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吃零食的学问》教学设计活动主题:吃零食的学问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活动背景:目前,市场上的零食品种越来越多,且花样不断翻新,几乎每个同学都喜欢吃,尤其是校园周围各类小商小贩的烧烤、油炸食品和小商店里的辣骨头等一系列食品深受学生的欢迎。可是这些食品大部分都是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活动理念:1、努力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从任务驱动,到自觉的通过网络搜索、调查研究、数据统计,与教师交流,最后得出结论,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学生自己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老师只是他们的辅助者或合作伙伴。2、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围绕“吃零食的学问”这个课题开展一些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深入生活调查小学生的吃零食习惯,让学生了解吃零食的利弊,知道吃零食也有学问。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学习相关科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生疑、质疑、探疑、解疑,从而再生疑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活动重难点:培养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有自己独特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学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吃零食问题的独特的看法。活动准备:1、学生常见零食包装袋。2、PPT课件。3、学生分组活动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出研究课题。师:同学们,平时喜欢吃零食吗!那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你都喜欢吃什么样的零食吗?为什么喜欢?(几名学生起来回答)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好吃的,相信一定会让你们合不拢嘴,把你们肚子里的小馋虫引出来。大家想看吗?(出示商场、超市、小商店和各类小商小贩摊的食品)师:你们平时一定见过吃过这些食品吧,如果现在这些食品摆在你面前你会怎么做?(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零食确实非常美味,但有许多零食对人的身体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垃圾食品”,而且吃什么零食好,该怎样吃零食都有讲究,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吃零食,它里面有不少的学问呢!师:大家想不想对零食进行一下深入的研究呢?这节课开始就让我们走进零食的世界共同研究吃零食的学问吧。(板书课题:吃零食的学问)2、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内容。师:关于“吃零食的学问”有哪些呢?1、小组讨论交流。2、生回答,师聆听并归纳,如:(1)零食的种类;(2)零食的成分(配料);(3)吃零食的好处与坏处;(4)如何辨别零食的好与坏;(5)如何选择零食;(6)怎样改变吃零食的习惯;(7)怎样科学、合理地吃零食;……三、合作探究。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老师真替你们高兴。1.小组合作选择研究内容。现在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开展研究。2、各小组挑选问题。(也可以几个小组研究一个问题)3、小组开展活动。4、老师给大家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超市中的食品。下面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在这些食品包装袋上,我们还会有哪些新发现?5、小组汇报研究成果。6、教师对一些有价值的发现进行引导评价,如:一些细微处:包装上的缺口,QS标志,包装袋的处理方法……在汇报中进行信息归类。7、按照“食品标签通用标准”,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我们的发现:按照“食品标签通用标准”,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净含量,厂名,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和产品标准号等内容。只有标识齐全的才是质量合格的产品。8、其他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小结:我们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不仅要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选择有信誉的、质量过硬的厂家的产品,也要到正规的有信誉保证的超市或商店去购买。每天的正餐及水果足以保证身体需要的营养,不建议靠吃零食来补充营养。四、活动拓展1、在学校开展一次吃零食调查,将活动延伸到各个班级,使全校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为了让全校学生都能认识到垃圾零食的危害,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吃零食,有学问,我的健康我做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