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五年级主题班会 食品和健康安全知识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五年级主题班会 食品和健康安全知识 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五年级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食品和健康安全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知识;
  
2、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难点
  
对食品污染和中毒的预防
  
教学过程
  
一、食物中毒类型及特征
  
1、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因为这个时期的气温适合病原菌增殖和产毒,致使病原菌污染食品而发生中毒。动物性食物引起中毒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一日可达7-8次,发烧38- 40℃ 。严重者血压下降抽风、昏迷、重症病人可因心衰、肾衰导致死亡。
  
预防:加工肉类制品时必须生熟食品分开,保存时要低温贮藏或用盐腌煮肉时肉块不应超过 2公斤 ,厚度不超过 8公分 ,煮沸3小时以上,蛋类要煮沸10分钟以上。前一餐剩下的食物一定要回锅加热后再食用。
  
2、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1)豆角中毒
  
一般豆角不中毒,但食用没熟透的豆角能引起中毒,原因可能与豆角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没被加热破坏有关。
豆角中毒潜伏期短,最快食后10分钟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有的出现胸闷,出冷汗,四肢麻木等。
  
预防措施:菜豆宜炖食,加工时间要长,可使毒破坏,切不能急炒,更不宜凉拌。
  
(2)芽土豆中毒、毒蘑菇中毒
  
3、化学性食物中毒
  
(1)蔬菜不新鲜,腐烂变质时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中毒。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也能产生亚硝酸盐。制作熟食加过量的发色剂,亚硝酸盐过量引起中毒。
  
(2)有机磷农药中毒。
  
4、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5、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 时报告 老师。
  
(时间:15分钟)
  
二、预防食品中毒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
  
(4)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5)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6)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总结: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预防食物中毒,保证我们同学们的身体健康。
  
(时间:10分钟)
  
三、学生交流,谈谈体会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时间:10分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