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传统南音 (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走进传统南音 (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走进传统南音
教学目的:1:通过南音的介绍,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泉州南音.
2:通过对南音特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南音的演唱方言,记谱法,所使用乐器。
教学重点:掌握五个工ㄨ谱的音符,了解使用南音上四管乐器。
教学难点:用简谱熟悉南音的旋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上四管、拍板。
一、泉州南音的基本知识
师生问好!
课前交流:
师:在上课前呢,我们来听一段音乐,猜!这是什么音乐呢~
师:对啦,它是我们泉州人的宝贝——南音。那你们喜欢南音嘛?
师:老师可是很喜欢哦,像你们那么大的时候老师就开始接触南音啦。学南音的那段时间老师很开心呢!因为可以认识很多人,去很多地方玩,吃很多好吃的东西,还有机会参加比赛展示自我才艺,如果你们在台上表演,台下的观众给你们热烈的掌声是不是都会很高兴呢?
二、介绍南音
1、了解南音
师:嗯,聊了这么多,那你们了解南音嘛?
师:好,那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南音吧!什么是泉州南音?南音又被成为什么呢?
南音是我国现存古老的乐种之一,它除了被称为“泉州南音”,还被称为“南管、南乐、弦管、以及郎君唱”。专家认为,泉州南音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文化、音乐信息比较多的乐种之一,称它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
师:很好,能被称为历史活化石的东西,是不是都有一定的年代呢?那南音也不例外。让我们来看看南音它有多古老。请同学们把这段话念一遍。
生:它起源于唐,形成于宋,发祥于福建省泉州市,主要流行于闽南、台湾、香港及澳门等地,并随着泉州人的足迹,远播到南洋群岛的华侨聚居地。
师:南音起源于唐,形成于宋。历史是不是更久远呢?
生:是
2、南音的方言演唱
师:主要流行于闽南、台湾、香港及澳门等地,那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闽南人的地方就有南音的存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南音的一个特点,它是用什么语言演唱的呢?
生:闽南话。
师:对啦,确切的说是用古泉州方言演唱的。是不是有很多讲闽南话的人都说听不懂南音呢?
3、记谱方式
师:古泉州方言跟我们现在的闽南话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所以我们才听不太懂。那不管是流行音乐还是民歌都会有简谱,五线谱来记谱。那南音呢?它是用什么来记谱的呢?
生:工ㄨ谱
师:对啦。南音是用工ㄨ谱来记谱的。这就是我们的工ㄨ谱。大家看得懂嘛?
师:看不懂是正常的。老师的老师说过:这可不是一般的人能看得懂的哦!看得懂这工ㄨ谱得可都是专家呀。全世界就学南音的和那些研究工ㄨ谱的专家看得懂哦,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戏曲谱。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对啦,黑色体的是歌词,绿色的六,工,一就是我们工ㄨ谱的音符。这些蓝色奇怪的字符就是琵琶的指法。还有看到了红色的圆圈对吧?这是节奏的符号。好!老师的老师又说啦,工ㄨ谱其实是由五个基本音符在转变的,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呢(师带领学生认识工ㄨ谱)
生:想(不想)
师:好,看屏幕,我们先来一个个的猜猜看好不好?这叫什么呢?
qie
gong
lio
si
a
×




师:非常棒,都快成为一名小专家了,那我们再来一起学习下它们所对应简谱的音符是什么呢?
生:
1
2
3
5
6(师弹琵琶引导生回答)
4、介绍南音上四管乐器
师:那你们知道南音有哪些演奏乐器嘛?(请同学回答)
生:琵琶,三弦,洞箫,二弦。
师:很棒。它主要的演奏乐器是琵琶,三弦,洞箫,二弦。(看图片)
老师今天也把这四把乐器带过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他们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呢?
生:琵琶。
师:对啦,猜得出来它的形状像什么水果嘛?
生:梨。
师:它有四条琴线。分别叫子线、二线、三线、母线。这些是师徽,这是相,那这些是干嘛的呢?用来按音的。感受下它的声音。很清脆吧?
师:这是什么呢?
生:三弦。
师:同学们看到什么呢?
生:蛇皮。
师:恩,下面这是用蛇皮做的。它没有徽也没有相是吧?
师:所以三弦要靠听力来弹。感受下它的音色。跟琵琶的音色一样嘛?
生:不一样,比较暗。
师:对啦。琵琶的声音比较明亮,三弦的声音比较暗沉。
师:这是什么呢?
生:洞箫。
师:它是用什么做的呢?
生:竹子
师:对啦,竹子。来听听他的音色。很浑厚吧?
生:对
师:这是什么呢?
生:二弦。
师:听听音色。
生:有点悲。
师:是有点悲。但也能拉出快乐的旋律。好了,让同学们看完这四样乐器了,也听了它们的音色。那你们知道这四样乐器在南音里称为什么?
生:上四管。
师:对啦。上四管。那他们在演奏中是坐在什么位置呢?请同学们看看这几张图片。
(放图片,指出四样乐器的位置)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演唱者手里拿得是什么东西呢?是这个东西嘛?(实物展示)这是什么呢?
生:拍板
师:对啦,拍板,它是用来干嘛的呢?
生:打节奏。
师:对了。那同学们知道南音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嘛??
(师再黑板上画出位置,让同学们回答,让四管对号入座)
三、教唱《直入花园》乐句
1、欣赏名曲
师:好,了解泉州南音后,我们来听关于一个小女孩的故事。看大屏幕:从前有个小女孩,路过冥扬岭,走进一个美丽的花园,闻着花香薰红了脸蛋,看到成群的蜻蜓在飞舞,成对的蝴蝶在嬉戏,看着这美景,小女孩一路心中欢喜。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直入花园》由于乐曲较为短小通俗,曲词动听更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播放视频)
2、教生念字(咬字)
师:一起来看下这首谱子,我们来学习它的曲词咬字,老师念一小句你们跟着念一小句













面(于)带

师:注意一下这个“直”的咬字,双唇是没有闭上的,再来一遍。




(都)真(于)成




来(
都)真


3、跟着琴唱简谱
师:好,在学唱前我们先来开开嗓子,看屏幕上这句曲词的简谱,老师用琵琶边弹唱一小句简谱,你们可以先跟着小声哼,找出音的走向后,在大声跟唱出来好不好?(生回答:好!)
3
5|
3
5
0
22
|
32
1
2
|
3332
11
|
3
1
0
11
|
6
1
2
3
|1
6
1|2
3|3
3
0
22|1
2
1161|2
2
3
1|23
011|
2
1
66|1
4、带入歌词,跟着琴唱
师:嗯,学会了简谱,接下来我们试着把歌词带入刚刚唱的旋律中(师弹琵琶边唱)同学第一遍依旧小声跟唱,第二遍在大胆放出声来唱(生回答:好)
5、加入拍板,边唱边打拍位。
师:同学们拿起你们的拍板,认真的听老师说,这曲子的撩拍叫叠拍,相当于简谱上的四二拍子,四二拍子规律是强弱,那在南音中,我们是打在强拍上。(强打弱空或一大一放)
四、课堂小结
南音在2006年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说明了南音不止是泉州人的南音,也是世界的南音了。这是我们泉州人的骄傲!我们一定要把它发扬光大!今天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千万别错过,只要大家用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用一股热爱乡音的激情去了解南音,学习南音,相信大家以后都会成为南音大舞台中一颗颗耀眼的星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