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21年秋季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达标测试提升工作方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2021年秋季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达标测试提升工作方案

资源简介


小学
2021年秋季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达标测试提升
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健康中国2030纲要》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到2022年良好率达到60%,到2030年优秀率达到25%。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精神,制定2021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提升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1.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得到有效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校园竞赛活动等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广泛开展。
2.充分发挥体育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加强体育教学研究,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
3.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真研究体育教材,认真备好课,上好每堂体育课,开展好体育特色项目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加强学生“两操一保”、“体育大课间”、体质健康达标监测、阳光体育运动、身体体检、学生视力等工作的监测和分析,有针对性开展专项活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5.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赛事。
6.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测试制度,规范开展测试工作。
7.体质健康水平得到实质提升,《国标》抽测结果达到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求(合格率达到94%以上,优良率达到30%以上)。
8.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管理更加完善,撰写体质健康年度报告。
9.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过程管理,有序收集整理资料,建体质健康测试好工作档案。
二、工作任务和内容
1.纳入工作规划。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把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校工作考核内容。
2.强化督导检查。严格执行体育课和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强化校内体育锻炼。开展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督导检查,重点检查中体育课开课、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等情况。
3.开展专项行动。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健康中国2030纲要》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从2021年9月份起,根据各年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精神测试项目设置,必须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含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等)中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专门训练,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积极开展《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锻炼,努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
4.规范开展测试。每年按要求组织开展面向所有学生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以校长为组长的测试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测试工作经费、场地、器材等条件,分管体育工作的学校行政领导要对测试工作全程管控。要加强安全教育,强化规范意识,程序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防止伤害事故,按规定为学生购买测试意外险,建立预防机制和由于天气、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等突发情况处理预案,确保测试安全。将每年的11月定为《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月。
5.完善监测制度。加强抽测结果运用,及时通报抽测结果,并将抽测结果与学校工作考核内容结合起来,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测试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6.完善数据管理。对学生《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结果进行评定,按要求如实填写《<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记录的重要依据,并妥善保存。测试数据经校长审核确认后,于每年12月15日前报至
市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管理系统,经市审核后再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确保上报数据的完整、真实、准确、有效。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常规工作管理,注重常规工作的实效性
1.加强体育教师备课管理。让备课为教学服务,形式多样,内容齐全,注重实效。总体要求是:钻研教材,研读《课标》,读透教师用书。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对学生需要和差异详细把握,结合集体备课的要求,提高备课的指导作用。
2.做好常规管理,落实体育课程要求。召开好体育教研会,切实解决好体育教育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好体育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教师考核等制度,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提升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开齐、开足体育课时,认真开展好体育课教学、阳光体育、两操、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加强体育课教学安全监管,规避安全风险;按照体育器材配备标准配齐教学器材,保管好、使用体育器材,为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提供保证,为提高体育学科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认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加强过程监管和数据统计分析,严格执行测试情况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加强课程教学教研,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实施好体育微型课题研究,开展体育学科教学研究,通过赛课、送课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形成良好研究机制,提高体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2.实施好校本教研工作,在解决问题和提高认识上下功夫,通过教学研究课设计、集体备课研讨、教学案例剖析、专题研讨暨反思,切实提高教师课程教学水平,提高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三)提高服务意识,做好后勤保障
学校按照教育部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19〕40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严格执行《
市教育局关于调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的通知》(仁教基〔2019〕26号)要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建设,配齐体育器材,提高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
四、按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
五、组织保障

长:
副组长:

员:
各班主任
体育教师
健康教育教师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学管理中心,由
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同志负责日常工作,唐莉娜负责体育器材室管理。
六、工作安排
九月份:
1.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施方案发放学习;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方案发放学习;
3.体育健康测试教师培训。
十月份:
1.体质健康测试内容训练;
2.身高、体重、视力测试;
十一月份:
继续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十二月份:
1.
继续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2.《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录入;
3.未达标学生训练补测;
4.《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汇总上报。

小学
2021年9月3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