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少儿版六上心理健康 12.再牵友谊之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少儿版六上心理健康 12.再牵友谊之手 教案

资源简介

再牵友谊之手
——让我们成为朋友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通过游戏体会有朋友的快乐,激发学生交往的兴趣。进而使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实际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做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
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等形式,让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
课前准备

1、PPT课件
2、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找朋友》、《幸福拍手歌》。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吧。
1.播放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吗?猜一猜。
生:回答。(我的朋友在哪里)
师:是的,这是我们在上幼儿园时学习过的一首歌,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啊!
2.师:那么你们有朋友吗?
生:回答。(有)
师:你最好的朋友是谁,能告诉大家吗?
生:回答。
师:那你想交更多的朋友吗?
生:回答。(想)
3.小结:
这节课,我们就讨论怎样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
二、友情永驻
,幸福一生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心理乐园。(课件出示)
1.欢迎同学进入第一个环节:“找朋友”。
(1)小组为单位,做“找朋友”
游戏,播放歌曲《找朋友》
第一组:两个同学一组迅速手拉手。
师:你们谁来说一说找到朋友时心里怎么样?没找到朋友时心里怎么样?
生:回答。(学生谈心里感受)
第二组:三个同学一组迅速手拉手。
师:谁来说一说找到朋友时心里怎么样?没找到朋友时心里怎么样?
生:回答。(学生谈心里感受)
第三组:全班同学自由手拉手找朋友。(下座位去找朋友。让每个学生都找到朋友。)
(2)小结
找到了朋友,同学们心里乐开花,是吗?(是),为朋友鼓掌吧!
2.欢迎同学进入第二个环节:“
心有灵犀”。
过渡:大家刚刚已经找到了朋友,
想不想把祝福的话语写下来,送给你的好朋友呢?
(1)和你的朋友说说心里话。
师:请同学们拿出贺卡,在纸上写上祝愿的话,
学生写一写
师:谁先来把你的贺卡,送给你的好朋友。
学生展示贺卡,送贺卡。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把贺卡送给谁呢?现在行动起来吧!
3.小结
看到同学们都找到了好朋友,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三、相互帮助,助人助己
过渡:昨天,老师遇到了一件难事,你们帮帮老师好吗?
(课件呈现问题)
(1)师:今天,我们的心理乐园接待了一位叫丁丁的同学,他很烦恼,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为什么呢?大家来看大屏幕。
A.拉女同学的小辫子
B.打人
C.抢书
D.嘲笑人
被欺负的同学会怎么想?你会像丁丁一样做吗?为什么?
(2)小结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正确,你想对丁丁说什么?
生:学生说一说。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对丁丁说:
“在交往中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不能只顾自己”
四、坚持原则,分清是非(课件呈现问题)
过渡:同学们,在交往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处理呢?
(1)在考试时遇到了不会做的题目,让好朋友拿给自己抄,好朋友能帮助我吗?为什么?
(2)同学不小心碰掉老师的杯子,就因为他是你的好朋友,你就隐瞒不报告。你认为这种“哥们义气”吗?
师:我们与人交朋友还应当坚持原则,分清是非,并且还要遵纪守法。
师:同学们,你还能再支几招吗?
生:学生回答.
师:老师也有几招,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件出示)
1.交友原则:
交友原则一:善交益友
益友,指能够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

交友原则二:乐交诤友
诤友,指能够直言不讳地指出自己的错误,批评帮助自己的朋友。
交友原则三:不交损友
损友,指对自己的道德品行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
2.交友技巧:
在掌握好这三个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掌握哪些交友技巧呢?交友的方法很多,有以下几个小秘诀:
1.伸出热情的手
2.幽默赢得好人缘
3.主动帮助别人?
4.对人真诚,不要不守信用,让大家相信自己。
5.多为集体、同学服务,宽容、大度。?
6.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常和同学在一起聊聊天。
7.和朋友敞开心扉。
师:如果你做到了这些,那么真挚的友谊必将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
让好友伴你一生?
五、受益一生,真情共勉
1.师:在结束之前,我想送大家几句话:
(课件呈现)
友谊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苍石,珍惜友谊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多一个朋友,多一份真情;
人生的快乐,在与你是否拥有真情的朋友!
2.拍手《幸福拍手歌》
师:同学们,有朋友真是好!朋友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带来勇气、带来信心。老师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一定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我们今后的生活会更幸福,为自己喝彩吧!
课后反思
我们的学生处在身心发育的时期,心理素质不稳定,情绪变化多,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出自独生子女的家庭,平时父母工作忙,孩子放学后只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面对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独处现象的普遍存在,培养小学生如何健康的人际交往是非常关键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要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感悟。本节心理健康活动课通过表演、游戏、等多种“有趣”的活动,为孩子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受到健康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乐于交往的积极心理,增进学生交往意识,学会主动交往。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就像大朋友一样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并不时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充分关注哪些性格内向、腼腆的孩子,让他们也获得交朋友的乐趣,激发他们主动交朋友。
本节心理健康活动课,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及心理体验,唤醒学生隐形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通过学生“找朋友”的游戏,亲身体验交朋友乐趣,让学生从中直观地感受到朋友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他们主动交朋友的意识。在教学时,积极引导小朋友进行交朋友的体验与实践,享受交朋友的乐趣,内化其心理认知。接下来通过几个讨论深化交友的原则以及交往时碰到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在音乐中快乐的结束。如果学生能在讨论中说出自己或他人在交友中的困惑,将进一步增强本活动的针对性。
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倡以学生为主,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我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刻得多。
不足之处: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过程中,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没有选用教材,也缺乏好的老师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有很多失误和教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