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长大(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通用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我是这样长大(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通用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我是这样长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回忆及初步的整理自己的小衣服、小鞋子、成长相册,感知自己的身体成长及变化,重新认识和了解自己,学习实践方法。
2.过程与方法:将学生引入主题,以学生实践体验为主,通过搜集、整理自己成长中用过的物品实践中,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发现,直观观察能力等。以成长照片为小组交流点,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倾听习惯。在教师的引导下及学生自主探究及讨论中,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促进学生的实践开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生命的奥妙与价值,感受父母、老师及其他人的关怀,学会珍惜和感激,从心理上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情。养成勤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注重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
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及本主题的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实践方法的学习与使用
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悟,总结实践方法
处理教材与选择教学策略
为更好地带领学生开展好本次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我计划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亲身实践为主,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展开设计,倡导学生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体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家长、老师的关怀和教育,认识自己的能力,学会取长补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设计实践活动。
教学策略体现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内在动机,帮助小学生确定本次活动和探究的方向
2.审视小学生预期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的指导
3.拓宽小学生的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4.注重学生体验、感知,激发学生兴趣
三年级指导的力度相比较而言要比其他年级力度大。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往者,重视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认识和感悟,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
五、教学活动流程
情境导入
引向主题——利用《大头儿儿子和小头爸爸》的片头曲引向实践主题
游戏猜猜
体验成长——利用学生小时候与现在的照片进行猜游戏活动
学习方法
引领活动——交流体验方法
渗透实践方法
引领实践活动
布置实践任务
延伸活动课堂——指导学生课下进行可操作性实践活动
六、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利用视频资源进行情境导入,展示素材,利用课件进行启发及实践方法的学习指导,引导学生制作电子相册。
活动教学准备:
1、每个孩子准备至少两张照片,一张是小时候的一张是现在的。
2、准备小衣服、小鞋子、小帽子。
3、彩笔、几张白纸或者彩纸。
具体教学过程:


活动设计(教师、学生)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引向主题
师:又到了我们的实践课堂。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个老朋友,见老朋友是件高兴的事,那我们就赶紧请他们出来吧。请同学们认真听,认真看。看看你能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播放《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片头曲)师生共同欣赏教师引导
进入主题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导入主题,可以快速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活动设计(教师、学生)
设计意图
二游戏猜猜体验成长
师:看着欢快的大头儿子、幸福的小头爸爸、漂亮的围裙妈妈,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大头儿子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渐渐的长大了。其实你们发现了吗,你们也和大头儿子一样,在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在爷爷奶奶的关怀下,不知不觉间我们也长大了!在你们长大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成长故事。让我们一起在实践活动中重温成长中的每一幕,寻找我们成长的足迹,重新认识一下我们自己好不好。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实践活动《我是这样长大的》1、借助成长照片
初步感知成长师:你们长大了吗?首先我们进入到一个猜游戏环节,猜一猜她是谁?展示几个同学不同阶段的照片
孩子们进行猜测(揭示照片的主人后,一起议论为什么在最初猜不着?从而发现小朋友的变化。)提问:一开始我们为什么猜不到呢?(定位相应幻灯片)比一比生:引导:那我们后来为什么又猜到了呢?生:因为我们在一起上学,经常接触
天天见面2、小组交流成长照片
师:课前给大家布置了个小任务,和爸爸妈妈在家翻看自己的照片,并带几张能代表自己成长变化的照片,哪些同学积极完成任务了。(集体表扬
一二三
三二一,我是最棒的)(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
要询问没完成的理由
你是不是应该向他们学习呀
老师要在成长中看你的表现。)师:接下来的任务是在小组内一起交流一下你带来的照片,四人一组展示交流自己的照片,互相夸一夸。引导:当小组成员给我们介绍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认真听
学会倾听师:他说的对不对,只有用心看,认真听,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成长自己。那我们能做到吗?生:小组交流
教师的语言引导也是需要艺术的,在老师的亲和力的引领下,帮助学生快速地融入到主题活动之中游戏的设计便于学生更积极的参与,更快速的进入到主题活动中来。由问题指引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要树立学生任务、学习意识,对学生所做的任务有所交代潜意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对学生树立规则
培养好的课堂习惯


活动设计(教师、学生)
设计意图
三学习方法
引领活动
师:看看小时候的照片,再看看今天的模样,多有意思啊,在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我们长大了!我们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身体壮实了。师:你觉得这都离不开爸爸妈妈的什么?生:爱赏识自己的本领师:我发现同学们在身体长高了,长壮了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不少本领,比如说:说话,写字、画画、踢毽子、跳绳、算算术、扫地、……谁能说说你在长大过程中增长了哪些本领?生:连说带展示师: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你拥有更多的本领呢?我们可以先把自己的本领统计一下,形成本领树或本领卡。那就请同学们在课下实践的时候整理一下自己拥有的本领,绘制一张自己的本领树或本领卡,你可以和谁一起整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同学)比一比谁设计的美观,谁的本领多。师:同学们记住这项任务了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你的任务快记在你的本子上吧。1、交流实践方法师:从你们出生到现在,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本领增强了。除了照片,还有哪些能帮助我们找到成长的记忆?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探寻自己的成长之路,感受自己成长的故事呢?生:找出我们曾经用过的东西(玩过的玩具、看过的书籍、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用具、画过的话,写过的字等等)可以帮助我们回忆成长的故事。(可增加的环节小时候用品展示)
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让孩子们对自己小时候的小衣服、小帽子……感到惊讶,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师:(拿出小衣服和小鞋子)这是XXX小时的衣服和鞋,我们来看看她现在还能穿吗?3、师:大家的方法都不错,让我们看看小博士还有什么要提醒我们的。
渗透爱的教育
感知父母的关爱
点滴中培养感恩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及能力,学会赏识自己。同时更便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好地发挥学生各自的能力。随时随地指导学生实践的方法、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思考活动方法
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学习


活动设计(教师、学生)
设计意图
学习方法
引领活动四布置任务
延伸课堂
(播课件——小博士语:这次调查一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你可以向亲人、老师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请他们帮我们回忆自己成长的故事。别忘了把它记录下来,用你喜欢的方式:拍照、录音、摄像、日记、绘画……什么方式都可以。)
你觉得小博士说的哪一点对自己有帮助呢?生自由回答(只要对学生起到帮助的作用就可)教师展示记录方法供学生参考师:
拍照形成的照片,我们可以做一个“成长相册”,把你们的成长快乐记录下来,记录下你生活中每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历,把它作为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吧!你爸爸妈妈一定会非常高兴。(可以引出电子相册)绘画表现形式师:那么我们就参考小博士给我们的提醒及实践方法,完成课下的实践活动,搜集自己的精彩瞬间。师:从小到现在,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肯定有不少人关系、帮助过我们,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也经过经历过很多的精彩故事,你的精彩瞬间是哪一刻,你经历的那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最能反映你的成长,证明你在不断的长大,可以是家庭生活中的,也可以是学校生活中,也可以是发生在你的某次出门之中,别忘了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师:提前做一个行动小计划,打算用什么方式搜集,用什么形式记录,形成便于收藏、查看和展示的资料你们的朋友会和我一样希望同学们经历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通过小博士引导学习实践方法
便于学生接受在思考中学习使用预设成果
引导学生多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充足的体验实践活动为以后的实践活动做准备
教学反思:
我设计的是孩子们集体统一活动的形式,目的是增强孩子们的参与度,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知自己的成长,感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逐渐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慢慢地感受综合实践形式的多样性,更加喜欢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引入主题,通过学生自己初步的体验、参与感知自己的成长变化,渗透感恩教育,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长辈的关爱。为整个主题下的实践活动打下伏笔。
一开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导入主题,可以快速渲染课堂氛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而且随着大头儿子的长大,也能引起学生自己的长大,视频资源贴近主题内涵。我觉得这一节课它也起到了它的作用.如果孩子们放的开,跟着视频一起唱,效果会更好。
接下来游戏的设计便于学生更积极的参与,更快速的进入到主题活动中来。由问题指引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变化,长高了,长壮了。但是,由于我的保密性做得不够好,设计的猜游戏,成了孩子们欣赏、观看的学生照片的环节了,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果当初单独和家长沟通,秘密进行搜集学生的照片,此环节的效果会更好。
在课前我让孩子们初步翻阅了一下自己的相册,自己穿过的小衣服,要树立学生任务、学习意识,对学生所做的任务有所交代,便于以后学生实践活动中任务的完成,从开始就培养学生对待完成任务的态度意识,培养孩子的养成教育。
教师通过游戏只展示了个别孩子的照片,对全体学生是不公平的,都展示又没有那个时间,也起不到促进教学的目的,那么通过学生小组的交流既可以潜意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所做的实践又有一个反馈,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渗透爱的教育,用语言引导学生感知父母的关爱
从点滴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教育。没有突出孩子的个人展示,孩子的成就感可能不太强。引领几个学生把自己有意义的小衣服,小玩具等自己向大家介绍,没准更能勾起学生美好的回忆。
中间本领树、本领卡的设计放在课上占用时间太多,时间不够用,所以我就把它安排在了学生课下的时间,他们可以利用充足的时间去设计制作。同时我还给他们设计了激将对比,比一比谁设计的美观,谁的本领多。就可以调动学生的重视度,如果他要想超越别人,他就必须去精心准备,精心设计,也不会让任务付诸于形式。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想指导学生不仅认识到自己的长大只是身体的变化,长高、长壮,自己的长大还有能力的增长,在以后的环节中、实践中、生活学习中,将自己的能力发挥的更好,引用的更远一个长远的考虑。我在最初的设计中没有增加这个环节,是怕一课时的时间让不够用,那后来我又感觉不设计出来,学生的认识会不全面,没有深度,所以我就以这样的形式引出了此环节。
在学习方法引领活动环节中,我先让学生用已有的生活思考活动方法
,再以小博士提醒的方式总结实践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懂得自己在实践中去做什么了,怎样做,才能促进孩子真正的去实践。因此,我认为教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环节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进行课下的实践活动,也以此为契机,引导下一节课学生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好地搜集整理自己的成长故事,保证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延续性,完整性。
虽然随后有整体个人评价环节,但是教师的评价语言太单调,太大众化,应该加强语言艺术的学习,预设评价语,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会更好。
当然,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请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