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一综合实践 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确定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一综合实践 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确定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
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确定
课型
新授
共1节,本节是第1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待周围的事物,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课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案例法、讨论法、讲授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起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促进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1、提出问题2、确定课题名称
教学难点
怎样提出问题




教学调控
一、讲述导入: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探讨怎样提出问题和确定课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在研究性学习中选题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研究性学习的起点,直接决定了研究活动的开展方向,甚至影响到整个研究活动的成败。因此,本节我们首先学习怎样提出问题。二、师生互动,探究学习:(一)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说说从中能发现哪些问题?
小结:同学们刚刚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得好。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问题时刻伴随在我们身边。问题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二)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践,分组讨论,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想要研究的问题,并请每组的记录员将问题记录下来。小结: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同学们关心的、想要研究的问题,问题很多,事实上,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可是,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不是现在都能研究呢,接下来,我们学习怎样判断一个问题能不能研究。(三)师生共同探讨,学会判断问题的价值,选定研究问题。1、教师出示一组问题,学生仔细看题,认真思考,选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并说明理由。2、师生共同总结: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选题时我们应考虑两个因素:(1)自身科学素养(知识、能力、良好的生理、心理素质)(2)外部条件(环境、信息、设备)3、根据选题时要考虑的两个因素,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所提问题是否适合研究,并简述理由。4、每个课题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问题作为本组要研究的问题。(四)确定课题名称1、出示案例,师生讨论,共同写出课题名称。有一次,陈某在报上看到一篇报道,谈到现在人们在下雨天很少穿雨鞋了,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就想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Who:
我What:
穿雨鞋的情况Why:
少穿雨鞋的原因When:
近两年下雨时Where:
马路上How:
方式课题的表述:(1)陈述式:近两年下雨时人们穿雨鞋情况的调查分析(2)疑问式:近两年下雨时为什么很少有人穿雨鞋2、学生根据“6W”,分组讨论,将本组的问题规范地表述出来。3、学生代表说说本组的课题名称,师生共同修改。三、课堂小结:1、提出问题2、问题转化为课题3、确定课题名称
教师讲述学生自由发言出示灯片学生代表发言出示灯片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代表发言出示案例师生互动,探讨课题的表述师生合作,修改课题名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