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一心理健康 规则观与生命观的两难问题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一心理健康 规则观与生命观的两难问题 教案

资源简介

探讨规则观与生命观的两难问题
教学内容:生命观与规则观相悖时的两难情景
教学目的:认识“两难问题”、怎样解决“两难问题”
重点与难点:认识解决两难问题、树立符合社会主流的生命观规则观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热身活动——记忆小游戏
准备若干(8张)小纸条以正面朝下的方式,分别发放于每小组第一人的手中,给以10秒的时间去记住这句话,再回收小纸条。第一位同学记忆完毕之后给下一位同学复述一遍自己所记忆的内容,以此类推,由每组最后一位同学将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复述出来,看哪一组复述的既准确又迅速。
“两点是冰,三点是清,四点是点,四点是蒸,三点是澄,两点是冷一点是字”
——只要记住7个字就能记住整句话
总结:记忆是有技巧的。
2、“两难情境”初体验
1、扶不扶摔倒的老人?
扶——你的理由是?
不扶——你的理由是?
“扶”怕被讹诈,“不扶”良心上难以过去。
2、请同学们归纳总结“两难”定义
“两难”问题是指同时涉及两种规范而且两者不能兼顾的冲突、情景或者问题。最初,是科尔博格在道德判断中的一个名词,现在被广泛的运用到了教育中。通过两难问题的思考,我们更容易树立自己的个人观念,并加以反省。
3、教师总结
人的心是善良的,无论眼前摔倒的老人是真摔还是假摔,你心里也曾想过要帮助他/她,只是被这个社会太多的负面消息束缚住了自己的善心而已,消极的内容远比积极的内容更令人印象深刻。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善举也需要与时俱进,在行善时需要一定的技巧。例如扶摔倒的老人前就可以做一些准备证明自己的清白,让路人作证、用软件记录等等。
3、情境辩论
火车轨道改建后,原来的轨道不用了,新轨道口建好并通车了,旁边竖了一块牌子“禁止在此轨道玩耍”,几个中学生来此,其中一人看到牌子就劝其他人到别处玩,但其他人不听,最后三名学生在新轨道玩,看到警示牌的学生在旧轨道玩。这时,火车快来了,扳道工看到了铁轨上的情况,应该把火车轨道搬向哪个方向?
1、学生站向自己支持的观点的队伍
2、进行简易的辩论(以轮流表达意见的方式)
——规则可以让社会有序,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遵守规则不仅可能危害自身,还可能给别人带来灾难
提问:
(1)若你是三名学生中的一员,你如何选择?
——求生是人的本能,你不必为此而感到可耻
(2)若你是旧轨道上玩耍的学生,你该如何选择?
——说说自己作为遵守规则一方的感受
4、逻辑推理小游戏
大兔子病了,?
二兔子瞧,?
三兔子买药,?
四兔子熬,?
五兔子死了,?
六兔子抬,?
七兔子挖坑,?
八兔子埋,?
九兔子坐在地上哭泣来,?
十兔子问他为什么哭??
九兔子说,?
五兔子一去不回来!?
——这首童谣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每组的同学积极讨论并派代表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推理结果分享1:
这个过程不知在多少人身上循环了多少次。今天你是买药的,明天你也许就是垂死在床上的。任何人都不再惊奇,不再感慨。生命的来去,就像一抹浮云,谁也抓不住。
  
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
  人们对死亡已经司空见惯。人们已经忘记了悲痛,变得麻木而迟钝,只是机械地做着以前做过无数次的动作。当把亲人埋掉的时候,就像在说:出门啦?路上小心点,早点回来哦。
  
当九兔子忽然哭起来时,十兔子甚至表示惊讶。只有九兔子意识到,离去的兄弟再也不会回来了。但也只有他一个人清醒。
推理结果分享2:
这是一个密谋杀兔事件。
1.首先,兔子也是有阶级的:大兔子病了,要治它的病,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牺牲一只兔子做药引。
2.病的是大兔子,五兔子却突然死了,显然是被做成了药引。
3.“买药”其实是黑话,实际上只需要一些简单的草药,主要是药引,所以这个“买药”指的是去杀掉做药引的兔子。三兔子是一个杀手。
4.做药引的为什么是五兔?因为哪只兔子适合做药引是由医生决定的。二兔子就是医生。
5.可以推出,二兔子借刀杀兔杀死了五兔子,他们之间有什么过结呢?可能是情杀,因为一只母兔。
6.谁是母兔呢?想一下女人爱哭的天性,所以九兔是母兔,九兔知道了真相,所以才哭,因为她爱的是五兔。
7.“六兔子抬”,这明显是病句,一只兔子怎么抬?他显然是被抬,因为他死了,所以才会被抬。抬他的两只兔子随后一个挖坑,一个埋尸。没错,抬他来的就是七八两只兔子!
8.六兔子是被七八两只兔子杀的吗?不是,他是被杀手三兔子杀死的。三兔子本来不想杀他,五兔子和六兔子关系非常好,当时他们正好在一起,并联手抵抗,所以三兔子才把他们一起杀了。
第二课时
5、影片分享——《死亡实验》
讲述一群生活环境性格特点不想同的普通人参加了一个实验。实验要求把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关在模拟的监狱中,一组是狱警而剩下的则是犯人。
在整个实验中,犯人必须听从狱警,狱警有权利对犯人实行一定程度的“管教”,如果实验过程中任何一人无法坚持下去,就表示实验失败,大家都是白忙一场,若是所有人都坚持下来,则可获得巨额奖金。此电影根据“斯坦福监狱实验”改编。
“斯坦福监狱实验”——狱卒承担着维护秩序和保证囚犯完成义务的职责。囚犯需要遵守狱卒命令,规则包括按时睡觉、不许剩饭。所有人不得使用暴力
实验结果:在一天之后,所有人就基本进入状态。当狱卒严厉地实施了第一次惩罚措施之后,囚犯就开始遵守规矩。当然,仍有“害群之马”不依不挠,并且一再导致狱卒行为程度加剧。
其间,有两名囚犯不堪重负,提前退出实验。有一名狱卒,因为不愿参与到其他狱卒的各种行为中,而被其他狱卒贬为囚犯。
6天之后,由于实验受到了过多的非议,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过多不可预计的过激状况,原计划14天的实验被迫中止。
——观看影片片段,学生讨论分享
总结:人性脆弱,在这个社会要坚守灵台的清明,尽量不为外物所动,不盲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以恶小而为之,因为你可能会发展出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样子,不要轻易的挑战自己的底线,因为被挑战的底线很可能就不再是底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