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走进民间艺术教学目标:1、通过对民间艺术、民间艺人的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在生活中学习的能力。2、探究民间艺术的秘密,学习民间艺术的制作,从而提高新生一代对民族文化、家乡艺术的认知和认同度,使民间艺术得以传承,为弘扬民间艺术而努力。教学新设计1、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启发学生对民风民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产生兴趣。2、学生能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查询等收集剪纸资料,分析和处理资料,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3、学生在小组合作研究中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学情分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且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已经具备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展示评价能力及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都为本次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折、剪、设计花样的方法。难点:设计出富有装饰美的多种花样,启发创造性思维。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合作、探究、分享的良好品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范画、折纸示意图、录音机、手工纸、剪刀、展示纸学生准备:手工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多媒体出示精美的剪纸,请同学们欣赏并接机介绍剪纸。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剪纸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在中国南北方的剪纸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教学活动剪纸造型的方法。1)欣赏了剪纸作品,同学们感慨万分,这些剪纸如何做出来的呢?。2)组织学生讨论制作步骤。折3)总结步骤:学生根据教师变魔术总结制作步骤剪4)分步学习:贴a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掌握看图知识。b组织学生自学“三瓣花”“四瓣花”折法。展示:谁愿意做小老师到前面来教教大家?生讲折纸过程,师指导。c激趣:谁想到前面来剪一剪、试一试?将剪好的花粘贴在展示纸上。生:到讲台前演示折剪过程。d注意:剪纸时的方向、剪法的变化。课上作业要求:每人完成一幅剪纸作品(事先准备好剪纸样稿工具,生实践,放音乐,老师巡视指导。)(五)作品展评1、组织学生将剪好的作品粘贴在展示板上。2、评价:教师为作品多的学生发“巧手星”一起对作品进行评价课后反思:将剪纸艺术引入课堂,是为了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继承并发扬民族艺术,让学生从小培养对民族剪纸的了解和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安静下来,专心致志的干一件事,剪纸进课堂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发展了同学们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保护并继承了我国的传统艺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