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快乐陪伴我成长教学对象分析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但中年级段学生由于其年龄及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致使他们易冲动,情绪不稳定,常为一些小事和同学、家人甚至老师发生冲突。因而要引导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心理活动课的特点,本节课采用的学法有小组合作探究、表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动一动,看一看,演一演,议一议,写一写,感受其中意境,真实地体验各种情绪,并掌握调适情绪的方法。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心理活动课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以他助、自助、互助为机制的一种特殊教育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正规教学,是把心理活动训练的内容放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在具体活动中吸收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根据心理活动课重学生内心体验,重学生整体参与,重学生实际的原则,本节课主要通过创设一定情绪,学生感悟表演,了解生活中的基本情绪,体验真实情感,激发调控不良情绪的动机。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调控情绪的方法,并在游戏中体验积极情绪带来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巩固良好的心理素质,让自己的生活中充满快乐。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各种表现,知道负向情绪对自身的身心健康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2、能在生活中有效地控制负向情绪,并学会转变负向情绪。教学重难点:培养自己积极愉快的正向情绪,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快乐。教学准备课件、游戏、视频、活动道具活动过程一、破冰游戏击鼓传盒,盒子传到谁的手里,谁就可以从里面拿一样礼物,并表演一个节目。交流此过程中自己的情绪学生交流老师板书:正向情绪:快乐、高兴、期待、兴奋……负向情绪:紧张、害怕……二、了解情绪1、情绪与生活的关系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情绪。我们学过情绪有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让我们看看:出示图片:傅园慧闯入100米仰泳决赛——惊喜17号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19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成功(景海彭和陈冬)——兴奋孩子考试考砸了,妈妈很——愤怒地震中失去了家园和亲人——哀伤龙清泉二度夺奥运会举重冠军——激动鲨鱼来了怎么办,谁来救救我——恐惧人们的情绪,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得出来呢?——面部表情、动作、语调生活中我们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我们的情绪也是丰富多彩呢?——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2、认识基本情绪生活中基本的情绪有四种类型:喜、怒、哀、惧3、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你希望拥有怎么样的情绪呢?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心理小故事:美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收集在玻璃试管中,放进冰箱冷却后变成水,奇迹出现了:(1)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水后,水是澄清透明的。(2)在悲伤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水后,水有白色沉淀。(3)在愤怒、生气状态下呼出的气体有紫色沉淀,将其注射到大白鼠的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亡。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呢?3、小结:负向情绪会带来的不良影响,负向情绪会使人精神萎靡,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有害身心健康。我们要主动想办法来克制负向情绪的发生。三、视频感悟1、观看视频:倒霉熊的故事2、看了故事,说说故事中的倒霉熊有哪些情绪?这只倒霉熊是一只怎么样的熊呢?倒霉熊一路上很倒霉,但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乐观的情绪。它的乐观也带给我们快乐。所以生活中我们也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也要想办法去改变自己的情绪。四、小品体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让自己开心起来呢?请你来编编故事,演一演,结果是让自己开心起来。看来生活中人人都有一把快乐钥匙来打开自己的心门,把不顺心变为开心。老师总结了一下大家的方法,基本上有以下五种:一、转移注意力法(听音乐、玩电脑游戏、看电视等)二、合理发泄法(哭;找朋友、家人倾诉;写日记;大声唱歌等)三、自我宽慰法(正好可以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多看书)四、激励暗示法(没关系,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不必放在心上)五、改变认知法(下雨天,不适合去打球,那就做其他的事情吧)五、转变情绪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烦心事,同学们也已经写在了这一张张树叶上,刚刚我们得到了这把快乐钥匙,你想想如何打开心门,让自己开心起来呢?在树叶上写上自己改变的好办法。如果你还是不知道,可以请边上的同学帮帮写,找到快乐钥匙。1、学生写转变情绪的办法2、交流3、解决了你的烦恼事,请把这片树叶贴在开心树上。4、总结:今天我们人人都找到了快乐钥匙,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天天拥有快乐钥匙,变负向情绪为正向情绪,让快乐陪伴我们成长(板书:快乐陪伴我成长),愿生活充满快乐!教学反思:三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本学期我注重让学生对情绪的了解和体验、感悟。学生已了解了生活中具有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了解了正向情绪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愉悦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反之,负向情绪则会让我们产生消极心态,从而对生活产生怀疑和厌烦,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通过前几次的课堂活动,学生在心理课上的体验感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心理课的欢迎和期待,也希望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愉悦。我在教学中参考了《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下篇)》中的专题三,将“整合教材”、“了解学生”两者结合起来,将这一课上得较为成功。活动一:破冰游戏因为是公开课,学生难免比较紧张,所以采用“击鼓传盒”的方式,把学生引入期待、渴望、兴奋、激动、羡慕、紧张、害怕等情绪体验,并复习了已拥有的知识: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活动过程中,学生有获取了盒子里的礼物的激动和兴奋,有在表演节目的紧张与害怕,有看到同学得到礼物的羡慕与期待等等。活动二、了解情绪备教材,是课堂活动的重点内容,但教材上的内容又与学生的生活的差别。于是我结合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和正发生的一些新鲜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情绪,我们的情绪是通过人的表情、动作和语气语调表现出来。我们的情绪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正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们的情绪也是丰富多彩的。尽管如此,但生活中“喜怒哀惧”这四种是基本情绪,这部分对学生来说没有任何理解障碍。备学生,让学生去理解生活中的情绪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学生的理解是有难度的。于是我用“美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收集在玻璃试管中,放进冰箱冷却后变成水出现的奇迹”让学生理解:负向情绪会带来的不良影响,负向情绪会使人精神萎靡,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有害身心健康。引导学生产生“我们要主动想办法来克制负向情绪的发生,做一个快乐的人”的愿望。活动三、感悟体验三年级的学生还需要直观、感性的理解,他们需要运用一些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教学手段去让学生感悟,去体验,才会获取充分的,真实的能转化为他们的知识。因此,我采用了一集三分钟的《倒霉熊的故事》让学生在哈哈一笑之余,去总结倒霉熊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无论身处如何逆境,都在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愉悦的情绪。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小品续演,学生各种创造性的表演,更使得课堂活动的气氛活跃起来,思维更加积极,表演更加自然,体验更加充分,交流也更加流畅,自然而然地把如何把生活中产生的负向情绪转化为正向情绪的方法总结出来。寓知识的掌握于快乐的小品表演中,看似表演,实则把艰深的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引导学生去领悟。学生的理解是感性的,语词的总结上必然存在着障碍,于是我从学生的表达中加以总结,从具体到抽象,学生结合学生的体验,就容易让他们掌握。整个活动环节贴近学生心理体验与生活经验,将他们的实际经验与书上理论内容联系起来,达到较好的效果。活动四、转变情绪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课前,学生回顾了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们的生活中也充斥着无数的烦恼:家长的唠叨,同学之间的矛盾,学习的压力,家人的身体健康等等。经过了以上几个环节的感悟体验,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方法,去转变自己的负向情绪。我让学生把写有自己烦恼的树叶上写上找到转向情绪的方法,并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然后贴于快乐树上。这个设计我自我感觉挺不错。学生基本上都能达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如家人的唠叨:我感受到了家人对我的爱,那是爱的表达;如家人身体不好住院的,家人都很忙,我应该更加懂事,学习上更加努力,尽量把自己最好的展现在家人面前,同时也能让自己更加学会自理;再如同学之间有矛盾的:首先自己要学会宽容,其次,酸甜苦辣都是生活的滋味,这样的生活才更加丰富多彩……把树叶自己张贴于快乐树上,仿佛找到了快乐,生活中也有快乐的陪伴,每个学生的脸上都充满的笑容。不足之处:课堂的重点——活动环节四,学生转变情绪部分时间上有点匆忙,学生的交流不够充分。如果破冰环节上更加紧凑些,学生的交流就更加充分,也许活动效果更佳。课堂上对于少部分学生的情绪关注还不够,一直到课结束,学生的紧张情绪还在持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