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设计风力小车一、活动目标:以创客创意设计活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善于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问题,具有科学发明的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实践活动的能力。活动指导重难点1、重点:通过制作风力小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具有科学设计实践的意识。2、难点:理解简单的伯努利效应帮助小车能够前进更远的距离。三、活动准备1、纸盒、矿泉水瓶、泡沫板、等不同材质的物品(用作车身)2、A4彩色卡纸、竹签(用作风帆)3、瓶盖、涂改带轴、塑胶轮、铁丝、竹签、吸管(用作车轴车轮)4、双面胶、格尺、剪刀、螺丝刀、吹风机(辅助材料)四、活动指导过程(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昨天,老师收到了一封“新动力车”设计大赛的邀请函,组委会诚挚地邀请我们去参加“新动力车”设计大赛。你们想去吗?(课件展示)西港路小学六四班全体同学:秦皇岛市首届“新动力车”设计大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诚邀六年级四班的全体同学参加这次比赛,预祝同学们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好成绩!“新动力车”设计大赛组委会2、提到新动力车,你觉得我们可以利用哪些能源呢?(太阳能、电能、潮汐能、风能……)老师也是这么想的,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设计一辆风力小车,好不好?(课件出示课题:设计风力小车)(二)、动手实践,方法指导1、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不一样的材料,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来,看看我们的任务是什么!(课件:每个小组合理、充分运用手头的材料设计一辆风力小车,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风力,使小车在电吹风的驱动下行驶距离尽可能远。)2、学生自己讨论,动手制作,尝试初步设计。教师巡视发现问题。3、刚才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小组的车出现了问题。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一:车轮不转或者转得不流畅①追问:谁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能帮他们小组解决吗?②小结:在设计小车的时候,要注意减小车轮的摩擦力。板书:减小摩擦问题二:风力利用效果不好①追问: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发言)那是不是风帆做得越大越好?(小组讨论:你觉得可以采用哪种方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式?)我们还要考虑小车的稳定性。②另外,老师还要提醒大家,小车前进的距离,和风吹来的方向以及风帆都有关系。这里面还包含一个帆船原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微课)微课看完了,对你有什么启发吗?(生)③小结:风力小车本身没有动力,我们可以借助风力鼓动风帆前进。因此,风帆一定要设计合理。板书:合理设计风帆问题三:车身太重①追问:那你们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材料库,一会儿看看你们能不能用得上。)那小车是不是越轻越好?②小结: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在风帆的大小、车身的轻便性和稳定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板书:车身轻便、稳定4、刚才,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已经掌握了一些制作风力小车的方法和要领。现在,就让我们像小小设计师一样,对风力小车进行改进和完善吧!5、学生继续分组设计制作。(配乐)(教师巡视,根据情况适当指导)6、展示、测试、记录数据,宣布结果。三、反思评价,课堂总结1、在刚才的活动中,老师发现很多同学特别善于开动脑筋,动手实践,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那么,你们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谁来评价一下,你刚才做得怎么样?(生)谁再来说说,你们组的成员们表现怎么样?选一个给你印象最深的说一说。(生)2、总结:同学们,其实,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我们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宝贵品质。课下,希望同学们继续大胆创新,改进我们的风力小车,也预祝你们在设计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活动反思:这节方法指导课尝试运用STEM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设计新动力车”的任务情境中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习惯了遇到问题可以直接从教师这里得到答案。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创造思维受到限制、思考程度不够深刻。为此,这节课我将方法指导后移,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错误的设计,主动发现存在问题并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独立思考问题,使学生对自己探究得出的结果印象更加深刻。当然,也有些遗憾:在理解“伯努利效应”时,没有给孩子更多的考虑研讨时间,有些仓促了,以至于学生在后来的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理解运用。这节课有不少小组是遗憾的,有不少小组是不服气的,也有小组是信心百倍的,觉得自己还能提高。一百个学生心中有一百个构思设计。我觉得,在课后的活动中,相信孩子们还将继续研究,而每回都会有不同的结果。总之,学生们通过“设计制作风力小车”活动,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默契、团结、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