般包括三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绪成分和行为成分,三者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在了解考试焦虑的基本成分后,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考试心理进行调整。
因此在本节课中,抓住考试焦虑如何调整,设计主题课“压力下的备考”,通过调查结果的呈现、
提问、讲述小故事、体验式的活动等,使学生意识到焦虑的产生是自然且正常的,适度焦虑有利于促进自己水平的发挥,让学生理解焦虑,接受焦虑。同时让学生思考如何维持适度焦虑水平,最后教师从认知、情绪、技能三个方面,总结备考过程中的调整方法和策略。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学生对高中的新鲜感没了,自学能力提高,看到高三学生紧张的学习状态,高考的冲击,开始意识到时间的紧迫,学习自觉性加强。经过几次大考,比较全面地认识了自己的学习实力。但不少高二学生备考过程仍然由于考试焦虑而影响水平发挥,却缺乏系统的调整方法和策略,且这种焦虑又因为还没到高三而不被学生重视。
教学内容上,本节课为学习心理的第三专题,在第一二个专题学生已经对注意力、记忆力有一个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入更具体的场景——备考状态,探讨考试焦虑这一问题,更有实际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分析考试焦虑形成原因,举例说出适度焦虑的好处,总结保持良好考试心态的经验。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考试焦虑的正确的态度,确立适度的焦虑有利于自身水平发挥的观念,形成正确的应对考试焦虑的观念和方法。
3.行为目标:尝试深呼吸和想象放松的体验活动,运用认知、情绪、技能三方面进行焦虑的调整方法与策略。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提问法、调查法、故事法、操作法等。
【教学准备】课前小调查进行统计制作图表、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准备放松音乐。
【教学重点】适度焦虑水平调整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难点】将所学方法与策略内化,重视考试焦虑的调整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课前小调查问题
呈现上周小调查,点出教学关键词“考试”,并呈现教学主题——“压力下的备考——学习心理之三”。
学生观看ppt,回忆并回答问题。
使用小调查方法,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注意力,并自然引出主题。
一、考试,想说爱你不容易
教师通过课后的统计,呈现第一个问题“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你感觉……”的统计图,让学生直观了解到大家对考试的具体的情绪反应情况。教师要强调越是临近考试越是重要考试,焦虑比例会增加,如国内学者有调查是75%的学生面临考试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学生观看统计图,教师逐一呈现统计数据。
从数据上的直观呈现,使学生意识到身边大多数的人对考试怀有焦虑的心理,考试焦虑是正常且普遍的。
二、考试,为什么焦虑?——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
1.提问:考了那么多年的试,为什么我们还会焦虑?2.教师小结:影响考试焦虑的内外因素。(1)人格因素:怕考不好(受挫经验)、怕比别人差(好胜心强)、还想更好(完美倾向)等。(2)社会因素:来自家长的期望和压力、对考试的重视和宣传等。
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快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做记录,并小结。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自己分析考试焦虑形成原因,并反思自己的考试心态。
三、考试,焦虑了又如何?——适度焦虑的
1.教师呈现学习成绩和焦虑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强调曲线呈倒U形,过低的焦虑水平(完全不紧张没感觉)不利于自己水平的发挥,过高的焦虑也不能取得好成绩,会引发一系列情绪反应生理反应,甚至会影响记忆注意及思维的进程,指出这也是很多同学害怕焦虑排斥焦虑的原因。特别指出,适度的焦虑水平,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2.进一步提问:适度焦虑有什么好处?教师举例并总结: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保持学习警觉性,调动身体能量,保持大脑兴奋。提问:那么我们已经知道了考试中适度的焦虑水平有利于成绩,那么在备考过程中,我们怎么做才能保持适度的焦虑?(良好考试心态)
观看曲线图并回答教师问题,学生确立适度的焦虑有利于自身水平发挥的观念。请十来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记录。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从心理上不排斥不害怕考试焦虑,接受理解考试焦虑。结合教师的例子,反思自己以往的考试经验,充分认识到适度的焦虑是有利于自己水平的发挥的。通过十几位学生的回答,总结保持良好考试心态的经验,教师点评,肯定学生们的备考经验。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四、压力下的智慧——适度焦虑的生成
以认知为中心的调整
重视、考试没把握的自然反应,不必过分排斥、害怕
接受你的焦虑!
3.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信
提前复习,做好充足准备(增加把握)
(2)考前复习切忌乱翻书(提高自信的一句话)(3)培养专注考试的心态(模拟演练)(4)考一科忘一科(考试结束之前没有最糟糕)
教师要注意密切联系学生刚回答的线索,结合分析。体验深呼吸的过程,教师点评。提问,讲述小故事。体验想象放松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应对焦虑情绪的放松方法。提问,教师总结强调技能为中心的注意事项
在考试焦虑中,认知成分起决定性作用,只有改变认知过程才能降低焦虑反应。及时进行认知的调整,才能达到降低考试焦虑的目的。以情绪为中心的调整,主要用来缓解消极的情绪体验。通过互动——深呼吸如何进行,从而指出学生平时深呼吸的误区,也强调自我暗示对焦虑情绪的作用,并通过体验想象放松这一活动,明确缓解焦虑情绪的基本方法。针对学习和考试技能不良而导致焦虑的情况,旨在引导学生备考中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课堂:考试焦虑本是平常事,轻松看并待转换认知,焦虑自有妙法来处理。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鼓掌活动。教师对小活动进行简要的点评,并总结结束课堂。
通过鼓掌活动,让学生明确,压力情景下(计时)导致焦虑,适度焦虑可以促进水平发挥,焦虑是正常的,接受焦虑,适度调整焦虑,促进自己水平的发挥。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