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备考:走进社会生活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备考:走进社会生活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备考:走进社会生活
一、知识梳理
1.参与社会生活的感受
(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在社会之中,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4.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5.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6.养成亲社会行为
(1)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7.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8.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9.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10.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2)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11.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12.传播网络正能量
(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二、考试要求
1.能够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2.知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3.准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健康成长,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4.知道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明白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5.理解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6.认识沉迷网络的危害。
7.做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二、直击中考
例1.(2021年湖南湘西中考)2021年3月24日,湘西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等11个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湘西自治州中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同学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这表明(

①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②中学生要奉献集体,服务社会
③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④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研学旅行有助于同学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实践能力表明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养成,说明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要积极融入社会,①④说法正确;②③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应排除;故本题选C。
【答案】C
例2.(2021年湖北荆州中考)亲社会行为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养成的,是有益于他人又能促进双方交往关系协调的行为。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其原因是(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联系
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④亲社会行为要求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关怀和帮助他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我们个人离不开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联系;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所以我们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故②③正确;①④选项是亲社会行为的做法,不是原因,故排除①④;故本题选C。
【答案】C
例3.(2021年黑龙江大庆中考)漫画《政务微博》直接说明了(

A.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网络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D.网络给政府工作带来了负担
【解析】本题考查对网络促进社会进步的理解。抓住关键信息“政务微博”,这就直接说明了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故A说法正确;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
D与实际不符;故本题选A。
【答案】A
例4.(2021年广西贺州中考)漫画警示我们要(
)
①增强法律意识
②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③拒绝点击手机上的各种链接
④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分析漫画联系教材内容可知,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在使用网络时应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善于辨析网络信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所以①②④正确;③说法过于绝对,不是所有的链接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③错误;故本题选B。
【答案】B
三、考点训练
1.有人这样比喻:社会就像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颗星星.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人类非常渺小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人有很多角色
D.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意大利洞穴专家毛里奇?蒙塔尔独自住进一个地下溶洞一年。一年中,蒙塔尔在设备优越、起居舒适却封闭的环境中,看了100部录像片,在健身车上骑了1600多公里。一年后,他走出溶洞时,脸色苍白,情绪低落。尽管这时的他渴望热闹、渴望与人相处,但已经丧失了交际能力。这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立的
C.人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D.该专家内心不够强大,应该更加自立自强
3.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以下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序号
同学
观点

小明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某患者被隔离两个月,说明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存在

小莉
“狼孩”的故事说明人在狼群中不能完成社会化

小敏
鲁滨逊的故事说明个人的生存不能离开社会

小玲
我喜欢一个人独处,感觉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没有什么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星期五下午,学校课外活动辅导员组织学生参观了城区污水处理厂。同学们在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秩序地参观了中心控制室、沉淀池、提升泵房、脱水装置等一系列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认真听取了工作人员讲解的一些污水处理的知识、方法和原理。最后同学们看着污水变成了清清的流水,由衷地发出感叹。你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

①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②浪费学生宝贵学习时间
③增强学生亲近社会的情感
④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下图是某校组织九年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路径图,开展这一活动旨在(

发现学校附近环境污染严重,确定保护环境研究主题
调查查阅资料,实施调查,了解情况,做好记录
建议运用知识,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形成报告
①积极参与民主协商
②培养亲社会行为习惯
③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互联网将地球缩小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上,你可以发布消息、阅读报道、寻医问药、买卖商品、同步直播、休闲娱乐……这说明互联网(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实现了我们一切的愿望
④取代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自2020年8月16日起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据此,你认为(

A.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便利和丰富
D.网络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渠道
8.网络交往是个开放的世界,每个人都有发表见解的权利,因此,在网上我们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想法违背了(

①上网要遵守道德规范
②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在网络发表的言论都是虚拟的。
④网络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漫画《漏洞》给我们正确使用网络带来的启示是(

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B.尽量不使用新媒体,容易导致个人隐私被侵犯
要学会“信息节食”,避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D.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10.某著名戒除青少年网瘾专家说,电脑不是洪水猛兽,电脑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这说明(

①我们应注意浏览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
②我们要沉溺于网络,不用“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④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主动认识社会
积极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如同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社会课堂中不断成长。
材料一
以下是张乐在2021年暑假写的日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日记一7月6日我今天带领表弟、表妹去参观博物馆,虽然我们没有大人的陪同,但我依然把他们照顾得很好,给他们讲了一些关于古代文物的小故事,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日记二7月25日我今天应同学们的邀约,一起去乡下劳动,帮助生活不便的老人在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我们虽然很累,但是看到丰硕的劳动果实,也感到很快乐。
日记三8月3日今天在小区里我看到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通知会议,作为小区的一员,我也在大会上发表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看到叔叔阿姨们赞赏的眼神,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
(1)在上述三则日记中,张乐分别是什么身份?这三种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确定的?
(2)“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这句话带给你的启示。
材料二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戏中养成。一份来自西安高新一中模拟政协社团撰写的《关于助力老年人进一步融入智能生活的提案》,从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2份提案中脱颖而出,由全国政协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刘三阳带上全国两会。
(3)请你列举出你曾经实施过的两种亲社会行为。
(4)中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重要意义?
(5)为了倡导同学们养成亲社会行为,立志报效祖国,阳光中学团委会决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把倡议书的内容补充完整。
“我为社会作贡献”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创造美好社会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向抗疫英雄模范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社会作贡献,为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们倡议:
一、树立积极的①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二、我们要②
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戏。
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③
,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
之所急。
阳光中学团委会
2021年9月15日
12.【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合理利用网络】材料一
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它以传播迅速、信息量大、便于交流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人类社会也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
北京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所一次覆盖全市逾3.7万名大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两成男生每天玩游戏4个小时以上;全部受访学生中,12.2%有网络成瘾倾向。这是北京市首次公布在校大中学生上网时长。
北京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所所长介绍,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因此,在此次调查中,“过去7天里每天上网时间大于或等于4小时”是重要调查内容之一。调查结果显示,通常每天玩电子游戏超过4小时的中学生占17.3%;通常每天上网超过2小时的中学生占41.8%。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沉迷于网络有什么危害。
(3)请你就如何合理利用网络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
1.B2.C3.D4.D5.C6.A7.B8.A9.A10.C
11.(1)日记一:身份是哥哥,社会关系是血缘关系。
日记二:身份是同学,社会关系是业缘关系。
日记三:身份是小区居民,社会关系是地缘关系。
(2)①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花只有在树上才能生存,鸟只有在林子里面才能快乐,人也只有在社会里才能获得成长。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需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3)当志愿者,向灾区捐款,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等等。
(4)培养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我们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等。
(5)①生活态度
②主动
③规则和习俗
12.(1)说明了网络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还让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改变了世界。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3)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自觉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