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浙教版科学七年级精品教学课件四川广元发生氯气泄漏多人中毒中新网广元7月27日电 (唐俊勇 记者刘忠俊) 记者27日凌晨5时30分从四川广元氯气泄漏救援现场获悉,广元市区栖凤路一游泳池发生氯气泄漏,经过7个多小时的连夜鏖战险情已被成功排除。现场上千人被紧急疏散,有多人出现不同程度中毒,但均无生命危险。资料卡: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密度为3.170g/L,比空气密度大,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制造化工产品。它是一种有毒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的影响。1L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氯气0.001毫克,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新闻四川广元发生氯气泄漏多人中毒资料卡: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经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密度为3.170g/L,比空气密度大,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制造化工产品。它是一种有毒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的影响。1L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氯气0.001毫克,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新闻哪些是氯气发生的变化?哪些是它具有的性质?人们如何解决氯气泄露的问题?§4.6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练习作业小结浙教版科学教材七年级上 第4章 物质的特性讲授人:徐菁变化和性质的区别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请看以下几种变化:①铁块打成铁条②水被烧热了③木板受热膨胀形状变化——铁温度变化——水体积变化——木板发生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1、什么是物理变化?物质在变化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状态、形状、温度等的变化)④钢铁生锈颜色:银白色→红棕色块状→粉末状有新物质——铁锈生成⑤观察:木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集气瓶变热,温度升高⑦观察:镁带在盐酸中的反应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请看以下几种变化:⑥观察:镁带燃烧1、什么是物理变化?物质在变化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2、什么是化学变化?参与变化的物质变成了另一种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状态、形状、温度等的变化)(例:腐蚀、燃烧、食物变质、呼吸、光合作用等)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哪种现象最能说明镁条发生了化学变化?A、发出耀眼白光 B、大量放热C、生成白色固体 D、形状改变想一想C1、什么是物理变化?物质在变化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2、什么是化学变化?参与变化的物质变成了另一种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状态、形状、温度等的变化)(例:腐蚀、燃烧、食物变质、呼吸、光合作用等)3、两者根本区别: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例题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A、把铁块磨成铁粉B、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C、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D、铜锭抽成铜丝E、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F、煤的燃烧G、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纸张燃烧。 2.瓷碗破碎。3.酒精汽化。 4.碘升华。5.火药爆炸。 6.车胎爆炸。7.呼吸作用。 8.光合作用。 9.食物腐败。 10.塑料受热变形。11.电灯通电发光。 12.玻璃制成杯子。13.空气液化。14.把鸡蛋吃了,并消化掉了例题2、下列变化: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序号):2、3、4、6、10、11、12、13、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序号):1、5、7、8、9那么,到底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呢?蜡烛燃烧——化学变化蜡从固态变成液态——物理变化应属于化学变化例题3、以下这句诗所描述的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经常伴随物理变化,比如发光、放热、变色等现象。)化学变化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会伴随发生某些现象,如发光、发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水的三态变化是什么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吗?3、镁条加热至一定温度时,会引起燃烧,这又是什么变化?2、加热镁条时,镁条的温度在升高,此时是什么变化?想一想1、什么是物理变化?物质在变化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2、什么是化学变化?参与变化的物质变成了另一种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状态、形状、温度等的变化)(例:腐蚀、燃烧、食物变质、呼吸、光合作用等)3、两者根本区别: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4、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例如:蜡烛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而在蜡烛燃烧时,一定伴随着蜡烛熔化这一物理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可燃性和酸碱性等。想一想:这些性质中,哪些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哪些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可燃性、酸碱性、腐蚀性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题4、下列物质的特性 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溶液的酸性 B、食盐的咸味C、溶液的碱性 D、火柴有可燃性B例题5、下列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熔点 B、气味C、溶解性 D、毒性D 例题6、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 A.镁带有银白色的光泽 B.镁带可以燃烧 C.铁有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氧化铜是黑色的固体 E.水在100℃时沸腾 A.D.EB.C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资料卡: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经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密度为3.170g/L,比空气密度大,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制造化工产品。它是一种有毒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的影响。1L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氯气0.001毫克,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例题7:请你根据资料卡,写出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可燃性、酸碱性、腐蚀性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应用:①物质鉴别(如酒精和水)②性质决定用途(用水稀释氯气)四川广元发生氯气泄漏多人中毒新闻现场指挥部紧急商量应急对策,并紧急调集500多斤烧碱与其中和。参与现场警戒的公安民警根据现场情况不断扩大警戒范围。消防官兵身着防护服轮番深入泄漏区域,一边用开花水流稀释有毒气体,一边强行将氯气罐压在水中,使其中和。① 常压下,水在100℃时能沸腾。②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可以燃烧。③ 水受热后沸腾变成水蒸气。④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想一想请在以下四个词组中选用合适的一个,填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1.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用来描述物质本身的性能,跟是否发生变化无关。描述时往往有:“是× ×”、“能× ×”、“可以× ×”、“易(或不易)× ×”等词。2.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变化过程,发生变化时往往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蜡烛燃烧——化学变化蜡从液态变成固态——物理变化蜡油能凝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蜡烛能燃烧1、什么是物理变化?物质在变化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2、什么是化学变化?参与变化的物质变成了另一种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两者根本区别: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小结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决定用途作业:《知识与能力训练B》P43--44细心的观察!大胆的提出问题和想法!多多的思考!勇于去实践!那就是一个成功的你!1、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这主要是利用了钨的哪种性质?这种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答:灯丝用金属钨制成的,这主要是利用钨的熔点较高的性质,这种性质是钨的物理性质.2、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可以发现石灰水变得浑浊不清,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答: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用嘴向石灰水吹气,实质是将二氧化碳气体与石灰水混合,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新的物质(碳酸钙)。判定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让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3、“蜡烛会燃烧,蜡烛在燃烧”,文中指的是蜡烛的( )A、前者指化学变化,后者指化学性质B、前者指化学性质,后者指化学变化C、前者指物理变化,后者指化学性质D、前者指物理变化,后者指化学变化B4、火柴燃烧时,发光、发热这一现象说明了( )A、火柴在化学变化中存在物理变化B、火柴在物理变化中存在化学变化C、火柴在化学性质中存在物理性质D、火柴在物理性质中存在化学性质A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 B、燃烧C、升华 D、变色B拔高题2、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难溶于水,据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氢气跟同体积的空气相比,质量约是空气的1/14。纯静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的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将氢气通入盛有氧化铜的试管里,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光亮的红色物质。根据上述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1 )氢气的物理性质有: 、 、 、 。( 2 )氢气的化学性质是: , 。可燃性还原性3、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某天然气矿井发生特大“井喷”,含有大量硫化氢的天然气逸出,造成243人死亡,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可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1)写出硫化氢的物理性质:2)写出硫化氢的化学性质: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可溶于水有剧毒、可燃性、水溶液显酸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视频课堂实录(徐老师).rmvb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课件(徐老师).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