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确立人生目标【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体验达到目标时的激动心情,促进学生更加奋发向上,向新的目标迈进。???难点: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制订可实施的计划或方案。?【活动过程】???一、教师讲述:引题???教师:同学们,你们设想过自己的未来吗?坐在课桌前看着窗外,憧憬一下自己的美好将来。以后将成为怎样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取得怎样的成绩?……有人可能觉得这些想法不切实际,其实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二、游戏活动:未来畅想曲???1.教师指导学生做“看未来”的游戏???(关掉教室的灯光,有窗帘的把窗帘拉上)请学生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身体放松,情绪放松,静下心来,平稳呼吸。???在悠扬的音乐背景(班得瑞的轻音乐)下,听着引导语,渐渐地进入时间隧道,看自己的“将来”。???导语:“每一个人都从过去走到现在,又从现在走向将来。大家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前进,前进。看到了一些你曾经向往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时间在慢慢地流逝,5年了,你看到了5年之后的自己,你在做什么?”(稍作停顿)?“我们继续前进,时间慢慢地流逝。10年了.这时,你又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稍作停顿)“再往前走,时间不断地流逝。15年了,我们又看到15年之后的自己,身体是否健康?工作是否取得成绩?少年时的梦想是否实现?”??“大家慢慢地睁开眼睛,回到现实。”(在讲导语时,要做到声音低沉、平稳、缓慢,留有空间,令人产生联想)?2.交流分享活动?以每一排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看未来”的经历。交流时可提出这些问题:看到自己的将来了吗?看见了什么?如没看见,想一想,为什么看不见?然后请几位学生参加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归纳?同学们对未来的梦想或设想即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而目标就是你通过活动希望得到的结果。每个同学看到的景象并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理想是不同的,实现的程度也不一样。???目标有理想目标(长期目标)和现实目标(阶段目标)之分。理想目标的实现需通过一个个阶段目标的实现来完成,并在阶段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根据社会需要、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兴趣的转移而不断地修正。有这样一个调查: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3%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哭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60%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27%者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有的成了流浪汉,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别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没有目标,我们不会努力,因为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努力,就像大海中的航船,如果不知道靠码头在哪里,加油又有什么用?没有目标,我们几乎失去机遇、运气、别人的支持。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没有什么人能帮助自己。就像大海中的航船,如果不知道靠岸码头在哪里,就不会明确什么风是顺风。三、思考:检视自己的目标概况1.你有没有目标?目标是否清晰?是多长时间的目标?2、自己是属于刚刚举的例子中的哪一类?现在属于哪一类?现在决定将来属于哪一类?四、情景讨论:目标是海上航行的灯塔???1.出示材料:在一个跳高实验中,实验对象被分成两组,第一组,教练不作任何技术指导,只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差异,每天确定不同的跳高目标。另一组也不作任何技术指导,不具体确定跳高目标,完全随实验者自己的意愿,想跳多高就跳多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有目标的一组与无目标的一组出现了明显的差异。?2.小组讨论:两个组的跳高成绩为何出现明显差异??3.教师归纳?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人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下,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心理到生理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没有目标,生活就是盲目的,人就不会运用和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就会无所事事、庸庸碌碌、虚度光阴。确定积极的人生目标,能帮助我们掌握自己的生活,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有巨大的潜能,如果一个人能发挥一半大脑的潜能,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心理学家调查,一个正常的人只发挥了他潜能的百分之四,还有百分之九十六还没有发挥出来,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人有巨大潜能这是无可否认的。所以坐在下面的每一位同学,千万不能因为目前的成绩或者不好的状态就将自己定性而放弃去实现目标。五、讲述名人故事:?1.教师向学生介绍约翰·戈达德的故事:?约翰·戈达德,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会员。他出生在洛杉矶,从小就充满了幻想。15岁那年,他把自己一生想干的事情列在一张表上,题名为“一生的志愿”。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思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子;参观全球……”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127个目标。现在约翰·戈达德在经历了8次死里逃生和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后,已经完成了其中的106个目标。他说下一个目标就是游览中国的长城。约翰·戈达德常说的话就是“我决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目标,一有机会到来,我总是准备就绪”。?2.小组讨论:约翰·戈达德是怎样为自己确立目标的,又是怎样付诸行动的?你听了约翰·戈达德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和体会?3.教师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回顾与展望,与学生分享成长的喜悦。?(教师介绍小时候的梦想、对未来的设计以及人生格言)4.请学生静静地回顾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写自己《一生的志愿》及人生格言。?要求:认真思考,想想自己究竟有些什么愿望,不管暂时有无实现的可能,写下来。郑重写上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与日期,作为送给老师的珍贵礼物。我们约定30年后再启封,看看自己的愿望实现了多少。六、“心理透析”:分享将梦想变成现实的策略,设计实现目标的计划或方案???“中学时代,正是立志的最好时机。一个人到了中学时代还浑浑噩噩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会造成终生的遗憾。???1.出示配图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立志”的三个心理过程:???动机斗争——确立目标。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我要考上某某大学”、“我要通过高二学测考试”等等。???暗示成功——相信梦想能实现。梦想是很有力的暗示,虽然梦想不一定会实现,但没有梦想却是“零”;如果一开始就感觉自己会输,那么肯定会失败。???自我激励——实现目标。每个人都能通过暗示或自我暗示激励自己。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就是记住一句话,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这句话能从下意识心理状态闪现到意识心理状态。梦开始时总是可望不可及的,惟有不断地自我激励才能获得成功。???2.小组讨论:对“立志”的三个心理过程的理解。七、行为训练???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实现目标的方案???示例???目标:八、结束活动再做一次“看未来”的游戏:???请同学们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身体放松,情绪放松,静心,呼吸平稳。???在悠扬的音乐背景下,听着引导语,渐渐地进入时间隧道,看自己的“未来”。???导语:“每一个人都从过去走过来,又从现在走向未来。一个人的现实面貌并非是临时出现的,而是他过去生活的积累。”???“每个人都有一个未来,每个人的未来都不一样,这完全取决于每个人过去的经历和付出的努力。”???“我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有一个理想的目标。我正在慢慢地接近这个目标。5年了……10年了……l5年了……我看到了曾向往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我庆幸自己少年时确立了志向,庆幸自己不断朝这个目标努力,才有这样的成长和收获。”???“啊,我感到快乐,感到幸福,感到人生是多么地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