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综合实践七年级 探源家乡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综合实践七年级 探源家乡茶 教案

资源简介

《探源家乡茶》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2-6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利用图文资料,说出泰顺在中国的位置,并分析泰顺的自然环境特点与人文特色;通过分析泰顺茶生长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过程与方法:能够从地图和相关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并以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人文特色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识到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学情分析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于泰顺本地环境比较熟悉,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积累,在教学上渗透学习方法,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泰顺茶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认识人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认识泰顺茶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教学难点: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新课导入播放:县歌《采茶舞曲》师:看了这个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承转:2016年G20文艺晚会上,一曲《采茶舞曲》律动了西湖夜色,更是惊艳了全世界。【设计说明】此环节作为新课导入部分,以视频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新课学习方法回顾篇学生尝试归纳认识地理分区的方法
承转:同学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的方法,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方法一起来走进《探源家乡茶》。【设计说明】学生对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归纳,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顾,又为本课内容的学习提供方法,体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回归课堂本真。二、地理概况篇(一)位置范围出示《泰顺在中国的位置》、《中国地形图》、《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了解泰顺在中国的位置。
提问:泰顺在哪儿?明确:泰顺位于我国的第三阶梯、南方地区、季风区。(二)自然环境出示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请学生概括茶叶生长的因素。明确:气候:光照、紫外线、降水、云雾;
地形:山地、海拔;土壤:酸性、肥力、土质。
承转:通过同学们分析,我们发现茶叶生长的过程有特定的自然环境因素。泰顺作为是中国茶叶之乡,那么泰顺发展茶业有什么有利条件?结合学习单,请仔细阅读图文资料,分析泰顺发展茶业有利条件。自然环境之气候材料一:泰顺境内山高林密,云雾弥漫,空气清新,为全省多雾县之一。材料二:泰顺日照时数适中,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16.4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1%。提问:阅读图文资料,判断泰顺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宜茶树的种植。提示: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其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是20—30℃;茶树生长期对水量需求大,尤其是夏季;多云雾,对茶树生长有利。
明确:泰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多云雾;且日照时数适中。适宜茶树的种植。自然环境之地形泰顺地处洞宫山脉东南翼,山峦连绵,涧谷深切,属低中山区高丘山地地貌,世称“浙南屋脊”。
提问:阅读图文资料,判断泰顺的地形条件是否适宜茶树的种植。提示:高山出好茶自然环境之土壤类型所占比重特性红壤土壤39.76%土层较深厚,有机质含量中等偏高,呈酸性至微酸性黄壤土壤33.58%有机质含量极高水平,呈酸性至微酸性紫色土土壤14.24%有机质含量高等水平,呈酸性至微酸性潮土土壤0.06%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保水保肥性差水稻土土壤12.36%母质类型不同,土壤水分运行状况有别提问:阅读表格信息,判断泰顺的土壤条件是否适宜茶树的种植。提示:茶树为深根植物,要求土层深厚、土质松疏、排水性好的土壤,最宜酸性土壤。提问:刚才我们对泰顺茶发展的有利条件做了进行详细的分析,接下来,我们一起小结一下。明确:【设计说明】通过图文资料的展示让课堂更有地理味,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读懂地图。(三)社会因素提问:泰顺茶叶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更与其社会条件密不可分,阅读以上材料,概括有益于茶产业发展的社会因素明确:历史悠久,政府扶持承转:由此可见泰顺发展茶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泰顺有很多茶叶,那们同学们你们知道茶叶的制作过程吗?三、人文特色篇(一)茶叶制作过程展示:视频茶叶制作提问:看了视频,茶叶的制作过程是如何的?明确:采摘、杀青、揉捻、焙干。
(二)地方茶元素展示:泰顺茶元素的图片讨论交流:结合材料及你所知的知识,谈谈泰顺哪些方面具有茶元素?明确:茶产业
、茶旅游
、茶建筑
、茶课程
、茶生活
、茶食品
……
【设计说明】泰顺茶元素人文特色图片的呈现,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让其对泰顺茶文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接着又通过音频、朗读、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对文化特色有了理性的升华。四、课堂小结绘制思维导图承转:今天,我们利用之前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学习了泰顺茶相关知识,下面请每位同学利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在学习单上写下本课时的关键词,并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五、作业布置今天时间非常有限,如果对泰顺茶感兴趣,想继续探讨的同学,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相关的书籍及网站供大家参考,希望从中你们能找到想要的答案。这也是今天回去的实践作业。【设计说明】通过提供研究刘伯温的相关书目,从而引导学生课后能更深入探讨泰顺茶,解决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设计说明】板书设计既小结了本课学习的内容,又渗透着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更是对本节课标的落实,回归课堂本真。
材料三:泰顺种茶历史悠久,享誉甚早。早在明代时期茶树的种植已十分兴盛,明崇祯年间,名茶即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
——《泰顺县志》
材料四: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发展泰顺县茶叶产业、协调全县茶叶产加销、推进产业化经营,由县政府和县茶叶局牵头,于1999年成立了泰顺县茶业协会,并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泰顺县志》
归纳1、经常利用各类地图或图表去学习;
2、主要应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认识一个区域;
3、要综合多种地理要素并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特点;
4、要特别注意区域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其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是20—30℃;茶树生长期对水量需求大,尤其是夏季;多云雾,对茶树生长有利;茶树为深根植物,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壤,最宜酸性土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