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备考学案:师长情谊(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备考学案:师长情谊(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备考:师长情谊
一、知识梳理
1.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1)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2.老师风格的“不同”的原因以及我们如何面对
(1)原因: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使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2)如何面对:承认老师的差别,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更好地理解老师;试着主动和老师交往,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3.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4.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5.亦师亦友的关系
(1)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师生之间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6.孝亲敬长
(1)原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2)要求: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7.爱的碰撞
(1)原因:①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希望父母不要过多地干涉我们的生活,但又期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呵护,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②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和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家庭冲突有时难以避免。
(2)危害:亲子冲突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3)沟通化解冲突: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我们要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8.构建和谐家庭
(1)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
(2)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二、考试要求
1.了解教师的工作,学会尊重老师。
2.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情感。
3.知道家的意义,学会孝敬亲长。
4.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二、直击中考
例1.(2021年内蒙古赤峰中考)2020年12月30日,2020走遍中国,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该活动最终评选出
58名“最美教师”和“优秀校长”。之所以开展“寻找最美教师”活动,宣传表彰”最美教师",是因为(

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④教师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人的时代重任,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开展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旨在强调教师的巨大作用,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肩负着故塑造灵魂、塑造人的时代重任,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故①②④正确;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这不是尊师的原因,故排除③;故本题选B。
【答案】B
例2.(2021年浙江宁波中考)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右边漫画提醒我们(

A.教师对学生要管教与关爱并重
B.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教师的管教
C.教师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执法
D.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和从严惩罚学生
【解析】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为教师教育学生提供了戒尺,体现我们教师对学生要管教和关爱并重,故A符合题意;“必须绝对服从”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B;老师没有执法权,故C说法错误;老师可以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能严惩学生,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答案】A
例3.(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电影《你好,李焕英》让无数观众泪目,影片引发了人们对“孝亲敬长”的思考。以下思考正确的是(

①尽孝在当下,从小事做起
②唯有亲情才能激励我们奋斗拼搏
③尊重理解父母,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
④孝亲敬长既是公民的道德义务,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孝”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尽孝之心,故①④正确;②唯有,说法绝对,故排除②;③错误,对父母正确的话应该听从。故排除③;故本题选B。
【答案】B
例4.(2021年山东烟台中考)2021年春节,为了疫情防控需要,全国超1亿人选择不返乡、不流动,就地过年,许多人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给父母亲人拜年。人们选择就地过年(

①展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②表明网络消除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心灵距离
③彰显了若眼长远,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社会责任感
④体现了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的坚定决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疫情发生后,人们选择就地过年展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彰显了着眼长远,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责任感;同时体现了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的坚定决心,故①③④说法正确;网络并不能消除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心灵距离,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答案】C
例5.(2021年湖北仙桃中考)“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家庭成员间需要相互信任、体谅与宽容。大军的爸爸妈妈因小事争吵了起来,下面大军的做法有利于化解父母矛盾的是(
)
①叫上爸爸一起出去打羽毛球
②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妈妈聊天
③帮妈妈一起批评、指责爸爸
④充当“黏和剂”帮助父母和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们应该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因此①②④说法正确;③做法错误,不利于化解父母矛盾;故本题选B。
【答案】B
三、考点训练
1.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各地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向教师致以节日问候,表达对教师的祝福、崇敬与关爱之情。这样做是因为(

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教师是学生成长最关键的因素
③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教师能确保教育公平真正得以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今天,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

①有理想信念 ②有道德情操 ③有扎实学识 ④有仁爱之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子贡是孔子的优秀学生,却经常受到孔子严厉、苛刻的批评。子贡虚心接受,对孔子感恩戴德,遵从教诲,终于成为有大作为的贤人。下列说法中符合上述材料的是(

①老师真诚的批评是爱护、期待
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③学生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④对待学生,老师要多批评,少鼓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开封某中学班主任程老师检查学生秋裤的视频刷屏了。班主任为了检查学生们穿秋裤的情况,课间突然袭击,让学生整齐排成一队,喊一声“来,所有人把你们的裤腿全部给我拉起来”,所有学生弯腰开始挽裤腿,露出各式各样的秋裤,发现两名同学没有穿秋裤,对他们表示明天还会检查。程老师对孩子们说“冬天把秋裤的裤脚扎到袜子里是对冬天最基本的尊重”。网友和家长纷纷点赞。对此,你的认识是(

①程老师是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②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③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养成爱护身体的习惯
④这种做法温暖了学生的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如图漫画《言传不如身教》启示我们(

①父母做什么,子女就应该跟着做什么
②家庭教育只需要行动,不需要言语交流
③我们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④良好的家风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下列对孝亲敬长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孝亲敬长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
②尽孝在当下,应该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③为了表达“孝”心,不应该向父母提任何要求,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④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欣赏下图漫画《妈妈的唠叨》,以下对妈妈的唠叨,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这是爱的碰撞
B.对于妈妈的“唠叨”要左耳进,右耳出
C.我们要体会妈妈“唠叨”中蕴含的爱
D.这是亲子冲突,是难以回避的
8.当家庭遇到类似如图所示情况时,正确的认识是(

①由于年龄、心智、经历等的差异,亲子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②亲子之间应相互理解、真诚沟通、有话好好说
③亲子冲突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④家庭矛盾的存在具有必须性和不可调和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家庭中落地生根,“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关于家训、家规和家风,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家训、家规、家风只是在有文化层次的人家才有
②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③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当前最流行的风尚
④家规是一个家族传承下来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有了家庭的稳定才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下列做法有利于家庭稳定的是(

①爸爸努力工作,我认真学习
②妈妈病了,小琪给妈妈买药
③周末,一家人去看望姥姥
④妈妈怕我打电话影响学习,经常偷听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感恩师长
铭记于心】
漫长寒假中,某班学生通过“云课堂”就所见所感进行了交流,以下是三条点赞最多的发言,请你结合发言回答问题。
(最美教师)教师课堂风趣讲解,课下组织同学开展网上文艺体育键身等有趣的活动,并将孩子的表现如实反馈给家长。
(最美同学)同学隔着屏幕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情,礼貌问候老师,认真听讲,兴趣盎然地参与学校组织的以“抗疫情”为主题的创意活动,愉悦了身心。
(最美课堂)师生携手共进,教学相长,共同诠释着“停课不停学,合力抗疫,师生情‘疫’深”的家国情怀、师生情谊。
(1)为什么同学们隔着屏幕要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2)请你描绘一下,上述材料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3)材料体现的师生关系,对我们与老师相处有什么启示?
12.【体味亲情温暖
传承良好家风】
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这真情是温暖的牵挂和惦记,是默默的关怀和守候,也是甜蜜的碰撞和不愉快的冲突……为了回报家人的爱,促进家庭和谐,了解家庭文化,某学校六年级三班举行以“家”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家文化知识大比拼”。(每个任务至少一句)
家文化知多少
我来为你解释
关于“孝”的“家规”“家训”

反映“家”文化的传统节日

保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法律

体现传统家庭教育的典故

(1)把上面表格补充完整。
进入新时代,当地球被无数网络密密地包裹,天涯海角不过是一个村庄。但我们总有想家的时候,总会找到抵达的最短距离,灵魂随着风的方向溯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一位中学生也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在家里经历的许多事情,让我懂得了‘羊有跪乳之恩’的内涵。我会改掉睡懒觉的习惯,谅解爸爸偶尔的暴躁。”(摘自中学生写给父母的公开信)
(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说明我国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2.B3.A4.C5.D6.B7.B8.A9.C10.C
11.(1)①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3)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③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④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⑤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2.(1)①百善孝为先;孝道当竭力;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等。②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④孔融让梨;孟母三迁;曾子杀猪;黄香温席;孟母断机;母子同刑;苏秦刺股等。
(2)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②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③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④有好的家风家训家规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及发展至关重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