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版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14.假如我是他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华中师大版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14.假如我是他 教案

资源简介

假如我是他
——四年级心理健康活动课
[辅导目标]
1.感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尊重他的意见和看法。
2.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他人的情感和想法,学会表达理解与关怀,善待他人。
[辅导重难点]
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和看法,理解善待他人。
[辅导内容]
小学生人际关系辅导。
[辅导形式]
游戏、讨论、交流分享。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准备]
1.游戏评分表。
2.致家长一封信。
[辅导理念]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逐步增强,愈加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以自我为中心的的倾向也愈加明显,他们容易忽视别人的感受,当他人感到孤独、受伤、苦恼时,他们往往无动于衷,有时甚至幸灾乐祸,这一现象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提出了小学中年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而与人友善相处的重要前提就是能够体察、感受对方,进而将心比心,传递理解与关怀。因此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学会尊重他人,同时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建立友善的人际关系。
[活动过程]
课前一分钟
:异掌同声
一、暖身操——“人”与“入”
1.请你以最快的速度大声说出老师用手指头比出的是什么字。
2.说一说,为什么同一个字,为有两种结果。
3.请你也比一个“人”,互相看一看,体验一下。
4.小结:看待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人人都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考虑对方或他人意见,那就会出现争吵、冲突。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思考问题要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
2、游戏坊——你比我猜
环节一:
1.游戏规则:
(1)每组选派两名代表参加。
(2)比划的人面对屏幕,猜的人背对屏幕。
(3)要求比划的同学用肢体及语言描述看到的词语,言语中不能出现该词语中的字,每个词语用时10秒。
(4)其余组员注意观察本小组参赛同学的表现。
2.游戏结束时,请同学们为参加比赛的同学打分,满分10分,参加比赛的同学给搭档评分。
3.交流分享:说说你的评分及原因?如果你是他你能做得更好吗?
环节二:
1.游戏规则:
(1)选派一名代表作为比划者,其余同学猜词,将猜到的词语写在纸上,请勿说出来。
(2)要求比划的同学只用肢体描述看到的词语,每个词语用时10秒。
2.游戏结束时,请同学们为参加比赛的同学及自己打分,满分10分。
3.交流分享:说说你的评分及理由,你有做得更好吗?
4.小结:在有趣的游戏过程中,我们体验到了只有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人,从而更能够谅解他人,宽容他人,友善待人。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前后两次的评价,让学生意识到当我们处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时,更能够谅解他人。】
三、帮帮团——如果我是他
1.朱丽丽长得圆乎乎的很可爱,可她却为此烦恼,因为她姓朱,同学们就给她起了很多和“猪”有关的外号,不管在什么场合总是叫她的外号。
2.洋洋排队买早餐,买完出来却被人撞了一下,刚买的包子掉到了地上。
3.如果你是丽丽或者洋洋,你会怎么想,请选择其中一个,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4.讨论:我们还可将这种换位思考的方法运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派代表发言。
5.小结:生活中,如果我们懂得换位思考,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少些矛盾与伤害会减少很多,多些友爱与善意。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深化学生对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理解。】
四、谈收获——结束活动
1.交流分享:现在同学们静下心来,回顾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小结:在与人相处时,如果我们都能够多提醒自己:如果我是他,多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选择适当的方式传递关怀与理解,我们一定能收获更多的温暖与快乐!
【设计意图:回想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印象,升华主题】
5、实践园——延伸拓展
未来一周内,选择一天合适的时间,与父母互换角色,体验父母的角色内容。互换角色后,请你和父母一起完成回执单,并将回执单带回学校上交。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与父母互换角色,切身体会“如果我是爸爸/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他人与自己的不同处境、不同感受,更懂得理解与体谅。】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