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框 尊重他人【学习目标】1.了解尊重他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明确应该如何关注和尊重他人。3.懂得如何平等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和欣赏他人。【课前预习案】知识点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请阅读教材第32~34页,补充完善下列问题:1.尊重他人的体现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 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2.尊重他人的必要性(1)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2)如果得不到他人的 ,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3.尊重他人的重要性(1)尊重使社会生活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 ,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2)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 。【点拨】人们需要相互尊重。在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富有尊严的独立存在的个体,有权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知识点二尊重从我做起请阅读教材第34~36页,补充完善下列问题: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1)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 ,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2)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2.平等对待他人的原因和要求(1)原因:我们每个人在 上都是平等的。(2)要求: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 ,对所有的人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助记】人人平等要牢记,以貌取人是大忌。平等待人有善心,无论差异与弱势。3.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 一样尊重他人。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 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让我们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课堂探究案】知识点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1.2021年3月30日上午,阜新市公共汽车公司领导班子全体人员来到一环公交车始发站点,看望驾驶员藏玉兰,为她颁发200元“委屈奖”,对她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的行为予以嘉奖。3月29日中午12点,藏玉兰驾驶公交车在阜新南站一环北环站点发车。途中,上来了两位老年乘客,两个人共投币1元钱。按照公司规定,藏玉兰礼貌地询问:“请问,您二位有老年证吗?”两位老人不耐烦地掏出了证件,其中一本证件已经过期。藏玉兰提醒老人说:“过期的老年证不享受半价优惠,需要补交5角钱。”两位老人非但不听,还对藏玉兰肆意谩骂。他们的行为引起了车上其他乘客的指责,两位老人与指责他们的乘客争执起来,并发生肢体冲突。其中一位老人突然气急败坏地冲到正在驾驶车辆的藏玉兰跟前,对着藏玉兰狠狠地打了两拳。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考虑到乘客的安全,藏玉兰稳定情绪,正常驾驶车辆,并向110报警。(1)说一说:上述材料中的两位老年乘客的行为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吗?为什么?(2)议一议:从尊重他人的角度,谈一谈公共汽车公司为什么要授予藏玉兰“委屈奖”。【探究归纳】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能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知识点二尊重从我做起2.“时代楷模”邹碧华生于江西省奉新县,生前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他甘当“燃灯者”,用内心温度温暖他人,用行动让社会更加美好。他强调单位食堂餐桌设计要人性化,要保持一定的宽度,以免不熟悉的人面对面吃饭心生尴尬。他关怀职工,“不要忘记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工作人员。像何勇老师,他这一年发放报纸70000份,收寄各类信件35600封……”邹碧华在新春茶话会上的这番话让收发室员工何勇泪流满面。“时代楷模”邹碧华的两件小事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探究归纳】我们应该从我做起,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要平等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课后提能案】一、单项选择题1.网上有这样一段某选秀节目的海选视频,视频中,一名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女生上台表演,该女生说:“老师,我今天有点重感冒,可能声音就有点那个……”,这时某评委则直接回道:“那不要唱了,滚吧!”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该评委的行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该评委也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②该评委的行为做到了尊重自己,也做到了尊重他人 ③该评委做出了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④该评委的行为不利于社会的和谐融洽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2.“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之所以要倡导“尊重”,是因为(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尊重自己,就是要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③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④尊重使社会更加和谐融洽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3.下列做法属于尊重他人的是( )A.嘲笑同学个子矮B.在公交车上与孕妇抢座位C.发自内心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D.嘲笑农民工4.在精准扶贫活动中,如果让你代表学校给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学习用品,下列最合适的做法是( )A.感慨他们生活条件的艰苦,不停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B.尊重他们,在和他们深入沟通后,把同学们的捐助和关心留下C.炫耀自己所在学校和家庭的优越条件,欢迎他们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来做客D.让特别贫困的同学说说自己的难处,以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5.一位记者在采访轮椅上的残疾人时自觉蹲下来,用平视的目光送去问候和微笑。这一细小动作传递出的主要道德品质是( )A.诚信对待他人 B.平等尊重他人C.宽容对待他人 D.欣赏悦纳他人6.一则公益广告这样提醒大家:别只顾自己,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这提醒我们要学会( )A.宽容他人 B.悦纳自己C.换位思考 D.欣赏他人7.有一次,贾宝玉因为史湘云、薛宝钗劝他做官,便对史湘云赞美林黛玉道:“林姑娘说过这些混账话吗?要是她也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碰巧林黛玉这时刚好来到窗外,无意中听见,她“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结果宝黛俩人互诉衷肠,感情日深。这说明( )①最好不要当面赞美别人 ②要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 ③真诚的赞美能够增进双方的友谊 ④赞美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一切误解与纠纷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8.某地政府机关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来机关办事的群众”换位思考活动,要求工作人员从办事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该政府机关的做法是( )①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的行为 ②将心比心、理解他人的行为 ③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行为 ④宽容别人、委屈自己的行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9.八年级学生宇轩家境不错,学习成绩也好,但经常欺负班级里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身材弱小的同学。班主任几次教育宇轩要学会尊重他人,但他认为:“我的学习成绩比他们好得多,所以他们应该尊重我,而我根本不需要尊重他们!”请你简要评析宇轩的观点。10.材料一一位老人上了公交车,没有座位可坐,也没有人主动让座。司机请一个坐在前面的年轻人让座,年轻人无动于衷。站在一旁的孟杰说:“你难道不懂得尊老爱幼吗?”年轻人反问道:“现在都讲人人平等,大家都一样,为什么要我让座?”材料二201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考察脱贫攻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看望慰问村民,向乡亲们拜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走进困难群众徐万、徐学海、徐海成家看望。在徐万家,看到家里摆的年货,习近平拿起油炸的“开口笑”品尝,说味道很好;在徐学海家,习近平总书记同他们一起炸年糕……(1)假如你是孟杰,你将怎样反驳材料一中的年轻人?(2)材料二中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基层干部群众的亲民行为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什么启示?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框 尊重他人【课前预习案】[知识点一]1.内在修养2.(1)尊重 (2)尊重与认可3.(1)和谐融洽前提 (2)社会文明程度[知识点二]1.(1)感受2.(1)人格和法律地位 (2)人格一视同仁3.尊重自己4.欣赏和赞美【课堂探究案】[知识点一]1.(1)材料中的两位老年乘客的行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因为他们谩骂公交车司机,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2)①藏玉兰尊重他人。在两名老年乘客上车时礼貌地询问,是尊重这两名老年乘客的表现;在被打后稳定情绪,正常驾驶车辆,是尊重乘客的生命安全的表现。②授予藏玉兰“委屈奖”,能让在工作中遭受委屈和不公平待遇的员工得到一些物质上的补偿、精神上的慰藉,有利于营造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良好氛围。[知识点二]2.①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我们要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是冷落、忽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③学会换位思考。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课后提能案】1.C解析:本题考查对尊重他人的认识和理解。从题干材料中某评委让该女生“那不要唱了,滚吧!”可以看出,该评委没有尊重他人的人格,②说法错误;①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项。2.A解析:本题考查对尊重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①③④均是对尊重的正确认识;我们不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尊重他人,②说法错误。故选A项。3.C解析:本题考查尊重他人的相关知识。A项中的行为没有尊重同学的人格,B、D两项中的行为没有做到尊重他人,都是错误的;真诚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做到了尊重他人,故选C项。4.B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尊重他人。我们献爱心也要做到尊重他人,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滥用自己的同情心可能会伤害贫困地区的孩子;C项错误,炫耀自己所在学校和家庭的优越条件,会无形中伤害贫困地区的孩子;D项错误,让特别贫困的同学说说自己的难处,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5.B解析:本题考查平等待人。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人一视同仁。题干中记者的行为体现了他对轮椅上的残疾人的尊重,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6.C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会换位思考的认识和理解。材料中的广告语说明要顾及他人的感受,提醒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C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7.B解析:本题考查学会欣赏他人。由于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真诚赞美,宝黛二人互诉衷肠,感情日深,可见赞美作用之大,②③说法正确;①说法错误,④说法太绝对,均排除。故选B项。8.A解析:本题考查学会换位思考的知识。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假如我是一名来机关办事的群众”,体现的是换位思考,想群众所想,为人民服务,①②③说法都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体现出宽容别人、委屈自己,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9.宇轩的观点是错误的。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我们应该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学会平等地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②尊重他人,必须首先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③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智力因素,也有环境影响、努力程度等因素,即使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也不是一无是处,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我们应该尽力关心和帮助,不能歧视他们。解析:本题考查对尊重他人的认识和理解。由材料中的“欺负班级里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身材弱小的同学”“不需要尊重他们”等关键信息可知,宇轩没有做到尊重同学、平等待人,回答时可从尊重他人的体现以及如何做到尊重他人等角度组织答案。10.(1)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社会上有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如老人。他们年老体弱,在生活中多有不便。对于老人等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我们应平等地对待,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奉献爱心,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关心。(2)①要平等待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②积极关注、重视他人。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平等待人和尊重他人的理解。解答第(1)问要根据年轻人“人人平等”这个说法并结合怎样平等对待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进行分析。第(2)问要审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基层干部群众的亲民行为体现了平等待人和尊重他人的相关知识,根据教材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