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有个伴儿真好——小学五年级心理班会活动课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二孩家庭中的大孩是否愿意接纳弟弟妹妹的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家庭结构的改变,父母的关注、爱被突然分走,大孩很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易怒和焦虑等不良情绪体验,其实这是孩子一种自我求爱的方式。在心理学里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同胞竞争”,说的就是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相处的微妙关系。本次活动聚焦二孩家庭中大孩的烦恼,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学会接纳弟弟妹妹,学会尊重父母的决定。二、活动目标(一)倾听学生对于弟弟妹妹的心声,引导学生乐于接纳弟弟妹妹。(二)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用心良苦,感受父母的深情厚爱,从而尊重父母、理解父母。三、活动重、难点(一)重点:引导学生乐于接纳弟弟妹妹。(二)难点: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四、活动形式游戏、团体分享、调查、角色扮演、听故事五、活动准备课件、问卷调查、畅想卡六、活动设计思路图七、活动流程(一)游戏破冰,引发内心触动1.学生玩游戏,体验一个人玩的无趣。2.出示一个人玩的场景图片,感受孤单。3.引出“全面二孩”政策,并确定本次班会活动主题。(二)调查反馈,倾诉烦恼担忧1.反馈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2.现场调查本班同学是否希望爸爸妈妈生弟弟妹妹的情况。3.运用谈话技巧,促使学生积极开放:为什么不希望爸爸妈妈生弟弟妹妹?(三)活动体验,感悟有伴真好1.构建团体氛围,播放录音。2.激发团体动力,学生积极开放:从姐姐(哥哥)的话语当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3.出示兄弟姐妹之间和谐相处的画面,并引导学生回忆自身经历。看来,有了弟弟妹妹后,我们的生活可以是这样的:相亲相爱,分享快乐,共同进步!打开你们记忆的大门,在你和你的兄弟姐妹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些美好的瞬间可以和大家分享呢?4.出示一位二孩妈妈所写的日记。5.化解阻抗,学生关注自我。(读了日记,你有什么感受?)6.出示一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研究报告,让学生了解国家出台“全面二孩”政策的根本原因。7.再次调查本班同学是否希望爸爸妈妈生弟弟妹妹的情况。8.团体动力成长,小组排练微话剧。有了弟弟妹妹后,你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小组内相互讨论,以“我和兄弟姐妹”为主题,选取一个你最想和弟弟妹妹经历的场景,并试着排演出一个一分钟以内的微话剧。9.小组角色扮演。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兄弟姐妹,是陪伴我们一生最长久的人。小的时候,兄弟姐妹是玩伴,总是带给我们快乐;长大一点儿,兄弟姐妹是同伴,我们一起读书一起上学;后来啊,兄弟姐妹是伙伴儿,给予我们生活和事业上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再后来,当我们的父母逐渐老去,兄弟姐妹则成了我们最亲的手足,不可替代,也无法割舍。10.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现场连线他(她)的父母。(四)表达“新”声,畅想幸福未来1.学生共话“爱的畅想曲”。2.老师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