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辽海课标版八年级 2.中学生的零用钱怎么花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辽海课标版八年级 2.中学生的零用钱怎么花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学生的零用钱怎么花》教学设计
一、活动总目标
:
1、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金钱的价值,能够为合理消费做出预算,并能掌握简单的理财方法。
2、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方式了解目前小学生的消费现状。
3、在活动过程中,发现生活中有关小学生消费的问题,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设想、实际行动,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的能力,树立学生健康的价值观。
重难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零花钱
怎么用
1、活动目标:
通过统计小组成员零花钱拥有的数量,调查了解同学们使用零花钱的情况,体验调查统计的过程。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下阶段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方向。
2、学生主要活动:
1)统计小组成员零花钱数目。
2)调查本班同学零花钱使用情况。
3)现场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4)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小学生该不该有零花钱;零花钱如何存;零用钱该如何使用;如何进行合理消费;……
3、教师指导重点
活动开始时,为了避免在统计时出现混乱,教师可安排学生将各自的零花钱资料放进信封中,并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
在调查本班同学零花钱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时,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调查表,统计时该注意的问题等。以使学生在课外活动时能够很顺利的进行。
引导学生发现有关零花钱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真话,以了解学生真正想调查研究的问题,并做好小结与问题的提升。
第二阶段
零花钱
这样用
1、活动目标:
通过分组调查、研究,解决上阶段提出的问题,能掌握简单的理财方法,使学生具有健康的金钱观和合理的消费观。
2、学生主要活动:
1)就小学生是否该有零花钱对所调查的数据、事例进行整理、分析。
2)查找资料,采访、了解本校其他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并制定出压岁钱合理支配计划书。
3)“今天我当家”活动,了解家庭一日开销情况,设计一日家庭费用支出方案。
4)“零用钱好去处”活动,让学生学会合理,健康,有意义的消费。
5)“创业”挣零用。方案设计,提出建议。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挣得零用钱。
3、教师指导重点
在学生开展活动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前的计划,活动中的记录,活动后的反思。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在“零花钱好去处”活动中,学生对于零花钱的使用只要是合理的教师就应该予以肯定。
第三阶段
零花钱
我会用
1、活动目标:
可以采用辩论,论文交流,图片展示,爱心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养成合理支配零用钱的好习惯。
2、学生主要活动:
1)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事例进行分析撰写交流材料。
2)将同校,外校同学合理,健康使用零花钱的好方法,活动图片进行展示,交流。
3)“今天我当家”“创业挣零用”活动体会交流。
4)与外校同学就“小学生是否该有零花钱”进行辩论。(供参考)
3、教师指导重点
这一阶段教师指导重点可放在指导学生将活动后的成果用何种方式进行展示上。有时候学生的想法是非常独特的,有创意的,教师应鼓励学生用最能表现活动效果的方式进行展示。
教师指导建议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对待“钱”,如何学会合理、有度的支配零花钱。
调查本班同学零花钱使用情况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并依据学生回答做好记录,为下一步统计活动做好铺垫。
现场统计结果活动,是希望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调查问卷的使用方法。因此在这时,教师要充分的给予学生自主权,和同学们一起共同商量,制定简单的调查表。在统计结果时,教师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教师只做相应的指导。
分析,发现问题。教师要力求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此时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倾诉,并从中发现问题。教师做出相应的小结,让学生更加明晰此项活动的目的。
“今天我当家”活动,可以先让学生回家调查了解家庭一日开销的数目及项目,之后再进行“当家”活动,设计家庭支出方案,再在实际操作中检验自己的方案是否合理。
“零花钱好去处”活动是让学生对零花钱有了一定认识后开展的。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一味的将学生引入献爱心,做好事的狭窄胡同里,这样反而容易引起学生对此活动的反感。只要学生将零花钱用在合情合理的地方,有一定意义即可。
“创业挣零用”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先有计划再行动。
三、第一阶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交谈,倾听,引发学生对零花钱的思考,引导学生初步具有合理消费的意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量入而出,精打细算”使用零花钱的消费观。
2、通过统计小组成员零花钱拥有的数量,调查了解同学们处理零花钱的习惯。学会调查、统计的方法。
(二)活动过程
1、话题引入
师生聊天,聊聊同学们平时的消费情况。
教师疑惑:同学们没有挣钱,哪来的钱购买这些东西呢?(板书:零花钱)
同学们现在有零花钱吗?有多少?板书:有多少?
数钱(个人的钱数,小组的钱数),统计(计算机统计,心算)(板书人数,钱数)
这么多钱,准备怎么用呢?(板书:怎么用?)
2、实际调查
这些钱你们平时是怎么用的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电子板书)
如果想要知道本班同学的零花钱主要用在哪些地方,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统计。总票数,有效票数。
教师小结:刚才和大家现场做了一个调查问卷,统计后得出的数据可以知道本班同学的零花钱主要用在哪些地方并加以分析。如果想知道全校同学的零花钱如何使用的,我们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学会用本节课使用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3、引发思考
再来看看统计的数据,有什么发现?你们认为这样用零花钱合理吗?
爸爸妈妈给我们零花钱的初衷是什么?
问问后面的老师,也是家长吧。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学生的做法和你们想的是一致的吗?(指导学生进行现场采访)
那关于零花钱的问题,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4、明确任务
1、查其他年级或班级同学零花钱使用情况。
2、思考:如何让零花钱用得更有意义。
板书设计:
零花钱如何花
怎么来的:按需、“打工”、奖励、骗取
??
怎么用的:零食、文具、课外书??
怎样合理花: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制、有条理
反思:
我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上课先让学生观看同学们在门市部用零花钱买东西的录像,看后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引入研究课题。在探究中,帮助学生理解节俭是我们的传家宝的深刻含义,并学会在生活中节俭使用零用钱,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这样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节俭光荣的道理寓于生活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以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标要求:我用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通过调查、讨论、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进来。在自主的活动中,在彼此的合作中共同探究,在亲身的实践中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2、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针对学生认知水平尚浅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说教,这时可借助鲜活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辅导、启发和引导,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分析能力,达到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作用。
3、适当地拓展,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而是面向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当课堂的理论与生活中的体验紧密结合,才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在课堂中,由于每个学生家庭各方面情况千差万别,有的同学暂时没有零用钱,我对这一部分学生关注的不够。教学时应该告诉学生,现在没有零用钱没有关系,长大通过自己的劳动,总有一天会有钱的,我们在生活中不管有钱没有钱,都应该不乱花钱,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