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北师大版心理健康 14.正视压力,学会减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北师大版心理健康 14.正视压力,学会减压 教案

资源简介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正视压力,学会减压
教学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学生身心疲劳不堪重负的报道屡见不鲜。我校为市重点高中,学生们不仅面临着忙碌紧张的学习,还要应对高考的残酷挑战以及将来专业或职业的选择,可以说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些都使得他们处于无形的巨大压力之下,在实际生活、学习过程中普遍出现了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但由于中学生面对压力时的心理准备不足,表现出对抗压力的能力较弱,更没有较好的调试压力的相关技能。减压辅导是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压力
(?http:?/??/?www.qikan.?/?SearchResult.aspx?type=0&startpos=1&sort=1&keywords=%d1%b9%c1%a6"
\o
"压力"
\t
"_blank?),二是如何减轻压力
(?http:?/??/?www.qikan.?/?SearchResult.aspx?type=0&startpos=1&sort=1&keywords=%d1%b9%c1%a6"
\o
"压力"
\t
"_blank?)。根据心理压力
(?http:?/??/?www.qikan.?/?SearchResult.aspx?type=0&startpos=1&sort=1&keywords=%d1%b9%c1%a6"
\o
"压力"
\t
"_blank?)理论,个体自我减轻压力
(?http:?/??/?www.qikan.?/?SearchResult.aspx?type=0&startpos=1&sort=1&keywords=%d1%b9%c1%a6"
\o
"压力"
\t
"_blank?)良好者,在生活行为上将会获得成功;自我减压失败者,将会在生活和工作上产生诸多不良情绪,以致失败。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开展以压力管理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是非常有必要而且迫切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压力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压力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对自己的压力来源产生明确的认知;
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团体相互作用获得心理平衡;
通过倒“U”曲线图认识压力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积极探索缓解压力的方法;
采用并学会问题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压力意识,能够正确地看待压力、积极应对压力。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压力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压力,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压力存在的必要性,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
教学准备:A4纸60张、大张白纸8张、彩笔8支、磁铁若干、
PPT。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游戏活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对象:高中三年级

材: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北师大版)高中三年级全一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捉乌龟
活动规则:同学们围成一个大圆,伸出你们的左手掌,掌心向下,同时伸出右手拇指,抵在右边同学的左手掌下,接下来老师报一组数据,当你们听到我报的数据里有“5”或者“5”的倍数的时候,左手掌抓,右手拇指逃离。另外,老师请大家在游戏过程中用心体会你有什么感受。
提问:你在游戏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呢?
过渡:为什么一个原本可以让我们轻松、愉快的活动还会有一种紧张的感觉呢?因为我们太想在这场游戏中取得胜利,所以,这么一个简单的游戏,本来是可以让我们放松的,但其实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点点的压力。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再给我们带来快乐、成就感的同时,它也有压力。甚至有的时候,这些压力会让我们觉得不堪重负。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压力”这个问题。
二、压力与学习效率的倒U型曲线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压力和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
同学们看,一开始,学习效率是随着压力水平的上升而提高,到达中间高峰后,学习效率就随压力水平的上升而下降了。
提问:这个图对我们正确对待压力有什么启示?
总结:压力并不一定都是给我们带来消极的后果,所以有压力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中等强度的压力有利于充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有适度的压力存在对我们的成功是必需的。
三、纸笔练习——鉴别你的压力来源
活动规则:
1、每位同学的桌上都有一份表格,在表格左侧教师已经列出压力的可能来源(学生可以补充来源),在表格右侧请学生把符合自身情况的项目补充完整,要写出根据这一来源具体的导致压力的事件。
2、写完后前后桌8人一小组进行分享。
3、分享完后请代表总结发言。
压力的来源
具体事件
来源于学校
来源于家庭
来源于同伴
来源于自身
其他(请补充)
要求:
1、真实地表达自己;
2、彼此接受、互相鼓励。
提问:
1、小组成员的压力都来自于哪?
2、当你发现周围的同学和你有着相似的压力,甚至压力比你还大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总结:
1、通过这个活动每个人都理清了思路。
2、这也是一种宣泄方式。
3、我们通过这个活动发现了群体共同性。当一件事情由“我”变成“我们”的时候,你会感觉“我并不孤单,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大家心里会有些许宽慰。
四、心理老师“帮帮团”——如何缓解压力
最近,心理老师在心理咨询室遇到了一位同学前来咨询,他说:“我现在每天都睡不好,整天昏沉沉的,但一想到别人追上了,又不敢有半点松弛。我现在感觉心跳地好快啊,噗通噗通的,特别是夜晚我睡不着的时候,甚至心跳的声音都听得到。我害怕自己有心脏病。睡得不好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快睡啊,快睡啊,不然第二天没有精神上课,听课效果不好的话,又影响到做作业的效率,然后……
我甚至不敢再想下去了。最后的结果是睁眼到天亮,第二天强打起精神上学。好辛苦啊,我怎么感觉我的每一天都暗无天日,永远走不到头呢?”
提问:如果你是心理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他?你有什么缓解压力的方法吗?
活动规则:成立心理老师“帮帮团”,前后桌八人一组,每组有一张大纸和一支彩笔,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做记录,其他成员例举各种可以缓解压力的方法。结束后,老师请每组代表起来分享自己组的方法。每位小组代表分享完了之后,将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全班评选出最实用的方法,那这些方法我们就可以教给这名前来咨询的同学,让他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有效地缓解自己的压力。
要求:
1、不评论他人的意见正确与否;
2、尽可能地多出主意。
五、总结
缓解压力的16字原则:直面问题,正视压力;积极应对,缓解压力。
缓解压力的方法:
1、
积极心理暗示法(讲述著名的“死囚实验”说明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
2、
活动转移法
3、
环境调节法
4、
情绪疏泄法
5、
放松训练法(介绍呼吸放松法)
教师请一位学生对本节课做一个总结:有什么收获和启发?
教师号召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要去运用本堂课学到的方法,要真正地、积极地去缓解自己的压力。
板书设计:
正视压力,学会减压
1、
压力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2、
压力来源
1、
学校
2、
父母
3、
自身
4、
同伴
三、探讨对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