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的青春不迷茫——兴趣引领成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兴趣、职业兴趣的含义,知道兴趣对于职业选择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其自我探究的精神,促进人格健全发展;了解自己的兴趣,从自身的兴趣点出发进行职业兴趣规划。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职业兴趣的选择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由此进行职业选择。三、学情分析本课程面对的是高一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未来的发展本身就比较迷茫,对自己的认知也并不十分清楚,这为课程的开展增加了可行性,也提供了便利。高中不同于初中,它是衔接大学步入社会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增加知识武装,同时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良好的规划,以便于日后步入社会。这个阶段学生如果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明晰自身的职业兴趣,将更好的便于他们找到人生规划,实现人生目标。课程教学面对的是南昌市铁路一中的高一年级学生,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是江西省重点中学,全国知名中学,以全面育人和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坚持全面的素质教育。学校学生素质较高,思维活跃,这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职业兴趣的引导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教学用具传统教具、多媒体。五、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设问启发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教材2.活动引导方案,纸笔3.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二)导入【我有我的young——寻找我的兴趣】用丰富的图片做导入,图片内容主要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日常生活呈现,加上比较感兴趣的图片。图片内容:计算语言、做实验、体育运动、艺术表演、绘画、看书、看动漫、打游戏等。师:课后生活丰富的你们,一般都对什么感兴趣呢?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以日常的生活场景展现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三)进入正课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其实你知道什么是兴趣吗?让我们一起来进行兴趣初探。【兴趣初探】1.兴趣是我们从事不同活动时所产生的心理倾向性和满足感。2.兴趣和爱好的品味高低直接影响或表现为一个人的个性面貌。3.我们对感兴趣的活动会更加积极的参与。例如:南昌铁一中的学生社团活动也很丰富。辩论社、考古社、街舞社、芭蕾社、爱心社、文学社、话剧社、电影社、桥牌社、天文社、模拟联合国、科技俱乐部等。【过渡】思考:有没有想过将自己的兴趣与日后的职业相衔接??(四)课堂升华【视频】宫崎骏将兴趣变为职业,成为影响几代人的动漫大师。设计意图:以动漫大师宫崎骏的事迹进行课堂升华,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课堂的探索兴趣。同时又将“兴趣”衔接至“职业兴趣”,完成了课堂的顺畅升华,继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进行探索。【思维发散——职业兴趣】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认为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将来的职业准备密切相关。如果个性特征与职业要求相匹配,最容易激发潜能、获得成就。例如:文学家莫言、科学家屠呦呦、运动员科比、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商人马云,又如歌手周杰伦、演员杨洋、舞蹈演员、游戏高手战队等等。设计意图:以真实的案例对职业兴趣的重要性进行说明,直观且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尤其是例子都是贴近生活的名人,容易产生名人效应,以正面形象激励学生,符合素质教育和全面教育的先进理念。师:如果你可以将自己的兴趣变成职业不是很好吗?【我的职业兴趣】在活动方案上写下自己理想的工作。并相互分享。师:引导学生分享他的职业兴趣,进行职业兴趣的初步规划。【遨游兴趣岛——兴趣与能力匹配】测试:用霍兰德职业兴趣岛测试,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选择,将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进行匹配。“岛屿计划——扬帆起航”活动过程:请想象你乘坐上了扬帆号游轮,我们将共同游览6个岛屿,请选出你最想留下来的3个岛屿,并根据想留下的愿望程度高低,在纸上记下岛屿的名称和顺序。在活动方案上记下自己测试问题的答案:1.如果你必须在6个岛之中的一个岛上生活一辈子,成为这里岛民的一员,你第一会选择哪一个岛?2.你第二会选择哪一个岛?3.你第三会选择哪一个岛?4.你最不愿意选择哪一个岛?设计意图:霍兰德职业兴趣岛测试是对职业兴趣测试的常用且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有些专家可能会觉得霍兰德职业兴趣岛测试太过普遍的采用,没有心意,但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本身教学经验就有重要,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进行发展的,如果抛去已有的成功理念而单纯去追求心意,反而会失去了教育教学的真谛,也丢掉了最佳捷径。而且这个测试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很实用也比较符合他们现在的认知水平,高一学生相对来说认知相对欠缺,但对事情充满好奇,兴趣岛测试比较简单却可以帮助他们比较快速准确的完成职业兴趣定位。【七嘴八舌——分享讨论环节】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活动方案上的设问找到自己的答案,小组里进行讨论,进行成果分享。设问主要有:1、你选择了哪一个岛屿?为什么?2、你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3、你离你的理想职业有多远?设计意图: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成为一大议题,也是每节课是要注意的方面。小组讨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而根据每个人实际情况,推选出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的小组成员进行成果分享,可以发现人才,也可以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同的小组发言,可以让我们大家进一步的了解自己的认知正确性,发现职业目标与现实状况之间的距离,导出下一个环节。【人生永不言弃,山不过来我过去——努力培养兴趣、开发潜能】培养兴趣:浓厚的好奇心不间断的坚持深入探究志同道合的朋友;潜能开发:听觉刺激法,视觉刺激法,观想刺激法,催眠激发法。设计意图: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意见,促进学生全面理解,推动职业兴趣目标的实现,并联系下一节课的内容。(五)小结一、兴趣二、职业兴趣三、我的职业兴趣四、培养兴趣、开发潜能五、课后活动(撰写职业兴趣规划提纲)(六)课外拓展:【撰写职业兴趣规划提纲】结合本课内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自己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撰写职业兴趣规划提纲。要求: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所选职业应兼顾兴趣和自身能力的实情,注意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师:我的青春不迷茫,我的青春我做主。心情寄语——祝你前路无碍,一路披荆斩棘向光明。愿你风雨无阻,一生马不停蹄往前行。七、设计理念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事业。高一的学生离真正的就业也并不遥远,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对自己的兴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便于以后以此为根据制定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本课程设计思路遵循由小及大、由浅到深的逻辑秩序,按照兴趣——职业兴趣——我的职业兴趣——兴趣与能力的匹配的思路开展,其中以生活中的场景穿插教学引导,以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八、教学反思本次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容易引发学生对于职业兴趣的探究和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是内容较多课堂时间有限,开展起来还是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和对时间的严谨把控,否则课堂难以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