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快乐生活GO!GO!GO!教学设计一、活动背景现在的孩子多数是在爱的环境中长大。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在家里承包了全部的家务,同时也剥夺了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权利,他们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再加上孩子进入初中后,学习任务加重,那么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就更少了。我们倡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自己做,但是,目前的状况,孩子们能做的好吗?有时间进行家务劳动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将开展此次主题活动。二、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查找与生活小窍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2.过程与方法:运用向家长、教师、同学请教;上网查找等方式寻找生活小妙招的方法,设计富有个性的小妙招并进行展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注重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三、活动重、难点重点:生活小妙招的收集。难点:分组探究学习,分组活动。四、活动过程这一活动主题分准备、实践、展示、总结评价、拓展延伸五个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一)准备阶段(1课时):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确定主题后各组确定1个有研究意义的子主题,并制定活动计划。?1.观看视频,班级调查,学生分组讨论,生成主题。(1)班级小调查:同学们,你在家里做家务吗?是不是自己的事情都自己做呢?你都做些什么家务啊?都是怎么做的?学习这么紧张,你还有时间做家务吗?(2)观看视频视频内容:生活小妙招。A.巧剥水果皮。B.淘米水的妙用。C.6招打开超难打开的东西。D.8个家庭清洁小妙招。(3)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分组讨论、汇总出这次活动的主题。教师总结:我知道大家其实都喜欢劳动,而且都非常热爱生活。那么,为了我们生活的更美好,为了一起去寻找生活中的小妙招吧!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1)教师提问:你认为开展这个主题需要从哪些方面展开调查、研究?(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子主题。结果如下:按照班级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成五组。1.第一小组:一秒钟的神奇。包括一秒钟叠衣服、系鞋带、剥鸡蛋等等。2.第二小组:快速套被罩。内容为快速、简便的套被罩方法。3.第三小组:我是清洁小卫士。包括:清洁衣物、清洁室内环境。4.第四小组:牙膏还能这么玩。内容为牙膏的妙用。5.第五小组:神奇变变变。主要任务是物品的收纳方法。【设计意图:在整个准备阶段里,教师的指导由扶到放,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活动的主题和计划由学生自己把握,他们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时间、空间上掌握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动权。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二)实践阶段(2课时):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完善和实施小组的计划。1.在学生查找资料的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常规指导。指导学生怎样筛选资料等。2.根据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学生举行阶段性交流。学生在共享搜集到的信息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调查时的不足,进行了弥补。3.各小组成员将收集到的小妙招进行实践,并练习如何为同学讲解。所有小组将成果制作成PPT,并填写活动记录卡(附件1)。【设计意图:实践过程是整个活动的中心环节,活动的成败全赖于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适时指导以及活动过程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十分注重调控学生们的积极性,注重有关资源的开发,注重指导学生们用多种形式进行探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始终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过程,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和探索性。】(三)展示阶段(2课时):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每个小组都以独特的方式进行了展示汇报。1.第一小组:展示并讲解一秒钟的神奇。包括一秒钟叠衣服、系鞋带、剥鸡蛋等等。2.第二小组:展示并讲解快速套被罩。内容为快速、简便的套被罩方法。3.第三小组:展示并讲解我是清洁小卫士。包括:清洁衣物、清洁室内环境。4.第四小组:展示并讲解牙膏还能这么玩。内容为牙膏的妙用。5.第五小组:展示并讲神奇变变变。主要任务是物品的收纳方法。一组同学讲解,其他组同学跟着实践。6.我型我秀:小竞赛:一秒钟系鞋带、一秒钟剥鸡蛋。【设计意图:在展示阶段里,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小组成员团结协作,运用了多门学科的知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特长,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合作性。】(四)总结、评价阶段(1课时):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谈谈参与主题活动的体会,并进行评价。评价包括自评、互评、家长评和教师评,并完成评价表(附件2)。【设计意图:在本阶段学生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对活动在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通过对自己及他人活动情况的剖析,使学生分享到了他人的研究成果、方法和思路,使活动成果得到了升华。】(五)拓展延伸阶段:参与家务劳动,以后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