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粘土(教案)-2020-2021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趣味粘土(教案)-2020-2021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趣味粘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超轻粘土的特性与用途。
2、
了解其与橡皮泥的对比后的优越性。
3、
了解并掌握设计及制作过程。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超轻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创造思维,学会创造。
过程与方法:
进行个人与集体的设计以及欣赏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团体协作品德,共享创作成果与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本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创意设计构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造型个性化的表达。
【教学准备】:
?
报纸一张。
?
毛巾或小手帕。
?
小杯子,用来盛水。
?
滚筒,用笔也可以。
?
尺子。
?
超轻粘土。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T:同学们有没有玩过橡皮泥?
S:(有,没有)
T:玩过,那肯定是有作品的咯,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曾经用他们制作过什么?
S:。。。。。。。
T:在使用橡皮泥的时候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觉。
S:。。。。。。
老师就简单给大家归纳一下。
有气味会伤害身体,材料粗糙、手感油腻、质地重、易掉色、易沾手,不易于混色。最主要的就是它不易于造型,部件之间不易粘接。易干裂、无法保存

T: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超轻粘土和橡皮泥看起来有些相似,但很不同。它体现的优越性即将代替橡皮泥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
二、学习探究:
1、展示老师图片,同学们来看看这些图片,可爱的吧。
T:
同学们可以叫出这些小玩偶的名字吗?
S:。。。。。。
T:知道这些可爱的造型又是用什么做的吗?
S:超轻粘土
老师先简单介绍超轻粘土再让同学自己归纳特点。
(a、超轻粘土的介绍
超轻粘土只是纸黏土里的一种,简称超轻土,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更适合造型。它在日本比较盛行,是一种兴起于日本的新型环保手工造型材料。并且是一种集陶土、纸粘土、雕塑油泥、橡皮泥等优点集于一身的最新手工创作材料。)
T:那下面请同学上来触摸作品和泥给大家说说超轻粘土的感觉,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S:。。。。。。
(a、超轻粘土的特点
无毒,超轻,不粘手,柔软性好,可塑性强。
按色彩形成规律,揉合不同颜色的超轻粘土可形成新的色彩。
可自然风干,风干时间要根据作品大小,时间不一样,且干后有弹性、不碎裂,可以永久保存。
作品干燥定型后,可以上色(可涂上水彩或广告色),颜色干后再涂上光油,即可长期保存。)
了解了特点那么怎么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运用到我们的作品当中呢?
2、
下面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欣赏作品:
T:欣赏图片之后大家思考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本制作技法?
S:……
T:老师不急着公布答案,再看一个视频让同学们再肯定自己的回答。
答:揉、搓、捏、切、粘、压、剪(书24页)。
T:通过对超轻粘土的了解以及对其作品的欣赏,我想请同学从外形特点和颜色特点评价以上的作品?
造型特点:优美质朴,率直大方,简约清新
颜色特点:浓烈鲜艳,对比强烈
教师小结:
用学门这节课掌握的都非常好,下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制作超轻粘土笔。
三、特别提示:
制作玩偶的时候当然有注意的地方,老师在制作中途提醒。
1、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配色。利用小木棒,相框,回形针,笔,纸卡等工具,发挥想象力,做出更多漂亮,可爱的作品。
2、创意泥长期放置如有硬化,可加入适量温水再捏,便可恢复柔软状态。造型过程中,小部件(人和动物四肢,植物的枝节等)的粘合或与配件的粘合,可加入适量清水或使用文具胶,让其粘合更牢固。对细小部件的造型,可用牙签等细小辅助工具进行。
3、创作过程中如不慎粘到衣物上,请不要立刻清洗,等干燥后用毛刷刷掉即可。
4、粘土本身安全无毒,但其组分含有有几发泡粉和防腐剂等,防腐剂吸入后也是有害的,故避免3岁以下小孩独立玩耍,以免小孩放进嘴里。
四、欣赏作品:
在设计制作的同时放大量作品图片给学生灵感。
五、动手体验并展示:(没有泥的话留时间给他们设计图稿)
下面同学们开始动手设计并制作,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制作一系列的卡通人物,有问题可以问老师。
1、学生讨论,制作方案。
2、制作要求:作品突出个性有创意
让全体学生分享个别同学的独特构思和方法,教师参与学生的创作活动,对其创作活动多给予肯定。
教师巡视辅导,进一步启发学生构思,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的困难。
3、完成作品展示。
六、评价
互相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
然后老师再做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指出好的地方加以表扬。
【教学反思】
这节课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新颖、独特,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对这些作品的具体创意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使学生基本上理解和学会了创意方法。学生的作业清楚地反映了他们的思维被充分激活了,出现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构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