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观察报告 (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如何撰写观察报告 (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如何撰写观察报告
-----方法指导课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两年多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基础,已经掌握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在前期活动中,进行了一次“社区垃圾的调查活动”,通过调查搜集并整理了相关资料。
【活动内容】:
撰写观察报告,包括:对观察报告基本结构的认识和观察报告中每部分的撰写方法。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观察报告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2.
了解观察报告各部分撰写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利用信息,撰写简单的观察报告。
3.
通过小组合作撰写观察报告,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观察报告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观察报告主体部分的撰写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仿学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完成的观察表,ppt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一)观察报告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师:观察法是我们认识事物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它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也是广泛应用的。
(图片展示)比如:中央电视台的道德观察、财经观察、社会观察等等。而通过观察所形成的书面报告往往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出示材料1: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通过对广东粤西地区的食肆、酒楼等进行2个月的观察,撰写的《关于食用野生保护动物的观察报告》在网上发布,引起了公众以及政府的高度关注,当地政府马上采取行动,对滥捕滥猎、非法收购、加工出售野生动物的进行依法惩处。有效的保护了当地的野生动物。
材料2:杭州日报首席记者陈庆港通过对中国贫困地区的农民生存状况进行为期1年多的观察,发表了《关于中国农民生存状况的观察报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中国最底层的农民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改善生存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结:可见,观察报告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解读社情民意、供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
(二)观察报告在小学生中的应用
师:撰写观察报告并不仅仅是科学工作者的事情,我们小学生也可以写出属于自己的观察报告。
出示材料:学生撰写的观察报告《关于蚂蚁生活习性的观察报告》和《关于学校课间十分钟的观察报告》
小结:小学生也可以写出有价值的观察报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利用手头上已有的材料撰写观察报告。
板书:撰写观察报告-----方法指导课
2.
出示范例,了解观察报告的基本结构
1.你们写过观察报告吗?你了解观察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吗?
(如果学生对观察报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就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把观察报告的的结构板书。如果学生对观察报告的结构没有认识,教师就按下面计划开展活动)
2、出示范例,了解观察报告的结构。
3、请学生自由地读读,说说从中了解到观察报告的结构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标题、观察目的、观察过程、观察结果、分析思考,观察者姓名、日期)
4.师总结:观察报告一般由标题、正文和署名、日期等三个部分组成。并简单介绍给部分的内容,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为什么观察(观察目的),怎样观察(观察过程),观察结果,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和思考等。
三、分步指导
1、标题。
(1)引导总结出观察报告标题的常见的几种形式。
师:读范文的标题,看看标题是怎么写的?
总结标题的表述方式:主题+观察报告
你还知道有哪些写观察报告标题的形式?
如果没有,教师出示双标题的表述方法,让学生有个认识。
(2)口头拟定观察报告的标题
师:根据手上观察表的主题,请你根据本次的观察报告起一个标题。
(学生口头拟定标题)
过渡:文章的标题拟定了。正文该怎么写呢?我们先来看看正文的第一部分:观察目的。
2.
观察目的
(1)指导学生阅读范例的这一部分内容,阅读之前,提出要求,边读边思考:这部分写了什么?
学生阅读,阅读后组织学生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总结:
板书:观察原因,观察目的。
师总结:观察目的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学生口头汇报本组的“观察目的”
师:同学们围绕观察表里“观察目的“这一项,说说该怎么写这部分的内容。
小组派代表口头汇报。
3.观察过程。
(1)学生边读范例这部分边思考:“观察过程”中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学生交流,师板书:观察时间、观察对象、观察的地点、怎样观察(做法)
小结: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这部分要详细叙述,让别人知道你是怎样做的,还可以列举事例。
师:小组围绕“观察过程”这一项,讨论一下这部分该怎么写。
小组讨论后派代表汇报。
4.观察结果。
(1)学生边读边思考:
观察结果是不是把自己的观察到的东西一一写出来?这里的“观察结果”部分是用什么方式呈现出来的?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什么?还可以用其他什么方式来呈现?
教师出示“观察结果”部分的其他表述案例,让学生观察说说,还可以怎样表述?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师板书:表格/文字……(相机出示不同形式的表述)
师总结:观察结果的表述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要根据观察的内容选择适当的表述方式。不管是哪种表述,都要把观察的结果如实进行记录。
(2)看看观察结果的各项内容,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不是记录每天的情况?
引导:观察报告中的观察结果是经过了整理的,再观察一下这个“观察结果”,能不能从观察结果的整理从中找到启发?
生交流,师小结:1.观察的结果要有全面的记录。2.选取能说明问题的数据进行整理。
(3)小组讨论,选择何种方式撰写“观察结果”这部分,并尝试写一写。
(4)交流,评价
5.分析思考。
(1)思考:案例的这部分是从哪几方面去写的?
生交流,板书:明确观察目的,对造成观察结果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出示另一种“分析思考”的表述方法,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这部分又是怎样写的?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针对观察结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小组讨论,如何选择何种方式撰写“观察结果”这部分。
四.小组合作撰写观察报告,组长注意组员间的分工。
五.交流、评价
读一读,议一议,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观察目的是否明确;三看观察过程是否清晰,四看观察结果是否具体,全面;五看分析是否客观,提出的建议是否切实可行。
六.根据评价意见小组重新修改。
板书设计:
撰写调查报告
---方法指导课
标题
单标题
双标题
观察目的:观察原因,观察目的——为什么观察
正文
观察过程:观察时间、观察对象、观察地点、如何观察(做法)——怎样观察
观察结果:表格式/陈述式……——结果如何
明确观察目的、
从观察结果中反映了什么,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或针对观察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
署名,日期——谁观察
“指导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
1.
反思课型特征:作为一节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指导课所包含的要素和课型的步骤环节,采用范例仿学法,通过对范例的学习,总结每个部分的撰写方法,运用边说边练的形式,使学生掌握每部分的写法。
2.反思目标的达成度。本节课提出了3个教学目标如下:
(1).
初步了解观察报告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2).
了解观察报告各部分撰写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利用信息,撰写简单的观察报告。
(3).
通过小组合作撰写观察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范例的呈现,让学生了解了观察报告的一般结构。通过范例的学习,了解每个部分的写作方法,利用老师提供的“观察记录表”的相关信息,初步学习撰写观察报告。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完成观察报告的各个部分。基本达成了这些教学目标。
3.反思学生的活动状况。本节课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基本能根据老师的引导去思考。但是参与课堂的热情不够,不敢大胆发言。这可能是由于教师的激励没有及时。或是引导不到位,不够具体,使学生不知该怎么回答。
4.反思教师的指导。对于这节课教师的指导,我认为指导还有所欠缺。尤其在引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来撰写观察报告时,学生有些不知所措。一方面可能由于学生手上的两份资料让他们混乱,更重要的是老师在语言的引导上没有让学生明确要怎么做,做什么。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加强科学,系统的指导方法。
分析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