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影戏——《三打白骨精》(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纸影戏——《三打白骨精》(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纸影戏——《三打白骨精》选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戏中的三要素,学会用木鱼、镲、锣为皮影戏伴奏。懂得用不同的声线和语速来表现人物特点。
2.通过探讨,让学生感受、总结唐山方言特点,将其运用到影词中,使纸影戏更加生动形象。
3.在鉴赏中理解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提升学生尊重、保护与传承地方性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模仿唐山影戏的影词,培养学生大胆自信、善于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
难点:猪八戒影词的练习以及乐器的配合
【教学准备】
8种头饰、木鱼、锣、镲、影词、课件、自制道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
1)学生伴随歌曲《通天大道宽又阔》,走进教室。
2)揭示课题,欣赏唐山皮影--《三打白骨精》选段
谈话:你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或哪些故事?
观赏皮影戏《三打白骨精》片段
谈话:你知道他的表演形式是什么吗?你们对皮影有了解吗?
简要介绍唐山皮影:唐山皮影又叫滦州影、乐亭影和驴皮影,你们知道驴皮影的制作材料是什么吗?那用纸做的叫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歌曲与谈话的形式快速拉近名著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唐山皮影有最浅显的理解。】
2、初步了解唐山皮影的表演形式,为表演做准备。
1)揭示本节课学习纸影戏表演的三要素:
提问:如果今天来演一场纸影戏,我们都需要准备什么?
A:人物:孙悟空
猪八戒
唐僧
沙僧
白骨精
B:乐器:板鼓


介绍皮影戏主要伴奏乐器之一——板鼓
,因为这种乐器在学校很难找到,所以这节课我们用木鱼来代替。
C:影词
具有浓厚的唐山方言特点:拐歪
拉长音
二、再次欣赏,分析人物性格及语调特点
练习用唐山话来学唱影词
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影词。抓住重点字指导猪八戒的影词:哪来的饭味香啊?耳朵大,好听话。嘴巴子长,吃四方等。
【设计意图: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体验唐山皮影的影词特点,让学生大胆的说出来,培养学生对家乡皮影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性格、语调特点
猪八戒:贪吃、憨厚、声音粗。
白骨精:妩媚妖娆,声音细、语速慢、阴险狡诈。
孙悟空:急躁、护师心切、语速快。
沙僧:着急保护师傅、语速快。
唐僧:不慌不忙、语速慢
【设计意图:学唱影词,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影词更有感染力。】
乐器配合、速度快慢
会看影词上的乐器标记,带领学生用手来练习拍打节奏。
三、创设影戏团,小组内排练
1、组内分角色,带好头饰,自主练习并寻找出本组优秀小演员。
课件出示练习要求:
影词具有唐山话的特点。
与各角色之间配合紧密,不空场、不拖拍。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友情提示
各组评选出优秀小演员,参加最后的PK,最终获胜的优秀小演员将会为自己和本组成员赢得小奖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相互礼让,团结协作,去寻找自己擅长的角色,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成教学目标。】
四、展演
1.小组展示
2.优秀小演员共同展示
3.评选获胜演员,颁发奖励。
【设计意图:用演促学,以学促演,让学生在演练的过程中表演,为下节课加上人物位置的变化在影窗内完整表演皮影戏做准备。】
五、展示成果,共享收获
1.分享皮影小常识
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纸影的背面,有一张小纸条?这个呀,就是老师在课下搜集的一些有关皮影戏的小常识,谁来给大家念一念?
【设计意图:①小纸影是一堂课学生对自己的评价。②分享皮影小常识,让孩子了解更多的唐山皮影的知识。】
2.皮影确实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我们有幸生活在皮影之乡,一定要把这项艺术传承并发扬光大。课余时间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皮影文化,下节课我将要带领大家走进幕后,拿着这些小纸影去演一演《三打白骨精》片段,来一场真正纸影戏好不好?
【设计意图:因为课程容量的关系,一个纸影戏剧目的表演要用几节课的时间来完成,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关注表演过程中的其它问题,诸如人物位置的移动、纸影具体操作等问题,所以为了体现课程的连续性,老师将这节课向下节课迁移,并激发学生对皮影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
纸影戏
——
《三打白骨精》选段
)
(
人物
)
(
影词
)
(
乐器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