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陶渊明(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陶渊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陶渊明处所的时代背景,对陶渊明这个人物有初步的认识。?
2.理解《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的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五柳先生传》的意思。?
难点:体会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
【教学准备】?
陶渊明的生平资料。?????
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准备环节:?
课前游戏导入——击鼓传花?
宝盒,里面藏着3个密函,就是关于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看看幸运花落谁家,能大家提供重要线索。?
绣球里的三个线索:?
①?写下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③?开创“田园诗”被称“田园诗人”第一人。?
师:线索说完了,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认识谁呢???
一、学习陶渊明生平、文学成就。?
过渡谈话,揭示课题。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教师谈话:
你对他的了解有哪些理解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学习资料卡上的内容,一会咱们来交流一下。?
(一)生平?
1.学生:东晋诗人,他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名潜,字元亮。?
?
(二)弃官归隐?
2.学生:陶渊明29岁时,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在他41岁时,因厌恶黑暗、污浊的官场而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仕:为官)?
他们家祖上都为官,通过这位同学的介绍,陶渊明也做官的,他曾经多次为官,这些官职都不高,他就任的时间也不长,在彭泽县出任县令后就再也没有为官,是为什么呢?(在过去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考取功名,这是可是大多数读书人一直追求的。),可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回家了呢??
拓展“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
陶渊明曾说:我岂能为五斗,折腰向乡里小儿。{五斗米:指的是他为官的俸禄}与其为“五斗米”卑躬屈膝还不如像这样看似贫穷的生活更让他怡然自得。?
李白的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对陶渊明这一思想最好的诠释。?
他抛弃功名利禄,回归田园,隐居不仕。{仕:做官}从此他便与官场彻底决裂,?
谈话过渡:回归田园的陶渊明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三)预设:文学成就?
学生:回归田园的陶渊明其创作多以为田园生活为题材,他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新的诗派,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
教师补充:?
1.?(出示图片)田园诗就是以田园优美的自然风光,田间生活为题材来创作的,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课件展示陶渊明的名句)这些都是千古名篇就是陶渊明归隐田园时所创作的。?
2.(列举诗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个新的诗派,并创作大量的诗作(课件展示),所以后人称他为“田园诗人”中的第一人。?
二、学习《五柳先生传》?
过渡:感谢同学们的分享,让我们认识了陶渊明,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这是他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传:传记,对生活的描写}?
1.朗读课文?
谈话:咱们的书中,就有其中节选,现在同学们翻开课本,翻到第38页。借助书上的拼音和老师发给同学们文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古文的韵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由读、开火车逐句读、齐读)?
2.提问:读完文章,你知道五柳先生是谁了吗??小结:原来这篇文章是陶渊明是描写自己的啊!?
2.?追问既然是描写自己的传记,为什么却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还称自己为“五柳先生”呢??
小结:同学们分析的很有道理:不告诉我们他是谁,就是不想我们探究他的背景和来历,他隐居田园,决心做一名隐士;而我们刚才了解到在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代,人们都非常喜欢夸耀自己的出身和地位的,这恰恰是陶渊明最为厌恶的,他隐姓埋名也是社会风气的一种无声的反抗!而柳树树形优美,树姿自然,一直为诗人雅士、文人墨客所喜爱,陶渊明用“五柳”比做自己,你觉得他会是怎样的人呢??
3.?通过前面的介绍和了解,让学生初步谈对陶渊明的认识。并引出文中“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性格。?
这样一个“不慕荣利”的陶渊明,归隐田园后,过着怎样的生活,平时都做些什么,有哪些嗜好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这两方面里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方面,先自己找一找,再组内交流一下。?
(一)了解陶渊明的生活。?
谈话:陶渊明隐居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预设:?
1.“住在破房子里”,引出“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展示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陶渊明住的房子,他住的房子怎么样??教师提问:这就是陶渊明住的房子,在文中是怎么样形容的??
2.陶渊明穿的更是不堪——短褐穿结。?
补充:那时候衣服可是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着黄衣龙袍,文人墨客则是身着长衣大褂,飘飘然似神仙一般,而我们的陶大诗人,则是身着粗布短衣,这样的衣服只有穷苦的劳动人民才穿呀,瞧,这衣服上还满是补丁!说明他生活的如何?——还有哪能看出他生活的很穷??
盛饭的篮子和水瓢也是屡空。屡是什么意思?常常,多次是空的。?
追问:说明什么?说明陶渊明常常没有饭吃。?
4.体会和学习“晏如也”。?
过渡:同学们,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穿不暖,吃不饱,你们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但是陶渊明在乎吗??
小结:是的,他不在乎,他反而觉得“晏如也”,晏如也是什么意思?
?补充:瞧,晏这个字多么形象,上面一个“日”代表了日子,生活,下面的“安”安逸自在。?
追问:从这三个字中,你读到了什么??
小结:这说的不正是陶渊明不慕荣利,追求的思想的解放心灵的自由啊!?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陶渊明他不慕荣利,安于贫穷,仍乐于坚守自己的理想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安贫乐道!?
过度:在这样穷苦的日子里,陶渊明都喜欢干什么,有哪些爱好呢???
陶渊明的嗜好?
1.好读书。?
谈话:别人读书都是咬文爵字,可陶渊明是怎么读书的??谈话:为什么不求甚解?不求甚解怎么会“每有会意”呢??引导学生:不慕荣利。(不羡慕荣华富贵、不追求功名利禄)?
小结:在当时,读书人为考取功名把往往钻研在字眼里,而忽略了文字背后的微言大义,陶渊明对这样的学习态度是不满的,所以说“不求甚解”,他读书目的是自己对知识的渴望,是精神的满足和需要,并非追求功名利禄的,为考取功名。?
2.性嗜酒。?
引导:陶渊明他确实很喜欢和酒,古代文人墨客大多都喜欢饮酒作诗,附庸风雅。(课件展示)?
补充:?
李白被称为“酒中仙”即赋诗《将qiāng进酒》一首?白居易饮酒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古名句?
陶渊明醉酒,悠然见南山,写下无数名篇,其中,光以“饮酒”为题的诗作就有二十首。?
过渡:陶渊明还有别的嗜好吗??3.著文章。?
4.?就这样“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就这样一直生活下去?追问:同学们这个“此”指的是什么???
三、拓展?
1.欣赏田园诗?
谈话:陶渊明的文章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许多文学名家,例如:孟浩然,王维,苏轼,白居易,范成大不仅受其影响创作田园诗,其中孟浩然,王维,范成大等许多文人墨客还追随陶渊明的脚步,弃官归隐,过上了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
下面我一起来欣赏一下优美的田园诗:(课件出示田园诗)?
学生及后人评价陶渊明?
3.再次感受文章?
4.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五柳先生——陶渊明。课本中《五柳先生传》是这篇古文的节选,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读一读全文,更加深入的了解陶渊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