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桥之旅——运用“实验法”探究问题 (教案)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桥之旅——运用“实验法”探究问题 (教案)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综合实践方案
桥之旅——运用“实验法”探究问题
【活动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让学生对家乡的桥有更深的了解。
2.通过动手做纸桥,对桥的科学知识有初步了解。
3.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4.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能力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能力。
(三)方法目标:
能合作完成搭纸桥实验,能运用表格方式呈现实验与观察的结论,并能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述或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重难点】
1.通过搭纸桥实验,运用表格方式呈现实验与观察的结果:桥梁承重力与桥面形状、桥面厚度和桥梁跨度有关。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用实验探究问题的步骤:提出问题、大胆猜测、实验验证、推断结论。
【日程安排】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为长线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7年3月):家乡桥系列——通过“访一访家乡的桥”,让家乡桥的形象丰满立体起来;通过“拍一拍家乡的桥”,保留家乡桥最真实的影像。
第二阶段(2017年4月):桥博览系列——通过“寻一寻”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搜集桥的发展历史、分类、结构特点、科学知识等资料;通过“讲一讲”这一环节追溯桥的发展,让学生初步了解桥随着时代而变迁;通过“制作桥名片”让学生领略世界名桥的风采;通过“我是桥梁设计师”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去制作桥模型;通过“小实验”探索桥的科学奥秘。
第三阶段(2017年5月):桥文化系列——通过“吟诵诗词”,让学生积累有关桥的诗词;通过“讲传说”(如“鹊桥相会”“断桥残雪”),使学生受到文学的熏陶;通过“赏书画”,让学生用毛笔书写桥的楹联,硬笔书写桥的诗词,用水墨画的形式画桥,可以举行关于桥的书画展览。
《桥之旅——“实验法”方法指导课》
这一节属于第二阶段中的第五环节,通过“小实验”探索桥的科学奥秘,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综合应用,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志趣和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桥梁课件、微课视频、材料包(卡纸每组5张、方盒每组2个、纸杯每组5个、螺帽每组20个、双面胶每组1卷、剪刀每组1把、木棒每组6根和实验报告单每组1张)
学生准备:尺子、笔、纸桥作品
小组准备:每6人一组,分为8组,选定组长
【活动时间和地点】
3月31日、学校微格教室
【活动流程】
(课前播放由学生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师整合做成的多媒体课件《世界名桥之旅》与《中国名桥之旅》)
一、展示作品,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桥梁遍布全世界,中国名桥特别多,有历经1400多年仍巍然屹立的赵州桥,有世界第一大斜拉桥——苏通大桥。观桥之余,同学们还当了回桥梁设计师,掌声有请五位设计师代表闪亮登场!先请你们一一介绍你们的作品。
设计师1号:我制作的是平板桥,以两个纸杯作为桥墩,一张卡纸作为桥面。
设计师2号:我制作的是单拱桥,以两个纸杯作为桥墩,一张卡纸弯折成拱形作为拱,一张卡纸作为桥面。
设计师3号:我制作的是双拱桥,以两个纸杯作为桥墩,两张卡纸弯折成两个拱形作为双拱,一张卡纸作为桥面。
设计师4号:我制作的是瓦楞桥,以两个纸杯作为桥墩,一张卡纸像折纸扇一样折成瓦楞状,作为桥面。
设计师5号:我制作的是斜拉桥,以两个纸杯作为桥墩,一张卡纸作为桥面,两根木棍插入纸杯作为桥塔,再剪出四根纸条作为桥的斜拉索,斜拉桥就是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2.听了他们的介绍,你喜欢哪座桥?(指名回答)预设:学生喜欢造型优美的斜拉桥。
3.过渡:桥不仅要外形美观,更要坚固实用。现在我请5位工程验收员来测测桥梁的承重。(运用杯托与螺帽)请验收员汇报测量结果(平板桥承重:1个螺帽;拱桥2个;双拱桥4个;瓦楞桥12个;斜拉桥1个)
4.师:结合你观察到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预设:
A如何让斜拉桥又美观有耐用?(查找资料,访谈专家)
B
为什么生活中看不到瓦楞桥?瓦楞桥可行吗?(查找资料)
C
我们界牌最常见的桥是什么结构的?(参观走访)
D
桥必须要坚固,那生活中如何保护和维修这些桥,延长使用寿命?(查找资料,访谈专家)
E
小学生对于桥梁的知识了解多少呢?(问卷调查法)
……
{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出:查找资料
参观走访
访谈法
问卷调查法}
核心问题预设:
A桥的承重和哪些因素有关?(师引导:我们可以顺着问题的方向追问)
B桥的承重是否与桥面厚度有关?
C桥的承重是否与桥的结构有关?
D桥的承重是否与桥墩数量有关?
E
单拱桥和双拱桥承重不一样?拱形桥的承重是否与拱的数量有关?(师总结:这是根据对比发现的问题)
F
斜拉桥的承重是否和拉锁的数量有关?是否与桥塔的数量有关?
G
桥面的各个位置,承重是否是一样的?
……
{教师总结并贴出:像这一类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实验法来解决}
5.出示:实验法,是针对某一问题,根据一定理论或假设进行有计划的实践,从而得出一定科学结论的方法。实验法包括四个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实验验证、推断结论。
{教师在黑板上贴:实验法
提出问题
大胆假设
实验验证
推断结论}二、观看微课,制定方案
1.过渡:请大家观看微课,了解如何制定实验方案。(微课脚本见附件1)
2.过渡:请同学们先讨论,并完成实验方案的前三项。(实验表格见附件2)
3.请一个小组展示实验方案,展示过程中,由其他小组评价,并进行改进。(根据微课的内容评价,问题是否表述明确?假设是否具体?是否控制关键因素,注意到变量与不变量?)
4.请各小组完善实验方案,展示一个小组修改后的方案。
三、“找茬”游戏,操作准备
1.过渡:实验前,我们要清楚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我们来玩个游戏叫“大家来找茬”。这是一组同学进行实验的视频,每个视频里都有错误的做法,你能找出来吗?(“大家来找茬”视频脚本见附件3)指名学生回答。
2.总结:实验时,我们要注意杯托的位置,轻放螺帽,严格控制影响实验的因素,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验证,汇报结论
1.过渡:做实验是需要合作的,你们知道如何分工吗?指名组长说。(根据特长,明确分工)
2.学生操作实验。
3.小组汇报实验结论(挑选2个小组)引导学生注意结论要严谨。
五、适当拓展,延伸课堂
1.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运用实验法探索桥的奥秘,知道实验的四个基本步骤,明白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了解影响桥承重的相关因素。桥的学问可真大呀!桥的魅力还不止与此,桥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呢!(播放微课视频,脚本见附件4)
2.你会怎样去研究桥文化呢?(查找资料、访谈法)
3.课后,我们一起继续这场“桥之旅”!
板书:
桥之旅——运用“实验法”探究问题
查找资料
参观走访
访谈法
问卷调查法
实验法
提出问题
大胆假设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