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缝沙包(教案) 辽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缝沙包(教案) 辽师大版

资源简介

综合实践课<缝沙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缝沙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在前一节课学会了手缝最基本的操作穿针和打结。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每个学习者都应通过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获得操作体验。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习,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习。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操作为主,在制作沙包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基本的针法,并能够举一反三,运用学到的技法和具体的生活实践相联系。
学情分析
  “手缝”这一内容安排在高年级,高年级学生对于手工制作是非常感兴趣的,教材在这里选择缝沙包来教给学生一些手缝的知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将根据这一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激趣导入—分析示范—技能的运用”的思路展开教学,并结合教师的演示,学生的讨论、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培养他们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具有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
  具有从事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的自信心,持之以恒的毅力,克服困难的意志。
  2.知识与技能方面:
  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针线操作技术。
  3.过程与方法方面:
  能进行简单的技术设计,具有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4.行为与习惯方面:
  具有认真、细心、精确、严密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缝沙包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针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工具和材料
针线、顶针箍、剪刀、布块、沙子。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丢沙包图片
1.他们玩的是什么游戏?你会玩吗?
2.教师:你想拥有一个自己制作的沙包吗?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缝沙包》。课件展示课题。
学生活动:
1.在教室内观看丢沙包游戏视频。
2.回答老师的提问,准备制作。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对沙包产生浓厚的兴趣,当老师说今天要来做沙包时,学生的激情十分高涨,很自然地对接下来的制作产生了很大的期望。
教会学生几种基本的针法
教师活动:1.教师:你知道怎样用针把布缝合起来吗?
2.视频播放“攻针”“回针”等基本针法。
3.展示教师缝制的几种针法,学生评价。
4.结合学生评价课件出示手缝的基本要求,后学生动手练习针法。
5.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学生活动:
1.观看视频认识几种针法。
2.小组内交流评价教师缝制的针法的好坏。总结出手缝针法的基本要求。
3.剪一小块布,进行针法练习,小组内学得快的帮助学得慢的。
设计意图:
视频的演示能清晰的展现几种针法的过程,让学生对介绍的方法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学生的训练基本能解决怎样用针的难题。
认识做沙包所需的材料及使用方法
教师活动:
1.教师:你知道做沙包需要哪些材料吗?
2.教师:你知道顶针箍有什么用吗?
3.教师:你见过妈妈缝沙包吗?是怎么缝的?
学生活动:
1.说说需要什么材料(针线、顶针箍、剪刀、布块、沙子)。
2.说工具的用途。
3.说说妈妈是怎样缝的(若没缝过沙包,也可以说说缝别的东西)。
设计意图:
学生认识了做沙包所必需的工具和材料,并且知道了怎么使用它们,为下面的制作过程扫清了障碍。
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对怎样缝针有了大体的认识。
指导学生探究沙包的制作
教师活动:
1.教师:学会了针法,你能把你面前的一块布和沙子合在一起变成沙包吗?
2.观看缝制沙包的视频。
3.总结缝沙包主要分几个步骤?及每个步骤有哪些注意点?
4.动手之前给学生友情提醒,强调安全。
5.课件出示各种沙包样式的图片。
6.指导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难点。
7.学生缝制时,播放舒缓的轻音乐。
学生活动:
1.设计沙包的制作过程。
(裁剪、对折、缝合、翻面、装沙、封口)
2.讨论:缝合时注意什么?用攻针法缝合好吗?你觉得用哪种方法封口比较好?
每个步骤有哪些注意点?
3.动手制作。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对沙包的制作流程有了清晰的了解。
制作中的难点,教师把它列出来,让学生利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它。
评价学生的成果
教师活动:
在指导的过程中把优秀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大家的沙包都做好了,你觉得哪个的沙包做得好呢?别的同学的沙包有你的好吗?
学生活动:
1.自我评价。
2.评出最佳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
3.介绍自己缝沙包的好的经验。
设计意图:
检验学生的实践成果,使学生享受到实践的喜悦,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激发学生在以后的制作中不但要会做,而且还要做得好。
延伸及作业:利用缝沙包的技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活动:
1.教师:今天我们学了几种针法,并做了个沙包,用针线除了做沙包外,还可以干什么呢?
2.利用缝沙包的技法,我们稍加改进还可以做什么呢?
3.课堂的延伸:布置课后的设计作业。
学生活动:
1.交流生活中针线的使用。
2.交流做沙包的口袋可以改做别的什么东西。
3.课后制作。
设计意图:
举一反三,本课的目的不仅仅是会做沙包,而是掌握一些针法,我们要求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技能到生活中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