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一综合实践 数量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一综合实践 数量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教案

资源简介

数量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会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最简单、最基础的方法记录、整理和呈现数据,并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同时也是对今后学习统计知识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对数量型资料进行审核和分组的基本方法。
(2)认识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3)了解统计图表的种类与编制以及用图表统计数据的优点,并学会用合适的图表对数据加以统计。
2、重难点:树立学生用图表统计数据的意识,增强统计处理数据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严格按照“363”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三、学习方法
按照“363”高效课堂模式,将核心内容问题化、层次化,让学生自主学习,我适当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初次接触图表,重点是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了解统计的意义,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能回答简单的问题,所以作业在设置的时候不宜过难,重在体验统计数据的愉悦过程。
五、教学过程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分为两节,第一节是非数量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在这节内容一开始就为学生介绍了资料可以分为数量型资料和非数量型资料两种。简单回忆一下非数量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以后,很顺畅地就导入到了第二种资料(数量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上。其次是目标诱导,把要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让学生自主学习,整理和分析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重点放在用统计图表表达研究结果上。让学生了解图表的种类和结构,以及适用情况。其次是展示交流,我对其中的问题适当给予补充和强调。最后是训练拓展。让学生实际操作一道图表题,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再设置一道开放性的题,让学生经过整个的调查过程,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再通过合适的图表把它呈现出来,最后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把我们学过的知识来一次完整的呈现。当然,这道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完成,所以,课堂上只是布置下去,仅仅提示学生用哪种合适的图表来统计。
六、教学反思
1.因为学生初次接触图表的制作,所以练习题在设置的时候应考虑到学生的能力问题,不宜太复杂。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完成作业,但是是否真的能在生活中去完成这方面的活动,还得打上一个问号。总感觉这样的教学内容需要给学生提供很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