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教案)-2020-2021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 教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端午节(教案)-2020-2021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 教科版

资源简介

端午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收集资料,小组汇报的方式对端午节的来源、食俗、习俗以及端午节的诗歌、歌谣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通过小组合作调查,汇报交流,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能力,学习交流能力以及人际交往、口头表达能力等的提高。
通过课堂上学习包粽子,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对端午节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资料,小组汇报、动手实践的方式对端午节的来源、食俗、习俗以及端午节的诗歌、歌谣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能力,学习交流能力以及人际交往、口头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的提高。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对端午节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端午节的多媒体课件;准备包粽子材料。
学生:收集端午节资料;准备包粽子的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童谣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童谣,我们一起来唱唱它。(师生拍手一起唱)
这首讲的是一个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是哪个节日吗?学生反馈。
你们对端午节了解多少?学生谈了解。
教师多媒体展示端午节的地位以及外国人过端午节的图片。学生谈观后感。
师小结:如今,连外国人都过起了端午节。我们作为华夏子女,更应该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过好端午节,绝不是在端午节来临时,吃上几个粽子,送上几句祝福语就够了。我们应该深入地了解它,认识它。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端午节!打开课文62页。
师板书课题:端午节。学生齐读课题。
精彩汇报,深入感知端午文化。
师:上节课下课前,已经布置了同学们回家收集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吗?
收集了端午节哪些方面的资料?生反馈
预设:端午由来
端午习俗
端午食俗
端午诗歌
板书:由来
习俗
食俗
诗歌
开汇报会:各小组从端午由来、端午习俗、端午食俗、端午诗歌4个方面选择一个方面交流所收集的资料,并派代表对这个方面做汇报。
预设1:汇报端午由来: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古越民族图腾说
师过渡:四段关于端午由来的传说都在民间流传着。其中,纪念屈原说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人们过端午节,不仅是纪念屈原这个人,还想把屈原身上的爱国精神一代代发扬和传承下去呢!
预设2:汇报端午习俗:划龙舟、吃粽子、插艾草菖蒲、挂香囊、挂钟馗像、在小孩子头上点雄黄酒、女子回娘家、放风筝·····
教师多媒体播放有关端午习俗的图片,并且补充说明:端午习俗在中华民族流传两千多年,人们习惯在端午节来临之前和端午节来临之时举行各种活动,祈愿全家安康,驱灾辟邪。
预设3:汇报端午食俗:吃粽子,吃黄鳝鱼,吃鸭蛋,吃煎堆,吃绿豆糕,吃打糕,吃麻花,吃······
教师过渡:在我们中华民族,过任何的传统节日都不需要山珍海味,就比如我们的端午节,一个粽子足够,加上喷香的鸭蛋,辟邪的雄黄酒,端午就是在人们的咀嚼和回味中一年又一年的传承下去。
预设4:汇报端午诗歌:文秀写的《端午》、卢肇的《竞渡诗》、李隆基的《端午》、苏轼的《浣溪沙》、梅尧臣的《五月五日》······
动手实践,体验端午习俗。
端午节的一大象征事物是——粽子。自然,包粽子也成为的端午节的一大习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喜欢在端午节来临之时,上街包粽子吃。包粽子的习俗逐渐淡化。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更深刻的感悟端午文化,体验端午习俗。我们一起来包粽子!
学生拿出准备的包粽子的材料。教师请一个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材料。
预设:粽叶、粽绳、糯米、馅儿
了解粽子的不同口味和不同口味里的馅儿
师提问:粽子有哪些口味?生反馈。
预设:甜粽、咸粽
甜粽一般包什么馅儿?指名反馈
预设:红枣、蜜枣、葡萄干、花生、红豆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甜粽馅儿的图片。
咸粽一般会包什么馅儿?指名反馈
预设:瘦肉、五花肉、虾仁、板栗、干贝、蘑菇、咸鸭蛋黄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咸粽馅儿的图片。
了解粽子的不同形状
粽子一般有什么形状?指名反馈
预设:三角粽、四角粽、长粽、牛角粽
教师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粽子图片。
学包三角粽。
课件展示三角粽包法的图片和文字解说。请一个学生读文字解说。
师强调包粽子前要清洗双手,注意卫生。
老师示范粽子的包法,边示范边讲解:首先,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如果你的粽叶比较小,可以两片叠在一起来包。从粽叶尖的这一段的三分之一处向下折额,形成一个漏斗形。此时,要用左手拖住整个粽叶。其次,往“漏斗”里依次放入糯米、馅料、糯米。记住不要放得太满,大概有七八分满就可以。然后,将后面的粽叶用力向前压下来,直到完全盖住开口为止。
接着,将剩余的粽叶沿着三角边折好。最后,用粽绳把它扎好。
学生动手包粽子。(多媒体放映古典音乐)教师巡视指导。
选取学生包的粽子两个,找出有缺点,并对缺点提出修改意见。
谈收获,做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上得高兴吗?你们有什么收获?(点名谈感受、收获)
教师小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花时间好好地学习、了解它。今后,同学们还会过很多次端午节,希望你们都能带上这节课的所学所得,去过一个更有味道的端午节!
布置作业
回家和家长一起包粽子。
跟小伙伴们分享今天学习的有关端午的文化。
板书设计:
端午节
由来
习俗
食俗
诗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