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家乡的环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汇报课教案定稿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通过全班汇报交流,了解其他组的研究成果,了解家乡的植被情况、空气质量、长江水质情况等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做热爱家乡的人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文明好习惯,提出环保建议,保护生态平衡,共建美好家园。三、教学难点通过汇报交流,深刻感受到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但要了解家乡,还要有社会公德,让同学们自愿做热爱家乡的文明好少年。时刻存有感恩之心!四、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各小组研究的成果资料,如照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五、教学过程(一)介绍活动整体情况师:同学们,听!这首歌的歌词唱得多好啊!(播放音乐)能猜出歌名吗?生:家乡师:“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美丽河水泛清波”,韩红眼中的家乡多美啊!我们的家乡是大渡口区。你觉得它美吗?196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为服务重钢,设立大渡口区。建区至今已有51年的历史。大渡口区是重庆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你能猜出这是家乡的哪些地方吗?(展示课件)师:看来孩子们对家乡还是比较了解。我们这次开展了“家乡的环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一次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各小组在语文、数学、科学、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相关老师的指导下,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用自己的视角去发现家乡的美和变化。经过这15天的调查、实验等活动,相信各小组有了很多发现和收获,正迫不及待的想与同学们交流交流呢!(二)植物调查小组汇报师:12月14日下午,植物调查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走进中华美德公园和大渡口公园参加实地调查,他们认真的观察、测量、发现、记录,还学会了用手机软件“花伴侣”帮助在线识别不认识的植物。师:(展示照片)看,同学们正在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走进公园参加调查,你们有哪些发现呢?请植物调查小组的同学来作介绍。生:(学生分别介绍了在公园里调查认识的植物特点,怎样测量样方统计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数量)师:你们对家乡的公园环境还满意吗?生:满意,公园植物多,环境优雅,空气清新,设施齐备,为市民提供了好的服务。师:活动中,部分同学将调查发现进行整理,做出了自然笔记。同学们,想欣赏吗?生:投影展示自然笔记并介绍。师:这次学习还将实地调查和上网查资料相结合。通过上网查资料,该组的同学还了解了大渡口区的森林覆盖面积。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生:(学生从网上查找资料找到近年来重庆各区县的森林覆盖面积,并进行比较,发现大渡口的森林覆盖率为35.5%,不高,应该多植物,提高大渡口区的森林覆盖面积。)师:谁来补充?生:(介绍重庆市市长对大渡口区未来几年的规划)师:相信在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渡口区会很快成为“森林之城”“宜居之城”。(三)空气研究小组汇报师:同学们,看过由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那部电影吗?电影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不知大家是否记得?生:说出大致的台词意思。师:如果世界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新鲜的空气都没有,挣再多的钱,都是死路一条。是啊,干净的水和新鲜的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空气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比研究了重钢搬迁前后大渡口区空气质量的变化。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发现?生:汇报了搬迁前后空气质量的变化。我们的结论:重钢搬迁后大渡口区的空气质量比搬迁前更好了。师:还有补充吗?(四)社区环境调查小组汇报师:我们班的同学不仅走进了公园,还走进了我们所生活的社区,对社区环境开展了调查。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心声。生:汇报到社区调查的发现师:我们向社区提出了哪些建议?生:不乱丢垃圾,多植树,社区多开展有益的活动等。师:感谢你们的精彩发言。(五)长江水质探秘小组汇报师:同学们,水是生命之源。我们重庆有哪两条江呢?生:长江和嘉陵江。师:这次活动,长江水质探秘小组的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走到了大渡口区长江边,对江边环境进行了调查并取回了水样。谁来介绍在长江边取水样时的发现?生:我取水时发现江边有一些农田,江边有垃圾,江水是无色的,但有一些异味。师:还有补充吗?师:长江水样带回了实验室,同学们迫不及待的投入了研究中。谁来说说你们实验的发现和结论?生:我们小组通过研究发现长江水的PH值是6—7之间,和自来水很接近。说明江水的污染很小。将长江水制作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没有发现微小的动植物,只发现一些杂质和气泡。师:该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还拟定了一份环保倡议书。来听听他们的倡议。生:念倡议书(六)利用QQ、乐教乐学互联网平台交流互动师:(展示图片:QQ、乐教乐学平台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信息截图)师:孩子们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乐于分享交流,利用互联网+的环境,将各小组的发现及时与同学交流分享,老师为你们点赞。师: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交流互动,你又有哪些发现呢?(七)设计心中的美好家园师:参加了实践活动后,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在美术雷佳老师和英语鲁艳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绘制了一幅幅心中的美好家园。现在请樊丹这组用英语来交流介绍。生:交流展示师:我想这样的美好家园是人人向往的。为了建设好我们的美好家园,让我们的家乡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丽,我们可以做出哪些努力呢?小组讨论讨论。师:哪一组先来汇报?生1:多植树,少砍伐。不乱扔垃圾。生2:提倡低碳环保,多步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生3:计划开展社区的环保宣传活动,呼吁大家行动起来,如开展捡垃圾的活动,让家乡的环境更美!师:(展示课件)这些都是来源于同学们的亲自体验而的发现。这样的体验和发现能丰富我们的心灵和生活。师:最后,王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愿做热爱家乡的文明好学生,时刻心存感恩,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携手共建美好家园。教学反思:成果汇报课上,各小组将活动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依次进行了汇报交流。孩子们展示了调查记录表、实验报告、自然笔记以及绘制了心中的美好家园并用英语交流介绍。最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并立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植树造林,不乱扔垃圾,保护长江,低碳环保出行等,从而让我们的家乡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丽,维护好家乡的生态平衡。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的目的。活动中的不足之处:1、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方法指导不到位,导致汇报课上的交流重成果展示,轻活动过程的方法介绍和活动过程的介绍。2、汇报课上生生质疑较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见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