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的心灵我们自己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一、设计理念心理辅导课是一种活动课程,也是一种发展性的团体辅导。《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因此,本课以学生参与体验为主,教师概括指导为辅,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体会和自我升华。二、教材分析作为中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第一课,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关注心理健康,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的常识,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因此,本次课为以后的心理健康课做了铺垫,是以后课程的基础。三、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八个人格发展阶段中的第五阶段。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们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而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一种新的同一性或自我认同感。在这一阶段,青少年们必须思考自己所有已掌握的信息,包括对自己和社会的信息,以便确定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而健康的心理是青少年的成长的关键点。因此,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心理健康常识;2.了解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共同心理特征和发展任务;3.初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二)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通过讨论交流、游戏体验、探讨分享等形式来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关注心理健康;2.学生能够学会在生活中时时呵护自己的心灵。五、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了解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共同心理特征和发展任务。(二)教学难点让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六、教学方法采用游戏进行暖身与导入;在团体工作阶段,通过情境创设,小故事,案例等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学习。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课时一课时(40分钟)。九、教学过程(一)团体热身阶段【引导语】同学们,在这节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胡思乱想”。我们先来分成三组,每组都有一个词语作为题目,而大家需要根据我提示的关键词来推断这个题目是什么。计时开始后你们可以开始根据这个提示来提问题,但是我只回答是或者不是。每组的时间是一分钟。下面我们各组就来比一比。1.题目:西瓜;暗示:夏天。2.题目:烤鸭;暗示:北京。3.题目:雪人;暗示:冬天。【学生活动】学生开始做游戏。【设计意图】以一个轻松快乐的热身活动开始本堂心理辅导课,有助于让同学们感受到辅导课轻松温馨的氛围,同时通过这个小游戏来引导接下来的课堂内容。(二)团体过渡阶段【教师提问】在刚才的游戏中,大家通过提示一步步寻找答案,这其实跟心理辅导非常相似。我们第一堂的心理辅导课,我想先让大家了解到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那么,提到“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你通常会联想到什么呢【基本准备】此处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当引导。【教师小结】“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神秘,离我们并不遥远。【设计意图】此处为一个联想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直面”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澄清某些不科学的观念,以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态度面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三)团体工作阶段环节一【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判断他们是否需要帮助。A几个月来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B自我感觉非常好,可周围的人都不喜欢他。C长期失眠,精神不振。D对任何事情都觉得兴趣索然。E在别人眼中已是一位很成功的人,但他自己总是不满意自己。【教师介绍】心理健康的标准:1.正视现实,把握现实。2.有正确的自我观。3.有健全的情绪生活。4.能与他人建立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5.乐于学习和工作。6.行为协调,反应适度。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教师小结】我们千万别忽视了心灵的需要;必须学会时时呵护自己的心灵。【设计意图】此处通过猜年龄的活动引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比直接讲授会更有效果。环节二【学生活动】猜猜他们的年龄。A一听说老王给他糖吃,就马上跟着老王回家去了。B最近老是喜欢唱反调,你说是东他偏要说是西。C总是对他的朋友说起过去:“想当年,我……”。D喜欢四件事情:听流行音乐、看漫画书、打篮球、吃冰淇淋。【教师提问】为什么我们能如此容易地猜出他们的年龄【教师小结】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会有某些共同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特征,会遇到某些共同的成长问题。同时,每一个年龄阶段都会有其必须完成的发展任务。那么,处于青春期的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需要处理哪些特定的心理发展任务呢【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发现这样的规律: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会有共同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特征,会遇到某些共同的成长问题。同时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必须完成的发展任务。教师小结中提出疑问来引出下一个环节。环节三【学生活动】“心灵追踪”:小组交流以下问题。1.目前的你,与过去相比,在哪些方面发生着或已经发生了变化2.目前的你,最关心哪些问题3.目前的你,遇到了哪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引导语】面对各种成长中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好呢先来看一个故事。【故事呈现】《除掉杂草的方法》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后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下,对弟子们说:“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在你们的学业结束之前,我们来上最后一堂课。”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长满了杂草。”哲学家说:“是的,旷野里长满了杂草,不过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出乎意料,一直探讨人生奥秘的哲学家的最后一堂课竟是如此简单的问题。一个弟子抢先开口:“用手拔掉即可。”另一个弟子说:“用锄头锄掉会省力些。”第三个弟子更为干脆:“用火烧最为彻底。”哲学家站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按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这里相聚。”一年后,弟子们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恍然大悟,明白了老师的教诲:要想除掉土地上的杂草,最好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教师提问】听完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样的启发你们能回答之前的疑问了吗面对各种成长中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好呢【教师小结】要除掉我们心田上的“杂草”,最好的方法只有一个:在我们的心田上种上“庄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主动创造更新更美的内容,不断丰富生活的内涵,追求自我的成长、完善和发展。【设计意图】此环节的“心灵追踪”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从心理变化和发展的角度关注自己,反思自己,以了解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共同心理特征和发展任务;另一方面,自然而然的告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和目的。而故事的呈现则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成长、关心心灵。环节四【活动】“心理辅导知多少”——你是否有以下的观念:1.去接受心理辅导的人一定是脑子有毛病。2.要是有同学知道我去找老师做心理辅导,他们一定会嘲笑我的,那可太难为情了。3.心理辅导老师不就是和我谈谈话嘛!不见得对我有什么帮助。4.周围的人都觉得我应该去找心理辅导老师谈谈,难道我真的这么不可救药吗5.要是心理辅导老师知道我内心的想法后,去告诉班主任、家长,那我可就惨了。6.是不是只有在不高兴的时候才可以去找心理辅导老师我可以与他谈任何话题吗7.心理辅导老师能帮我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有什么事情只要找心理辅导老师,肯定能马到成功。【教师活动】让学生了解到这些观念是不正确的。(四)团体结束阶段【学生活动】请3—4名学生分享对于本次课程的感受。【教师总结】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是美好的,成为一个美好的人更重要。你们已经进入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你会发现生命走向成熟是件快乐的事。因为你一步步迈入新领域,发掘着自己的优势,开发自身潜能,不断塑造独一无二、有价值的自己。同时你也会发现成长的道路上充满各种挑战。生理的成熟、心灵的茫然、学业的压力、两代人之间的代沟、青春期情感的困惑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成长道路上的一个个障碍。遇到问题和挑战是很正常的。关键是你面对问题的态度与方式。如果解决不当,日积月累就会阻碍了你前进的步伐。因此,在为明天的成功努力拼搏的时候,千万不能忽视了心灵的需要。你需要真正懂得“健康”的定义——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伤残。而心理健康教育课将与你分享快乐,同担忧愁。在心理健康课上,希望大家能敞开心扉,共同营造真诚的氛围,在互动和交流中耕耘心田。【课后作业】写下你今天的体会与感想,以及你认为目前迫切需要在心理辅导课上进行的主题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