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通八达的交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工具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出行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交流资料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交通运输工具和祖国交通业的飞速发展,认识到交通运输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学习掌握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教学难点:从了解交通工具的学习中,体会交通运输的重要,引导学生珍惜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对于辉煌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教学准备:1、发动学生搜集古人出行和运输的主要方式。2、引领学生调查和了解爷爷奶奶年轻时的交通条件。3、教师搜集整理有关交通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1、谈话引题:同学们,你们今天上学都是怎么来的?2、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块聊聊“四通八达的交通”这个话题。二、追溯古代交通的艰难。1、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请同学试着猜想一下,在遥远的古代,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之前,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出行以及运输货物的?2、师生交流。(幻灯交流)3、课件展示古代水上交通的发展,请学生说说看法。4、学生交流古代人们出行及交通运输的资料。5、模拟场景,计算古人进京赶考的时长,感受出行的艰难。 有一秀才,经过乡试需要进京赶考,从萧山出发到北京,大约1800公里,你替秀才选择一种交通方式,(步行日行30公里,轿子日行40公里,马车日行60公里)算一算他需要提前几天出发才能按时参加考试?6、这么长时间路途奔波,还可以想象他可能要面对哪些问题?7、小结:从秀才赶考中可以感触到,古人出行的艰难。这样单一的交通方式给古人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困难和不方便。三、回味祖父辈们的交通。 1、过渡:随着科技的发展,到我们爷爷奶奶这一辈的时候,已经有了新的交通方式。说说你们各自调查的结果。 2、交流,爷爷奶奶年轻的时道路交通状况以及主要的交通工具,并挖掘印象深刻的出行经历! 3、图片展示七八十年代的交通条件,反映发展。四、感受现代交通的便利。1、比起古人以及我们爷爷奶奶年轻的年轻时候,我们现在的交通有什么不同呢?2、交流: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3、分类别介绍,交流各种现代交通工具的优势所在。4、欣赏图片,感受现代交通的快捷与畅通。5、观看视频《京沪高铁》。6、了解地下轨道——地铁。7、纵向讨论:这么优越的交通条件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好处呢?8、自主交流,随机补充《生死速递》片段。 9、这个患有白血病的孩子最终得救了,我们知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台湾找到了与他相匹配的骨髓,除此以外,还有什么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0、小结点拨:这或许就是我们的祖先甚至我们的爷爷奶奶们年轻时所不能想象和实现的一种奇迹。五、深化理解、解决问题1、这里有4种情景,请同学们说说选用哪种交通运输工具最合适?(课件出示4种情形,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每种情况所选用的最合适的交通工具) 六、畅想未来交通的发达。1、想象一下,未来的交通会有怎样的变化。2、激情憧憬,结束课时:同学们,今天的我们再也不需要像赶考的秀才那样出行显得那么艰难。如今,水上、地面、空中,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交通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四通八达的交通还会续写新的篇章,四通八达的交通会给伟大的祖国插上腾飞的翅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