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生成课《探访合肥》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了解家乡是安徽省小学综合实践四年级课本中的一课。这课的内容涵盖非常广,涉及历史、文学、戏曲、人物等各方面。但,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易于了解。(二)教学对象分析作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认知能力和合作能力,但缺少发现问题的能力,做事缺乏计划性。(三)教学环境分析本节课需带领发现研究点,自由分小组并进行小组分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场地要求开放,易于图片展示、音乐播放,多媒体教室适于此次教学活动。二活动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围绕活动主题“探访合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了解问题的类型,每个学生能够提出至少一个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经历问题归类合并成为子课题的过程。(二)过程与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所选择的子课题,初步制定并交流研究方案。(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小组活动,培养互相之间尊重、民主的合作意识和习惯。三教学重难点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研究热情,引导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小组活动,结合自己的爱好制定好自己的小组活动方案,能有秩序的交流自己的方案。培养学生互相之间尊重、民主的合作意识和习惯。四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方案五活动策略(一)创设情景策略:欣赏有关合肥图片,唤醒学生的探索意识。(二)自主探究策略:提出主题→小组讨论→选择子题→制定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小组活动策略:以小组活动为主线,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互助的精神。六活动过程步骤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整合点与软件(一)课前活动:复习背诵《回乡偶书》开门见山,复习背诵,激起学生对家乡的关注,为下面活动作铺垫。配乐背诵,创设情境。PPT。(二)情景导入,确定主题合肥图片欣赏,利用电子相册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通过师生对话确定活动主题。播放电子相册,所用软件为家家乐电子相册系统。(三)研究讨论,确子课题谈话法,对图片进行归类,帮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探访地点。PPT图片回顾。(四)分小组制定方案小组活动,通过制定小组方案,培养学生统筹、协作的能力。PPT出示小组交流时的要求。(五)分小组交流方案谈话法,学会倾听和提出修改意见。实物投影仪展示各组活动方案。(六)教师小结讲授法,指出学生制定方案时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修改方案。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小组活动方案。(七)歌曲欣赏陶冶法,创设实地实践的语言场景,提醒学生尊重风俗。欣赏合肥方言歌曲《挖芋头》。PPT。板书设计:探访合肥历史文化名人语言美食科教……教学流程图:七整合点诊断及支撑软件:(一)利用电子相册的美感激起学生的研究热情;(二)充分发挥电脑课件的优势,给学生直观的提出具体要求,给学生提供优美的音乐场景。(三)充分利用实物投影仪的直观展示。(四)主要软件:PPT、家家乐电子相册、暴风转码。八教学反思:学贵有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指出:要让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体验并初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学生有兴趣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提问,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教师在备主题生成课时需着重考虑的问题。一、图片冲击,顺势生成主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教学设计上,我利用课前精心收集的合肥美景图片利用家家乐电子相册系统制成电子相册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学生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自然产生向别人介绍合肥的冲动。“探访合肥”,一个“访”字也顺势引起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原生动力。二、教师点拨,学会研究分工。“如何更好的介绍合肥呢?”我轻轻一拨,学生自然先审视自己,人以趣聚,把值得研究的问题转化为有关联和深度的问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学生完成了小组分工,学生将自己作为一个研究者。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合作品质,也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意识。本节课完成分工时也出了个小意外,对戏曲的探访只有一人,我三次与其交流,发现该生知识由于图片第一次对戏曲产生兴趣,缺少同伴,对小探访者来说是个缺憾。“戏曲也是一种语言艺术”,她在我的点拨下加入了“语言”组,开心的笑了。三、学生交流,方案展示利用实物投影仪直观展示了学生方案制定情况,便于学生直观的给出自己的建议,老师也能自然地指出其不足,方便了师生交流。四、音乐收场,愉悦学生身心本节课结束,我安排了合肥方言歌曲《挖芋头》欣赏,提醒学生最终地方习俗,愉悦学生身心的同时,也潜含着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尊重习俗,这是每个研究者的必修课。教师鼓励学生按方案探访课件歌曲《挖芋头》课件学生活动要求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填写方案学生汇报活动方案教师总结实物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分小组制定小组活动方案课件开始课堂导入背诵《回乡偶书》确定活动主题教师归纳学生发言播放合肥图片电子相册课件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